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人民公社周家庄,如今人均收入高达14104元
引言: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大同社会的追求从未停止。从《诗经·硕鼠篇》中的“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到《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再到中山先生的大同思想。人们始终都在追求大同社会,渴求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众所周知,建国初期,我国是十分落后的农业国。人民公社在当时通过集体的优势,建成了一大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联产承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后面制度发展趋势已背离初衷,长期执行必然限制生产力的发展,于是人民公社制度因此取消。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现今社会仍然有一个乡,还是遵循着人民公社的制度生活,那就是被称作“最后的人民公社”——河北晋州周家庄公社。
周家庄公社入口01、从1982年人民公社化运动结束之时,直至如今,周家庄一直沿用了公社化这种集体经营模式。周家庄乡内设置有十个生产队和六个自然村,村子总共占地16.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有1.8万人。周家庄公社的存在,并非是组织和地方上的要求,而是实实在在顺应群众的要求。
因为曾经周家庄做过民意调查,根据最终的结果显示,公社大多数人不愿意实行包产到户,而是愿意这种集体经营,所以最终领导决定将这种制度保留下来。
周家庄采摘园风景现今的周家庄大力发展旅游业,拥有1000多公顷的农业特色观光园区。因为周家庄拥有大量的农业生态资源,所以园区主打休闲、观光、赏花和采摘水果为主。每年都会举办梨花节,金秋采摘节等一系列活动。现如今周家庄采摘园已经是“国家3A级景区”,同时还被河北省旅游局首批确定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据统计,园区年接待游客达30多万人次,同时2017年集体旅游收入达1800多万元。
02、68年过去了,这个最后的人民公社里人们,一直过着“挣工分,年终分红”的集体生产生活,同时公社严格恪守“不让一户贫困,不让一家受罪,不让一人掉队”的信念和原则。不过也许有人会误解为集体生产主义,就是平均主义。但事实上,周家庄公社现在绝对不是实行的平均主义,否则也不会将这种制度稳定维持到今天,并且还做到了让百姓生活富足。据统计,2013年,周家庄人均收入14104元,其经济水平可见一斑。
周家庄公社大食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周家庄建立了“三包一奖”和“定额管理”基础之上的“工分制”。何为“三包一奖”?就是包工、包产、包财务,倘若生产队同时超产或者节约了成本,便按照规章制度实行奖励。比如2009年年底,周家庄便为村民们发放了近7000万元的年底分红,每个人平均分到6000元左右。当然,给集体造成损失也会有相应的惩罚。
同时周家庄为了延续人民公社制度的寿命,因地制宜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实现了制度化的管理。就这样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周家庄自身发展的特色的公社化道路。
周家庄采摘园大门03、每一年,周家庄用于福利事业和公益事业上的开支多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周家庄乡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注重集体文化、田园文化、群众文化以及乡村文明的建设,通过农业和文化的结合,拓展当地的品牌文化,让乡村更具备文化底蕴。
2017年,周家庄还被评为“年度中国最美乡50强”。这是对于周家庄的肯定。作为我国最后存在的人民公社,周家庄最终有如此大的成就,必定有许多我们学习的地方。因为他们整个合作社,不仅实现在经济上富裕了,更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取得许多成果。
周家庄公社农民文化宫人们通过合作社的方式,不仅没有好逸恶劳,反而更加卖力地建设自己的村庄,实现所有人的共同富裕。某种意义上,周家庄的确做到了人们对“大同”社会的想象。
结语: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对应着公社化的制度;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对应着周家庄人们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乡风建设;各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对应着周家庄每个人共同创造的财富。所谓“大同”社会,不过如此。希望周家庄公社,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发展得更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