美文网首页剽悍一只猫读后感历史
《中国通史》上古时期~秦汉时期有感

《中国通史》上古时期~秦汉时期有感

作者: 芝芝和花花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12:52 被阅读20次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因在内;深究其故,无不可以追溯到极远之世的。

迷信。从上古时期(也就是这本书最早记载时期)开始,不论从神话及各种传说来看,人类对于自己未知的各种现象都充满恐惧与好奇。聪明的人善于利用迷信,历史上很多起义都是假以迷信来获取人心归属(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典型)。对于未知的恐惧,不愿以身犯险的大部分人类往往认为奇特的现象大都是天神的旨意,不愿去违背。历史上很多谋反也大都出于祭奠,宗教活动之类,自认为不像是巧合。更为巧合的是,位居高位的人大力吹鼓迷信,同样也是最会利用迷信的一部人人,他们打着神的旨意规范他人从而达到控制或者说约束大多数人的行为,以此获得特权。因此,古时候聪明的君王、谋士等都会很好的利用这些,而这些牛鬼蛇身之说也是那时候政治及军事上的有力武器。

压迫与反抗。“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毛爷爷说过,原话出自恩格斯。对于压迫和反抗,毛爷爷分析的极为透彻,此话甚是浅显易懂,进一步领会,此话蕴含了两层哲理:一、前瞻性,前瞻性是基于人性的特点来论述,有了压迫再不反抗,只有甘愿受奴役!二、很强的号召力与说服力,道理很简单,压迫了理应反抗!也就是说,压迫与反抗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也许在一定时期内承受着压迫而表现出不反抗,其实是内心反抗到身体反抗的一个过程。过分压迫必定导致一方灭亡。

战争。这个话题几乎围绕着整个世界直到如今。为了土地、财富、美女、资源、复仇等等等等,其中最为可贵的以“仁义”二字发起的战争。历史书上记载的为“仁义”而战的军队往往最后取得胜利,这似乎表示人们对于“善”的理解与追求,也许人真的性本恶,但是不难发现人类其实一直在追求“善”的行进之中。

人才。对于人才的态度决定掌权者最后的命运,在这本书上所表现的种种结果来看,一个好的千里马可以颠覆整个战局。如何寻找人才,利用人才,这也是贤明的掌权者最需要考虑的问题。历史上为寻一个有识之士发生的故事大都很有意思(姜太公钓鱼、三顾茅庐),这些在这本书上也都有提到。谈谈人才的结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功高盖主的韩信实为可惜(到达胜利之前无法回头,单独提一下),唯独东汉的开国功臣皆得善终。这说明啥?怕是嫉妒与恐惧吧。

故事趣味性很强,浅显易懂,蛮适合青少年或者不喜欢历史的人来读一读。

相关文章

  • 《中国通史》上古时期~秦汉时期有感

    学历史不是为了可以做前车之鉴。我们从历史中得到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其实略加思考,任何事物所以如此,莫不有很深远的原...

  • 古代新婚夜除了闹洞房,新人休息后,还有可能被“听房”

    现代人结婚,有些地方会有闹洞房的习惯,而“闹洞房”这个风俗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上古时期,人们把婚礼当...

  • 上古时期

    上古时期的事件,史料奇缺,语焉不详,并且矛盾重重。比如《史记》和《竹书纪年》的记载截然不同,对于尧舜禹的王朝更替,...

  • 六道至尊

    上古时期

  • 秦汉时期湘西史料

    秦汉时期湘西史料 2013-06-07 一、以前,史学界普遍认为怀化侗族是唐代至五代时期,从广西进入靖州的西原蛮开...

  • 秦汉时期的书法

    秦汉以前的书法艺术主要体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除了文字间架结构所表现出的审美因素以外,笔锋以圆为主,变化不多,以...

  • 秦汉时期的变乱

    沙丘之变: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秦始皇巡游到沙丘(今河北平乡东北)时病故。赵高伙同李斯,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

  • 秦汉时期的官职

    容斋随笔:卷十·汉丞相 汉丞相或终于位,或免就国,或免为庶人,或致仕,或以罪死,其复召用者,但为光禄大夫或特进,优...

  • 中国美术极简史之秦汉时期美术

    秦汉时期——绘画从装饰功能摆脱出来 秦汉时期的美术是为政权服务的,他们通过美术的各种形式,以达到封建社会时期的地主...

  • 秦汉美术

    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这一时期艺术受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雕塑艺术达到了一个高峰时期,出现了各种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通史》上古时期~秦汉时期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e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