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全书》(3)

作者: 浭水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14:44 被阅读0次

之所以读《王阳明全集》,也是近阶段给自己安排的“学习认识自我”这一人生课题需要做的功课。

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人生的态度、方式、方法总会有新的认识和调整。

2021.3.22

改善认识人生的高度和深度,找到这种“本心”。坚持自己的这份单纯和安宁。坚持自己的“喜欢”和“擅长”。自己的这份“初心”,不改的决心,这种坚持,也许就是自己的“本心”吧。

王阳明的学问精髓在于求“真心”以接“仁义”。通俗的说,就是你没有一颗真挚实诚的心,也做不出善良敦厚的事情。

我们自己有独立的思想和修养,环境不足以影响人,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任何复杂的环境里,都可以保持我们最初的心境。也就是王阳明说的“本心”。也和佛家中的“境随心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人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必须除去机巧之心,保持内心的平静。具有天真的情怀。喜欢就要真心的那种,不掺杂任何刻意和别有用心。

 “素”如一张白纸,毫不沾染任何颜色, 让自己的思想保持纯净无杂,即不思善,也不思恶。以本色示人,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显示本真个性,永远操持“初心”,活出自己。

找到“本心”,坚持“本心”就如同王阳明说的去除杂质,于单纯中得正道。就是王阳明主张的“无善无恶心之体”中的“无”之境和佛家的“空”之境了吧。

相关文章

  • 读《王阳明全书》(3)

    之所以读《王阳明全集》,也是近阶段给自己安排的“学习认识自我”这一人生课题需要做的功课。 到了一定的年龄,对人生的...

  • 今年读的书

    从2月份开始读《易经的智慧1-4》; 3月份读《王阳明全书》,《王阳明大传1-3》 《弟子规》背; 《中国伦理学史...

  • 读《王阳明全书》(6)

    不同的视域,看到的景象不同,并不意味着是错的。王阳明16岁格竹子的事件,一草一木皆有理,只是王阳明误会了朱熹的格物...

  • 读《王阳明全书》(9)

    这个阶段,之所以努力试图去理解王阳明,只是觉得五百年前的这位朋友能够帮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无解问题,还没有人能给自...

  • 读《王阳明全书》(8)

    格物致知是治国平天下的起点,并不是要我们穷尽天下所有事物去格物。 曾国藩给出的何为“格物”?“格物,致知之事也”格...

  • 读《王阳明全书》(10)

    无善无恶心之体,人性是不分善恶的,是中性的。心本来是空空如也的。什么都知道但又什么都不知道,本体就是这个样子。就好...

  • 读《王阳明全书》(2)

    人活一世,难免会陷入困境。不外乎三个原因,不明事,不明白事情发生的真相。不明人,不明白言行背后的动机。不明己,陷入...

  • 读《王阳明全书》(5)

    虽然王阳明心学距今已有将近500年了,但是已在人生路上混迹近几十载的自己,却才有机会遇到王阳明心学。 也许不早也不...

  • 读《王阳明全书》(4)

    人生很短,有些事情,在有生之年来得及明白,也算是幸事。 有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就能够在做自己的路上遇到一个更清晰的、...

  • 读《王阳明全书》(1)

    之所以选择读这套书,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字眼吸引了我,和西方的“心理学”究竟有何区别呢?在未读之前,觉得终于有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王阳明全书》(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vz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