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最近总吃食堂,都腻了。”
“那你想吃啥,我买点儿让你爸给你寄过去。”
“那就寄点儿灌肠来吧。”
“行,妈这就买肉回来做。”
“爸爸,我想你们了,我和弟弟聊天他都不搭理我。”
“我说说你弟弟,这都啥毛病。闺女,这个周要是有时间,我和你妈就去学校看你。”
“爸爸,你怎么能这么好呢,爱你。”
这是我的大学舍友小H和她父母的日常“甜言蜜语”。你可能会翻着白眼说,切,这么大的人了,还这么爱撒娇。
但我却很羡慕她可以和爸妈如此没有负担的袒露心声。
而我,好像生下来就不知道该怎么跟父母好好说话,更别说像小H那样跟父母撒娇了。
和爸妈说句心里话,真有那么难吗?小学、初中上学前一晚看好天气预报,第二天出门时提醒自己下雨带雨具,下雪添棉衣,如果忘记,就自认倒霉。
上了高中住校,没有手机,都是每周一晚去小卖部给爸妈打电话汇报近期工作,交流内容几乎是一种套路,不缺生活费、学习能跟得上、考试成绩还行......几分钟的电话几乎不掺杂什么情绪化的东西。
问过自己:觉得委屈吗?
委屈,怎么可能不委屈!尤其是见到风雨中来接送同学的别人家的爸妈,心里有着千万的不甘!
为什么人家的爸妈都那么好,我的爸妈却对我不管不顾。憋屈的要死,却不知道该如何诉说,被动的等待着爸妈会发现我内心的“愤愤不平”,结果他们并没我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但遇到小H以后,我就从羡慕开始了反思:为什么我不能跟父母这样无所不谈呢?
和爸妈说句心里话,真有那么难吗?谁痛苦,谁改变,我开始寻求改变。我启用了最笨的方法,那就是记忆和模仿。情感不可以复制,但是交流模式却可以。
记住舍友和爸妈聊天的话题、聊天的语调等等,在心里揣摩、练习,然后再把它套用到与我爸妈的“每周一汇报”中。
起初不太顺利,聊着聊着就会陷入尬聊。但练习了几次,效果便显现出来,慢慢的我学会了向父母表露内心的想法和小情绪。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故意推迟了每周汇报的时间,爸妈也没有打过来,我在后来的一次通话里流露出了失落的情绪,而从那以后爸妈竟也会主动打来电话,天知道那一刻我有多么开心,终于找到了当宝宝的感觉。
从那以后,我跟爸妈的交流越来越顺畅,关系也越发亲密起来。
行为是可以相互影响的。只要我们勇敢的走出了第一步并坚持,剩下的自然会水到渠成,爸妈不会落下太远。
你抱怨父母不懂你,不理解你的世界,可是你又何曾与父母有过坦诚的交流?你想让他们理解你,可又固执地拒绝表露、拒绝交流。
父母不是圣人,很难敏锐地洞察到我们的小情绪。
都说“沟通传递爱”,如果你的爸妈像我爸妈一样,而你又不愿永远僵持下去,那就和我一样:山不过来,我们便过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