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上第15课《女娲补天》是神话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同《盘古开天地》一样,它由著名神话学者袁珂整理。课文共5个自然段,先写人类原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再写天塌地陷之后,洪水肆虐,野兽横行,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接着写女娲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把天和地修补起来,让人类重新过上幸福的生活”,最后,世界恢复平静,人类获得新生,世代传颂女娲的功绩。
《女娲补天》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冯老师整堂课以“做神话故事传讲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女娲寻石、炼石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上课伊始,冯老师就创设了“做神话传承人”的具体情境,设驱动性任务:把故事讲清楚,可能被广播电视台播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聚焦第一个任务:概括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故事中感觉神奇的地方,感受女娲的形象。
此时冯老师以梳理表格为支架,引领学生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梳理故事情节之后,冯老师又带领学生回归单元文本,体会神话故事类似的结构。
厘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之后,冯老师带领学生从神奇的事物、事情和变化来感受神话故事神奇的想象。
展开丰富想象,把女娲拣五彩石的经过说清楚是本课的第二个任务。这个环节,冯老师独具匠心地在黑板上写了个“捡”,引导学生关注“捡”和“拣”的区别从而感受女娲拣五彩石可能遇到的事情。随后,冯老师创设我是神话传讲人的任务,学生在评价支架的推动下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练说,后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分享。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感受女娲的形象。冯老师先是聚焦于“传颂”这个词,分析要传颂女娲什么精神?怎么传颂?随后,引导学生关注深化的神奇魅力,从而由深化拓深到传承文化自信。
但我也有一些思考:女娲拣五彩石的经过,故事中没有讲清楚。是不是可以拓展其它版本的故事是如何讲述的呢?
同时,学生都太会说了,不免让人觉得准备过于充分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