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谈写作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
别等到老了,还只会一事无成的唱着《童年》

别等到老了,还只会一事无成的唱着《童年》

作者: 星雨小妖童鞋 | 来源:发表于2017-10-20 22:03 被阅读142次

经历过一整段时间的培训,总算有机会回到部门进行一次近距离接触和实践,虽然陌生,但八卦和同事们的碎碎念总是会让陌生的距离感荡然无存。

原来平时看起来很高冷的他们,也会聊这些一地鸡毛。

迷茫

聊天的起因很简单,无非是科室中一大牛即将离职,跳到更好的环境工作。

大家纷纷七嘴八舌的讨论,今后那位同事的远大前程和吃香喝辣的生活,听来听去总结起来依旧是这些个观点:

1、哥们儿就是牛逼,以后混出头了记得带着我们啊
2、大牛技术就是强啊,我们就是做不到,我们已经破罐破摔,就这样啦
3、哎呀,你可不知道,现在单位多变态啊,搬了新地址,每天上班要从城西穿越整个城东啊,我家孩子都埋怨我没时间陪她啊,小孩子就要从小开始教育,现在得多花点时间陪他,长大了才不会走歪
4、每天就那么点时间,晚上回家还得陪小孩,周末得过来加班,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去学习去做别的事儿哦
……

这样的对话或者观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而且,似乎能成为一种很好的推掉自我压力和负重的逻辑,别人比我强,因为别人牛,而且我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没有时间去做这做那,如果真让我去做,说不定比他做的更好呢,可是,一旦这样少之又少的机会降临到你头上时,此时的你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哎呀,我现在正忙着呢,要不以后再说?”

“开玩笑,我上次就说说而已,这样的事情怎么能让我来做呢,当然是大牛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啊!”

……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老去的成年

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就坡下驴的那只驴,写在这里给我自己,警醒当产生同样想法时的自己,让自己充满动力的五点建议:

实力提升:让自己成为不可取代的唯一

独一无二

培训快结束时,单位弄了一次总结汇报,需要每个团队做一个团队的风采展示以及培训期间的视频剪辑。

超哥当时是其中一位小组长,特别喜欢捣鼓设计和PPT这些东西,帮他们组自己手绘了一面队旗,还在PPT上做了一个小组logo。

我也有幸进入视频剪辑三人小组,在里面发光发热,汇报前一天晚上,大伙在超哥的寝室忙活到凌晨三点多,回过神来发现超哥也没休息,问他在干嘛,说在帮小组做风采展示的PPT,而且还要求我们帮他看看有什么地方要修改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的PPT,简直就像我曾经参加过那种大型会议时,商用宣发的质量,甚至直接运用时间设置和动态的功能,将一个看似静止的组员介绍和培训风采展示做成了一个动态的与短视频效果相差无几的作品。

从此,超哥在培训后,领导们想要办什么活动,PPT绝对是找超哥无疑。

他,大概是我来到新单位后接触的一位至少目前为止都是不可取代的唯一之人。我们中的很多同事当初都纷纷要求超哥能够给大家开小灶,可是到现在已将近四个月,好像也没有见大家做过一次PPT。

牛的人,一如既往的牛。

希望牛却一直牛不起来的人,一如既往的平庸。

  • 自我提示:

用了两年时间,找到了读书,写作是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想要坚持的事情,所以记住这个没有例外的热爱,也不要为这个热爱,找到任何破坏它的例外。

做决定的勇气:当需要改变或者换个环境的时候,不要犹豫

勇气

中午部门老同事之间的谈话,同样也透露出对现状的不满却始终不敢踏出改变的第一步的情绪。当然,最主要的一点在前面已经提到了,不敢改变,绝大多数是因为没有能力和实力去改变,与其这样,还不如在现有的环境下安稳度日。

其次,可能会影响到大家决定的,大概就是勇气这件事儿了。

一位老师曾经在辞职信上写道“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就是这样一句话,引发大家的共鸣和讨论的热度。

之所以会引发讨论,是因为我们都是旁观者,说话不用负责任而已。

可是,当我们想或加入这样的讨论时,我们内心其实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或萌芽。

不知道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或遭遇,和闺蜜逛街时,她们总喜欢问“这件穿得怎样,好看吗?要买吗?”亦或是“这个男生怎么样,如果我跟他交往,可以吗?”,“男朋友好像已经不爱我了,要不要跟他分手?”之类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给出我们的分析,其实我们有时候会忘记,她自己其实早就有了一个趋势的判断。潜意识里可能会有这样的自我交流“这件衣服我觉得自己穿着真不错,如果闺蜜也说不错,就买了吧”,“那个男孩人还挺好的,虽然闺蜜说可能要再看看,但我还是想交往一下”,“我男朋友对我这段时间是有点忽略,虽然有点委屈,但也不是那种非分手不可的地步”……

当问我们问题的这些朋友或者我们自己,对一件事情拿定主意时,很多时候其实只是缺乏了一点勇气,踏出那一步,或者改变那一点的勇气。

当然我并不想说办公室里的同事缺乏勇气改变现状,也许他们本身的观点也就是抱怨一下,甚至可能还是很享受在这个单位工作,享受这种痛苦却又似乎满足的快乐的生活。

只是想提醒自己,当自己真正想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不要因为犹豫而错过。不要因为朋友们的意见而放弃了那件你真正想要的衣服,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坚定而错过了喜欢的人,不要因为别人觉得你就只能跟他凑合过一生的时候而放弃重新开始的机会决定就这样凑合不爱的一生。

不要等到再也实现不了自己梦想的时候用玩笑的口吻嘲讽着自己的梦想“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此时的你再也说不出“想看就去看”的宣言,只剩下“开玩笑,我就说说而已”的寂寥。

  • 自我提示:

当你觉得真的到了不得不改变,而且丝毫不能从目前的状态中获得一丝动力和成就,那就鼓起勇气,踏出改变的那一步吧。

时间管理: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儿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儿

曾经很喜欢睡懒觉,也算是一个严重拖延症患者,不到最后一刻绝对不会把作业、论文或者方案交上去。可是,我们真的没时间吗?

如果不是,为什么我们曾经计划好的那些事情没有按照我们既定的时间去完成呢?

预期在四个月完成的论文为什么只能在最后一周完成?预期完成的报告为什么在即将到期的时候通宵去做?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对我自己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不知道明天该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每天该干什么,我的未来,好像一点都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生活中很多事情,其实是很确定的。

我知道我得睡觉,知道我得起床,也知道看书是自己的习惯,也知道每天需要什么时候洗澡,更知道什么时候要吃饭,还知道现在基本上每周至少会写一篇文章……

自己的生活架构,似乎在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确定的事情中能大致确定下来,只不过以前从来没注意而已,更多时候有点漫不经心。

当我们把时间当做一个个确定的抽屉,把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具体的事情放在固定的抽屉格子里,不确定事情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对自己的习惯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前阵子参加了一个早睡早起打卡群,每天固定早上6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把上下班时间划开,突然发现每天早上我可以多一个小时来看书,早睡也能保证自己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慢慢的,习惯形成规律之后,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反而稍微多了起来。

没有时间,更多的是我们不了解自己而已。

当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工作时,会不会也需要思考一下,你真的了解这份工作到底需要怎么做吗?分为哪几个必须要完成的步骤,以及给自己划分时间节点呢?

没有时间,或许还因为不了解我们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或者面对的并没有太多变化的生活而已。

  • 自我提示:

把未来的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要被日常事务给吞噬,每天就24个小时,多一分,也没有,每天总有那么几件早已成为习惯的事情,少一件,也不行。

思维也不要局限,时间管理需要管理,难道金钱就不需要吗?

好好想想,自己的钱是不是也总是莫名其妙的花光了呢?

还等什么,理财也是增加自我认识的一种方式啊。

适合自己的路:别人的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最好的自己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很多时候,我都会自己补上一句话,“往往这个时候已经忘记了吃的意义,也忘记了其实自己已经吃饱了这个事实”。

聊天的时候同事们都会羡慕大牛跳槽的工作单位十分舒服,认为别人的那份工作才是最好的,自己做的就是一份苦力,像是受尽剥削和压迫。

可是,别人的真的就是最好的吗?

不,往往还有更好的,只不过你没看到而已;

或者,换句话说,那是因为你没有看到那份更好工作应有的付出,和必须受的苦。

同时,也在羡慕的时候会心生怨怼,看自己现在的这份工作越来越不能忍受,越来越不客观,也忘了,自己到底能不能有两把刷子扛起那片天地。

作为新近单位的小菜鸟,我更想要的当然是在工作期间跟着牛人多学一点专业技能,让自己更加不可替代,如果这个时候只羡慕别人,而忘记目前阶段就是需要多积累很沉淀的时期,心生浮躁,整天不务正业,把精力放在别的地方,怎么可能会有成为大牛的一天呢?

处于不同阶段,就走最适合自己的路。

当大家还是菜鸟的时候,多多积累,囤经验值;

当逐渐成长,但还未能独当一面时,亦不要心浮气躁,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成为半罐子;

当我们不可替代时,机会就会逐渐主动来到你的面前,你会得到你想要的公平,也会得到你想要的正义,更会得到更多供你选择的空间。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哪有什么速成法,不过是你没看到人家成功前的慢慢积淀而已。

不要因为看到别人的工作看似美好,而擅自放弃自己的工作,不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找到喜欢并且跟自己能力匹配的工作;

不要因为看到别人在朋友圈里分享各种才能,绘画,翻译,写作……而什么都想要却最后什么都得不到,慢慢找,找到自己心中最喜欢的那个爱好,坚持发展,也会成为你的标签和特色;

不要因为看到穿在别人身上美美的衣服和漂亮的包包也都想要,却忘记自己要从最基本的做好,找到合适自己的穿搭和打扮,而不是像个老巫婆一样把什么都往身上套;

不要因为羡慕,而放弃做好现在的自己。

  • 自我提示:
    昨天刚看了《脱口秀大会》中提到的“我要这焦虑有何用”,现在想想,焦虑也并非是一无是处,更多的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而得不到满足。于是乎,何不将焦虑转换为我们行动的动力还有在合适的时间该做合适的事情的那份沉稳和积累中的坚定呢?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
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后
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 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迷迷糊糊地童年"

童年

不太希望成为麻木的一遍遍安慰自己“我事情太多,所以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不太希望只能成为仰望别人,而没办法向他们靠近只能在嘴上一遍遍羡慕而又悔恨没有抓紧时间;

不太希望等到毫无激情迟暮之年时,只会在躺椅上听着收音机里放着“迷迷糊糊的童年”,而丝毫没有什么值得自己回忆。

所求何其多?不过是想逐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已。

(作者:星雨小妖童鞋)

相关文章

  • 别等到老了,还只会一事无成的唱着《童年》

    经历过一整段时间的培训,总算有机会回到部门进行一次近距离接触和实践,虽然陌生,但八卦和同事们的碎碎念总是会让陌生的...

  • 2019-10-30

    能努力的时候,就别懒惰,懒惰只会害了自己;能做的时候,就别拖延,拖延只会一事无成;能爱的时候,就别消极,消极只会后...

  • 人生,没有如果

    能努力的时候,就别懒惰,懒惰只会害了自己;能做的时候,就别拖延,拖延只会一事无成;能爱的时候,就别消极,消极只会后...

  • 等到我老了

    等到我老了 你扬在天上的长发全白 皱纹爬满脸,身体也弯下去 那些曾经说爱你的人,都不见了 等到我老了 你不会再被别...

  • 我们不会越来越老,只是越来越好!

    身边很多朋友都很恐惧:“我马上就要30岁了,但是我还一事无成,怎么办呀?““都已经马上30了,老了老了。”...

  • 年轻真好

    年轻健壮身体好, 有钱没烦恼。 等到老了身体差, 孤单又寂寞。 儿时虽然很天真, 只会靠爹娘。 年轻有力能赚钱, ...

  • 归帆

    有人说 等到老了 童年的伙伴就会回来 一别三四十多年 总是在八月 回忆起校园别离 总是在八月 闷热的马路上 一个人...

  • 《我的小人儿》

    今夜 是一个特别的夜 我揽你入怀 轻轻地拍打着你的​肩 唱着那首你最爱的虫儿飞 而我也只会这一首 童年啊 我的童年...

  • 人生在世,别等老了才恍然!

    人生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去等的,有的时候就要利用,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惋惜。人生三不等,千万别犯忌。 1. 别等老了,...

  • 老了只会笑笑

    以前看知乎,看到有一个细节,有个人看到了年轻人的某些事,年轻人会很激动,而她只会对这种事笑笑。我对这个瞬间记忆深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等到老了,还只会一事无成的唱着《童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zv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