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促销不胜枚举:
1、到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营业厅办理业务,赠送手机,办理相关的包月资费,销售通话时间和上网流量,反之也有赠送资费,花钱购买手机;
2、到有的泰国菜餐厅、火锅店吃饭,现场会有特色表演;花钱去看特色表演或娱乐演出,会赠送水果饮料小吃等。
3、一些专业软件,有几十天免费使用,后期则需要付费;免费享用基础服务,享用高级服务,则需付费。
…………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商业的未来》一书中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关注,并试图对背后的原因、策略和打法进行挖掘。
在安德森看来,林林总总的免费,归根结底,是让钱(价值)在不同的产品之间、人之间、现在和未来之间、不与钱打交道的市场和回到金钱市场之间转移,交叉补贴:付费产品(服务)来补贴免费产品,用日后付费来补贴当前免费,由付费群体来补贴不付费群体。这有点像陈志武对金融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到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陈志武《金融的逻辑》)。就像下棋,不光要看前期的布局、一时的得失,更要看后期的落子、整体的成败,这就涉及如何处理经营管理上部分和整体、小账和大账、当前和长远、显在和隐在、战术和战略的关系。
基于免费所形成的商战技巧:“免费+收费”(限定时间30天免费、之后收费;)、“三方市场”(意为一类顾客收费、补贴另一类顾客免费,比如女士免费入场,男士门票收费;儿童免费成人收费等)等等,在当今中国,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可以找到大量例证。有智慧的商家以“免费”为棋子,下一盘很大的棋,今天的免费不代表明天的免费,金钱意义上的免费不代表时间、机会等成本意义上的免费,某个商业板块的免费不代表其他商业板块的免费,完全可以在交叉补贴中达成投入—产出的平衡、高利润以及高增值。换言之,“免费”搭设起一个庞大的开放的流动的生态圈、利益圈和价值圈,而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只是看得见的“免费”那冰山一角。其实,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交叉补贴的大舞台,当我们使用baidu搜索时,其实也是在帮助baidu提高精准定位广告的系统运算,增加搜索量;使用微信、qq、支付宝、apple pay时,方便自己沟通交流、投资理财,也在给腾讯、阿里、apple等提供数据、口碑、市场份额和用户满意度等等,这些都能转化为价值、现金和财富。注意力(吸睛力、吸耳力)和声誉的价值在移动互联时代变得越发重要,所以阿里才会花大价钱进行春晚营销攻势,以强化支付宝等旗下产品和服务的关注度和口碑,与竞争对手动真碰硬PK,巩固在行业的领先优势。
如果说线下实体超市里的免费还停留在买一送一,满一定金额赠送的阶段,那么互联网,免费模式快速向在线领域拓展,连媒介本身都已免费,在日益复杂多变、与1对1、1对多、多对1商业模式完全不同的商业纪元里,但显然这里还存在付费方、被补贴方等多边关系,以开放多元的安卓系统为例,免费模式方便大量app入库、方便消费者下载(多数软件免费),与无数软件开发运营商、消费者结成共同体,迅速达到“临界规模”,形成极具竞争力的量能,击败塞班系统等巨头,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操作系统。
从心理学而言,当我们遇到商品收费时,很多时候就会犹豫、纠结,“掏这钱,值得吗?”“会不会被商家宰?”但如果商品价钱是零,在感到轻松惬意的同时,不一样的声音又会响起:免费无好货,“试试吧,反正又不要钱”,免费驱动着我们去使用、去尝试,感觉不错,实惠又免费,继续用,推荐给朋友用,大家都在用。同品类中,在对客户体验削弱不大的情况下,某种产品免费就具有极强竞争力,当免费成为一种习惯时,收费就成了一种异类,免费的服务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占据消费流量,赢得口碑。以360杀毒软件为例,靠着免费模式,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击败了瑞星、卡巴斯基等同行,后来居上,占据国内70%以上的杀毒市场,用该产品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形成极化效应,造成赢家通吃的局面,从“递增收益”(尽管产品的固定成本可能很高,但如果边际成本较低,那么产量越大,利润率越高,追求最大化战略的回报在于投资者的固定成本被分摊,从而使得每个产品的收益增加)中获利,逐步成为国内杀毒市场的领军者,不靠杀毒软件本身盈利,那就创造广告代理、游戏合作、搜索等新的盈利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相对短缺,很难想象到今天那么多打折、免费的消费场景。在互联网时代,总体告别短缺,可零成本复制的产品充裕了,标准化、大规模同质化生产不再是难题,消费者更注重个性化、创造性、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成为增值和努力的方向,匮乏让大规模更具价值,充裕让多样化更具价值,而有效供给个性产品、创新服务,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投融资等配套体系,则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用户对高品质、特色化服务的需求,往往意味着需要付出相应费用,不同梯次的费用对应不同的服务内容,于是产生了“免费-普适性服务”+“收费-个性化服务”的混合方法论,混沌大学、罗辑思维等等内容服务商均采取类似策略,在具备坚实的客群基础后,以粉丝经济、内容经济为积淀,形成金字塔式的市场区分,针对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针对性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也是商业打法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
当2002年西湖实行免费开放时,质疑声不绝,直到现在对多数景区而言,门票收入仍然占了景区收入大头,免费,相当于自断财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但10多年以来,杭州、西湖不但没亏,反而赚得更多了,对经济、消费、人文、生态、宜居、城市形象等方方面面的拉动呈几何级倍增,打法变了,格局大开;免费这步棋落下去,满盘皆活,当然,复制推广西湖免费模式,需要打个问号,这至少告诉我们免费的钥匙不仅可以打开商业竞争的枷锁,还能解开区域经济发展的结,免费经济的底盘很大很大,那可相当于整个经济。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多曾经高不可攀的产品、服务会免费或低价,很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也会免费或低价,这既是商业管理、城市运营的提档升级,也是对消费者体验的充分尊重和需求的有效满足,这是大趋势、也是时代转型的必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