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8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8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3-02-19 15:23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第二章:潜在危机之杨玉环专宠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杨玉环。

易中天:杨玉环是玄宗之子寿王李瑁的王妃。说得难听一点,就是李隆基霸占了自己的儿媳妇。

艺凡:这是乱伦。不过有权任性,李瑁也只能忍气吞声。

易中天:任性的皇帝也不得不遮人耳目。他在骊山偷情的两个月后,也就是开元二十九年正月初二,下敕昭告天下,宣称为了成全杨玉环对已故太后的孝心,批准她自愿度为女道士。而且,一本正经地,道号太真。

艺凡:那什么时候公开的?

易中天:当年十月,第三次幽会骊山之后,女道士杨玉环干脆大模大样住进了兴庆宫,饮食起居仪同皇后。宫中则按照民间对家庭主妇的称谓,管她叫“娘子”。

艺凡:李白专门为杨玉环写的诗,共三首,总题《清平调》,由音乐家李龟年谱曲演奏传唱,时间在杨玉环被度为女道士的三年后。

易中天:对,好年景和好心情让玄宗皇帝极为放松,更觉得自己跟女道士杨玉环的关系真是神仙眷侣。他们俩去骊山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即便在长安也其实是公开同居。这才有了李白那三首流传千古的诗,以及各种未必靠谱的故事传说。

艺凡:事已至此,就没有必要遮遮掩掩了。

易中天:天宝四载(745)八月初六,唐玄宗正式册封二十七岁的杨玉环为贵妃。

艺凡:寿王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十天前,玄宗已经为他另选王妃,不用再担心与武惠妃、宁王和杨玉环的瓜葛,只需要一心一意做皇帝陛下的孝顺儿子就行了。

易中天:如此结局,似乎倒也皆大欢喜。出人意料的是,杨玉环成为贵妃以后,反倒跟李隆基闹起别扭来,以至于两次被逐出皇宫,一次在天宝五载(746)七月,还有一次在天宝九载(750)二月。两次出宫,虽然都以戏剧性的转折收场,传递出的信息却耐人寻味。

艺凡:什么信息?

易中天:杨玉环不是武则天,闹别扭肯定与政治无关,原因多半应该是争风吃醋。因为玄宗风流成性,在天宝五载(746)派出所谓“花鸟使”到民间搜访美女;后来又拈花惹草,在天宝九载(750)与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不清不楚。杨玉环无法接受,与唐玄宗发生冲突,而且出言不逊,于是被遣送到哥哥府中。

艺凡:那结果呢?

易中天:两个人都受不了。第一次,杨贵妃刚出宫,唐玄宗就茶饭不思,乱发脾气,直到善于揣摩上意的高力士将贵妃接回宫中才恢复正常。

艺凡:那第二次呢?

易中天:第二次则是杨玉环痛不欲生。她割下一缕青丝对使者说:臣妾的荣华都是圣上所赐,唯有身体受之父母。永别之日,愿以此酬谢陛下恩宠。唐玄宗看见杨贵妃的头发,大惊失色,急忙派高力士将她召回。如此这般过家家似的闹过两回以后,皇帝似乎不再花心,贵妃也似乎不再任性。他们甚至在天宝十载(751)七夕节立下海誓山盟。正所谓: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结果是什么呢?从此君王不早朝。

艺凡:不上朝了?

易中天:这里说的,当然不是元旦和冬至的大朝会,也不是每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而是每天或隔日一次的御前会议,也就是常朝。这其实是件苦差事,因为天不亮就要起床,而且弄不好一开就是好几个小时,皇帝和官员都很辛苦。

艺凡:所以,玄宗不再早朝,倒是让不少人松一口气。

易中天:李林甫更是暗自庆幸,他正希望陛下泡在温柔乡里,专注于修身养性和卿卿我我,陶醉于《霓裳羽衣曲》呢!要知道,那乐曲是玄宗糅合印度和中原音乐创作,又由杨贵妃改编为舞蹈,并由陛下本人亲任鼓手,堪称帝国“第一乐舞”的。可惜,李隆基这位音乐家皇帝并不知道,当他心爱的女人梳着玉环髻,穿着尖头小皮靴翩然起舞时,金玉其外的帝国已是岌岌可危。他当然也不会想到,后来害得杨玉环死于非命的,正是贵妃娘娘的干儿子安禄山。且听下回分解,安禄山进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hl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