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坚持、顿悟是学习语文的三重境界,但约二分之一的人停留在第一阶段立志,约四分之一的人在第二阶段的坚持之路走着走着选择放弃,可能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超越自我持之以恒,最后拥抱成功。
王国维先生立足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高度,为后世提出了做学问的三种境界。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种感受,三种成就。王崧舟教授认为,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也必经过这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是层层递进、层层超越的。
第一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句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的这首词写的是深秋时节,闺妇在自家的楼上登高望远,思念远方的亲人。它的下片写的是,哎呀,昨天晚上西风惨烈,落叶萧萧下,凋零了碧树。我呢,独自一人登上了高楼,眺望远方啊。只见山长水阔,天地茫茫啊,我想给我的心上人写一封信,但是不知道他在哪儿。这是晏殊这首词的本意。
当然王国维先生把它化用了,把它活用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要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这重境界是什么呢?核心是两个字,立志,而且要立的还不是一般的志,要立的是高远的志向。你看,“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个高一个远,这志向要高远,这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
第二重境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出自柳永的《蝶恋花》,柳永的词是这样写的,“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实柳永的这首词写的还是闺妇对心上人的相思,化解不开啊。
但是他这里也是化用,也是灵活运用。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在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过程当中,你要学会坚持,你要学会持之以恒,你要学会朝着你的目标、朝着你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攀登,即便是衣带渐宽,不离不弃。即便是形容憔悴,也心甘情愿。这讲的是第二重境界。
第三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句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辛弃疾的词是这样写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写的是元宵佳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非常的热闹。那么大街小巷是游女如云,暗香浮动,浓妆淡抹。而词人要找的那位意中人呢?好像不在这些人中间,但是他找来找去没有找到。就在感到失落的时候,猛一回头,哎,发现那人却在灯火稀疏的地方。而王国维先生显然也是化用了辛弃疾的词句,他要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最高境界。什么境界?那就是豁然开朗,那就是恍然大悟。
这重境界从“众里寻他千百度”开始,其实“众里寻他千百度”是对第二重境界的照应。“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这样寻啊、找啊,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是顿悟,是豁然开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果说“众里寻他千百度”,那是一种量的累积,那属于一种量变,那么“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一种质的变化,是一种突变。而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应该说这是最高的境界。
这样的境界对于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对于成就大学问的人来说,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之,这最高的一重境界往往不是求来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红楼梦》第48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在这回当中,有超过一半的篇幅写的是香菱学诗这件事情。如果您了解香菱学诗,您细读过香菱学诗这一部分的小说,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香菱学诗的过程跟王国维先生讲的三重境界几乎是不谋而合。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看,香菱学诗的第一重境界。
第一阶段:立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讲的是立志的重要性。
孔子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突出强调了立志的重要性。
军队的主帅不得已之时可以更换,但匹夫的志向却不可以更换,夺志等于夺灵魂,一个人一旦失去了灵魂,就变成了行尸走肉,还有什么资格谈成功?
王阳明曾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再次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小时候问他的私塾老师,天下第一等要事是什么?其实就是问人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他的老师很惊讶,略加思索说人生的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大官”。但11岁的王阳明,严肃认真地对先生说,我认为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王阳明的志向可谓是高远的志向。
《红楼梦》中的香菱,她爱诗,她学写诗,这也是她的志向。香菱的志向有这样四个特点:①主动性②持续性③累积性④高远性。
第一,主动性,她主动要求向黛玉学诗,第二,持续性。香菱在向黛玉学诗之前,她自己已经偷空学诗,并且学是一直在认真的思考,努力地学习;第三,累积性,香菱不只读诗,还熟读成诵,烂熟于心,牢记在心。第四,高远性。香菱学诗通过黛玉的点化,具有高远性。黛玉让香菱学王维的诗,学杜甫的诗,学李白的诗。熟读这三位的诗,正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则得其次”。要学一定要学最好的,立志一定要立高远之志。
黛玉让香菱学的第一位诗人是王维,王维最擅长的就是五律,他的诗以“诗中有画”为中心,诗中意象的直观涌现,对自然景物的诚心体悟以及平淡亲密的风格,构成了很地道的具有中国抒情色彩的古诗,所以他的五律入门起点很高。香菱学的第二位诗人是杜甫,杜甫号称诗圣,最擅长的是七律。杜甫的诗从立意上来看,胸怀宇宙,气象开阔;从风格上来看,融汇古今,博采众长;从手法上来看,错综任意,法门无数。可以说学杜甫的七律,起点极高,而且往往受用无穷。再来看香菱学的第三位李白,李白的七绝,借七言歌行题,一气贯通,飘逸奔放,化有形为无恒。所以学了这三位,再加之黛玉的点化,香菱立志的起点一下子就高远了。
王国维说“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可见要立志,立高远的志向。我们学语文,也涉及到一个立志的问题:考高分是一个志向;练就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下笔成文的功夫,也是一种志向。但真正的立志是“独上高楼”,这其实是一种孤独的象征。你所立的志向可能不被一般人理解,当我们说”望尽天涯路”的时候,你是看了又看,望了又望,这样的志向可能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确立的。
香菱学诗,她不是为了功利,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她是为了成就他自己的审美人生、诗意人生,是超越功利超越世俗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香菱学诗的志向,确实是一种高远的志向。
香菱学诗,可以说是出自真心,如痴如醉。追求理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很多无法预料的困难,面对困难,有的人执着前行,有的人原地等待,还有的人选择放弃,而香菱则能持之以恒。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境界的关键是坚持坚守,坚韧,香菱学诗第一个特点就是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香菱饭也不吃,觉也不睡,一门心思地学诗。
《红楼梦》中写道:“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几次睡觉,他也不睡。”
香菱学诗的第二特点是专。任何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用有限的精力要做无限的事情,就难以成功,正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把有限的精力集中起来,专注起来,指向于自己的志向,这个志向才有可能实现。用王安石的话来说“人之才成与专,而毁于杂”。这个专也就是专注、集中的意思,香菱学诗的“专”,小说中有如下描写:
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二讲观后记小说中用8个字来写香菱的专心:“耳不傍听,目不别视。”可以说香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里面写到一个细节,探春的“闲闲”就是叫她休息一下,别那么用功。香菱却说“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我们知道探春这个语境中说的不是韵,而香菱一门心思想着作诗,所以听到的不是叫她休息,她听到的是要做诗当中的某一个韵,可见香菱的专心致志。
香菱学诗的第三个特点是韧。专而不韧,往往功亏一篑。因为做事中,肯定会遇到挫折磨难,香菱学诗中也碰到困难,香菱又是如何对待的呢?我们读香菱写的第一首诗。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二讲观后记这首诗被老师黛玉否定了,通篇都在写月亮的圆和亮,立意肤浅,是一首失败的诗。但失败之后,香菱并没有气馁,“出神”、“抠土”、“皱一回眉”、“笑一回”……她依然投入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心无旁骛,不顾别人说什么,不顾外界如何变化,香菱一点都没有动摇她写诗的心,于是在黛玉的鼓励之下,香菱又创作了第二首诗。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二讲观后记这首诗相比第一首诗在技巧上有了改变,“梅香”“柳露”“残粉”“轻霜”来比喻、烘托月色之美,技巧有了改进,但是这首诗最大的问题如宝钗所言跑题了,诗写的不是月,而是月色。写诗扣题很重要,所以这首诗也是失败的。
连续遭受了挫折,香菱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没有丝毫的改变,她依然一门心思地思考如何写出好诗来。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已到达成功的境界: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我们来看香菱第三次写的诗。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二讲观后记这首诗立意高远。首联点题,赞叹美好月光,落笔不凡,势如破竹。一方面直接抒写了对美好事物中难掩磨难的信念,另一方面也流露出香菱自己不甘人下,学诗一定会成功的勇气和决心。颈联写游子和思妇在月下的愁绪,上联的“绿蓑”写游子,下联的“红袖”写思妇。用一种特写镜头来写月夜的惆怅,所以整首诗就显得清幽旷远。诗的尾联,最耐人寻味。“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问”就是这首诗的诗眼。嫦娥早已习惯了在广寒宫中的寂寞,但在这首诗中,香菱让习惯了孤独和寂寞的嫦娥发问,为什么不让他们能长长久久的团圆呢?我们联系一下香菱的身世就会发现,嫦娥何尝不就是香菱自己吗?但是她让自己直接说,而是让嫦娥替自己来发问,这样一来诗就显得跌宕起伏,曲折有致,读起来也耐人寻味。这首诗黛玉非常满意,而且大观园的众女儿见了也都齐声称赞说这首诗写得好。
香菱的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小说是这样写的。
《语文学习的三重境界》王崧舟百家讲坛第十二讲观后记可见,香菱的这首诗是在梦中写的。梦中写成的这首诗,正应了王国维先生的第三重境界“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白天没有写成的诗,久久萦绕在香菱的心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梦中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香菱学诗”的故事,就是学习语文这三种境界最好的例证。香菱用功学诗,正是因为她爱诗,虽然过程艰辛,但是却实现了她个人的突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正是有了“踏破铁鞋”、锲而不舍的这份决心,香菱才从一个初窥门径的诗词爱好者,成长为一个让众人交口称赞的“小诗人”。
香菱学诗跟我们学习语文是一样的,我们学语文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成就一番学问,同样也会经历这样三重境界,首先要学会立下高远的志向,面对志向“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对志向“衣带渐宽终不悔”,最后成功自然会来临,“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先生讲的三重境界的核心与灵魂就是超脱。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实这重境界是对还没有建立高远志向的一种超越;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对第一重境界只有励志却没有扎扎实实持之以恒的行动的超越;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对第二重境界的超越,第二重境界坚持不懈,苦苦求索,但是没有开悟,没有顿悟,找不到意义和价值,而第三重境界显然已经豁然开朗,恍然大悟,已经寻找到了真正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一种超越。
我们应该真诚的问一下自己,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当中,你超越过自己吗?“目极大江流,高情更超越”。正是在永无止境的超越当中,我们变得更加真诚,更加良善,也变得更加美好,这才是我们爱上语文的最大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