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德的美,就是因为德性能够带给我们一份愉悦,带给我们一份快乐,能够让我们享受它,这叫美,因为善,所以美。
比如美德理论当中最早的提出者其实是孔子,他讲了三大美德,“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三句话三个德行,一个爱人的人不忧,充满智慧的人没有困惑,一个勇猛的人不会恐惧。
内心深处,有人爱或爱别人的人是当然是美,“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因为,君子以仁爱之心待人,相信别人,君子同时也是以仁爱之心对待自己,所以他很快乐坦荡。
小人为什么不快乐?
因为小人老想算计别人,他的逻辑是:我的是我的,你的最好也是我的,从而他也相信别人和他一样的自私,他相信别人也那样算计他,所以他总是很紧张,他的心理负担很大,在生活中也总是小心翼翼,惶恐不安,生怕自己吃亏上当了。而君子却不会,因为君子有美德,所以他很快乐。
读书、看电影、听音乐,能够熏陶我们心灵的,能够给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审美观的那些作品,是可以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可是你有钱,然后用钱来美化自己的外观并炫耀自己的攀比之风,那这样的女人也最多是自己漂亮而已,她不可能是美丽的,因为美丽更多的是展现的一个人的心灵之美,心灵之美是要有善举来体现的,所以,只有外观的漂亮更多的就类似于花瓶而已,而一个美丽的人,她必须有一份仁爱之心。
比如,我们今天不开心,郁闷与否,很多情况下都是与小人之心算计的心理有关,“仁者不忧”,就是没什么好忧虑的,因此,当一个人不快乐或者郁闷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想一想,是不是因为是他的小人之心引起的?
当然了,不快乐的原因很多,也不能绝对化,但是肯定有一个不快乐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有了一种不该算计的东西。很显然,一个自私的人是不快乐的,一个妒忌心很强的人也很难快乐,而一个蝇营狗苟的人也更不快乐,因为这种人的欲望太强,也很难满足,没有满足所以很难快乐。
古人说,“孔颜之乐,安平乐道”,孔子颜回的乐,再穷他觉得他心中有道他快乐。当然,也有人说庄子,你老先生也太贫穷了,庄子也不高兴了,他说我贫是贫,贫是因为我物质条件不是很好没钱但不是穷,因为我精神上光芒万丈,辉映千古,所以,我庄子是贫不是穷,我当然就很快乐了。
问题是,今天的人还懂得了这种快乐吗?
懂不了,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人,也已经没有了这样一份对美德的执着与追求了。
而美德,与是和道德情操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什么又是情操美呢?
情操就是我们经常说是节操或操守,它其实是人性或者德性的表现,德性体现在内心深处。但是作为情操,它体现在外观与行动。
情操,从美学范畴来讲,其实更类似于“风度”这个概念。很多人对“风度”误解也大,好像觉得风度是外在的,比如说是一种服饰,或是时装,是名牌,甚至是健美,是美容,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风度和这些东西没有关系。
为什么很多人感叹,现在很多人的节操碎了一地?
很多人被流行文化元素所误导,如说韩剧,很多少男少女甚至是中老年男女们,他们的关注不是韩剧里面的思想内容,其实它那里面做人的德性啊什么的有些表现的也很深刻的,比如《大长今》、《商道》之类内容的剧目。
但是,更多的人老是关注韩剧里面的演员们的美色与绯闻,比如说哪个演员又做过整形,韩国的整形又是怎么的好。这都是现在的国人过分的迷恋外观外貌的一种表现,过分地关注美容,这是不恰当的,而对于我们现实的直接影响就是,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妇女和女学生开始了整容行动,有些甚至是做双眼皮手术做坏了。
比如就有一个报道,说是有一个女大学生从某个大学的图书馆大楼跳楼,因为眼皮割坏了没有了美色,她觉得没脸见人了,还有的胸被弄坏了,也无脸见人的女人也不少。女人割不割、动不动刀子,老实说,就是把自己整得漂亮一些,也不见得能得到自己的利益,这也和个人的魅力也没啥关系,当然更和一个人的内在的心灵和能力也没啥关系,你眼睛大了反而眼光涣散、大而无神,到处是机械僵化笑容,有的还整成了一群脸盲,就是弄成一个名星脸,又有什么好处呢,甚至是失去了你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真是得不偿失啊。
我认为现在很多人的畸形的狭义的美学观念,造成了整形手术的泛滥,我看到很多年龄不大的青少年盲目跟风,也加入了切割自己的求美的事业中,当然还有时装,很多人对一些名牌津津乐道,甚至是一种迷信的地步。比如,我的一个侄子一双鞋子就要上千元,而且过几天还要再买更流行更新的,而且还养成了奢侈的习惯,一旦我家里人不给卖就要威胁他的父母,这都是一种盲目的攀比之风,社会攀比之风渐盛,此风不灭,无法无天。
于是,校园贷了什么的也流行,学生由于也没有能力去偿还债务,多少人也因之而心理崩溃,退学归隐,甚至是逃避人生,更有甚者悲观自杀?
一个大学生家长抱怨说,每个月给她孩子5000块钱,都不够花,经常向家里要钱,一打电话一发微信没什么事,就是要钱,说别人都穿名牌了,他也要穿名牌,连运动鞋连运动服都要名牌,这位家长也怪孩子不懂事。
孩子都这么大了, 都成年人了,还不懂事确实是一方面,但是,是不是也跟我们的某些导向有关系呢,我们的一些广告也是很没有文化的,都是赤祼祼的挑逗人的金钱与消费欲望,好像有了名牌了就有名气了,有了名气了好像就有人追了,然后自己也有魅力了,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这是什么逻辑?
那这些广告,它怎么不说德性不能少,它把最重要的东西不讲了,它就只讲赚钱,成功并不是说有了这些名牌,穿戴上了一些重贵的金银,然后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这就是成功了?
其实追求这些东西,恰恰相反,表现出来的正是这些人的自卑心理,而“成功”是最不能缺少心灵的东西,成功更多的表现在一个人的智慧、德性与操守。
现在问题很严重,网络媒体,官方民间,都在盛行与宣传着一种消费主义,其实消费是人的最低层面的需求,它也更和生活的品质无关,而人的生命品质,是与人性之类的概念相关的,它是人的一种境界,一种风度,它并不是靠一种自然的东西,物欲的东西所能表达出来的。
美学家别林斯基,说,“与其追求风度,不如追求节操”。
一个有节操的人肯定是一个有风度的人,很多伟人的风度和外貌漂亮啊什么外在的东西无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魅力和超强的能力。它跟长相无关,历史上很多的伟人,像拿破仑小平同志等,有些个头矮小,但是人家人格高大魅力无限,它跟有没有学历也无关,因为他们无比自信,当然也更和什么整容手术无关。
毛泽东师大没毕业,中专学历都没有,难道他会因为没有高学历而自卑吗,这跟学历有关系吗?小平同志的身高我不知道他究竟多少,我估计是高不到哪里去的,但是这种伟人的气魄,他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热爱我的祖国……”,这是很朴实很感人的话,这当然更是一种情操,周恩来当然是美男子,但是我们尊重他,仅仅是因为他外在的长得美吗,那还是因为他的内在的那份节操。
而当时号称中国现代史上几大美男子之一的汪精卫,谁会说他美呢,他是汉奸,他长得再美,也没有人说他美的。
这里面它实际上是中华民族所坚持的那一份操守,有着周恩来的那一种“大江歌罢掉头东”的那一份豪迈,也有他所说的“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的那样一份志向。
我们今天其实在追求的所谓的风度的这样的一种过程当中,有一种审美观也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容易陷入感观之娱,而本末倒置。即使是现代人,具备几条基本的操守,恐怕也是需要的,总不能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里面空空荡荡的吧,也总不能让我们的人生稀里糊涂吧,更不能让我们陷入在人性丑恶的深渊里而无法自拔吧。
比如说,社会上要达成几条共识,用它来作为我们不变的原则,要有一种康德所说的,“澄清前提,划清界限”的批判精神,并加以充分的讨论与界定,然后要体现出我们国人所具有的判断力和思辨能力,这才是我们真正要追求的风度。
而相反,服饰的美也好,形体的健美之类的一些东西,甚至美容的也好,当然它也算是美的一点点展现,但这类对于人性的自然属性的探索,反倒是其次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