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呈现重“读写”而轻“听说”的现象,如今是一个交际时代,表达交流又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听说”等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训练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盲目性、随意性现象,效果欠佳。
如何提高“课前三分钟演讲”的针对性、有效性?我自从教以来一直坚持“课前三分钟演讲”,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些落实“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方法,效果良好。
一、明确演讲内容,提升演讲质量
课前演讲讲什么内容?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是自由演讲,这种做法可以自由发挥学生特长,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但不足是缺少系统性,与学生所学课本内容缺少联系,与学生学校生活缺少联系。为了增强训练的系统性、针对性,我规定演讲内容要加强与课本内容的联系,加强与学生学校生活的联系。
星期一、三、五“《论语》选讲”。《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经典,是古今读书人的一部必读书,是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一推介的第一篇“名著导读”,我也选编了校本教材《论语选读》,但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或者读了读不懂,《论语》阅读落实困难。“课前三分钟演讲”安排讲解《论语》,一方面引导学生系统扎实地阅读《论语》,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学生无话可讲或过于自由而漫讲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就《论语选读》某一篇中任意选一则,做好《演讲稿》(《讲解稿》)准备。演讲前板书“每日箴言”、讲解原文及页码。其他同学把《论语选读》读本翻到相应位置准备聆听并做好批注。演讲开始先解读“每日箴言”,再背诵所讲解的《论语》原文,然后就本则《论语》进行个性化解读。讲解完毕老师或学生予以点评,最后,学生集体诵读,课外背诵。
星期二、四“自由演讲”。演讲者可围绕近期历史大事、新闻热点、传统节日、课文作者、作品人物,自己兴趣爱好等自由选取内容,还可以与日记结合起来,把近期记写的日记可作为演讲内容。“自由演讲”意在避免天天讲解《论语》的枯燥,增强趣味性。这样,还可以与阅读教学、日记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比如近期学习《苏武传》,星期二演讲内容是《班固及班氏父子》,这又与“作者简介”结合起来,一方面训练了演讲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了解了文章作者,也减少了老师上课“介绍作者”的环节,一箭双雕。星期四演讲内容是《永远的苏武》,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深入理解学习苏武“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优秀品质及其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
星期六演讲“班级史记”。演讲者把学校、年级、班级本周内发生的“大事”梳理记写作为演讲内容,标题采用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即对偶句。这样做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二、规范演讲要求,提高演讲水平
1.演讲者要认真准备演讲稿,这是演讲成功的前提。
2.要求演讲者上台脱稿演讲,真正做到“手中有稿不念稿,心中有稿不背稿”。允许手中拿稿,仅供备忘之需。
3.要求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声音洪亮,语速适中。演讲者要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状态进行演讲。
“课前三分钟演讲”好处多多:可以训练学生的胆量,解决公众场合不敢张口的困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讲话水平;还可以与读写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总之,“课前三分钟演讲”是训练学生演讲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坚持下来,定会收获满满!
[作者简介]
成纪肖璋:原名王成锁,现任教于静宁县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平凉市“学科带头人”,静宁县“教学标兵”,天水师范学院“国培计划”特聘授课教师,读者传媒“阅读写作指导专家讲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30多年,致力于“本真语文”的教学实践,教学中重视渗透传统文化,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编著国学经典读本《论语选读》(吉林文史出版社)并荣获平凉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主持参与5项省市级课题并通过鉴定。长期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博采众长,教法灵活,课堂生动,初步形成了以“问题导引”为主的教学风格,曾多次为县内外提供“示范课”“交流课”,4次荣获省、市、县课堂赛讲“优质课”奖励,录像课《六国论》被中央电教馆等部门评为全国“二等奖”并收录于学科网。有数篇论文发表于《现代语文》《语文天地》等刊物,论文《教育理念因时变,立足教研促发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初探》荣获甘肃省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应邀担任县内外“教师培训”“国学经典”主讲十余场次,曾参编《静宁县教育志》《静宁县教育文集》《创新作文•高考优秀作文》等。
教育理念:关爱并信任每一个学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努力追求过一种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