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学,最早由著名黑客凯文・米特尼克在《欺骗的艺术》中提出;书中他对社会工程学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如下定义:“通过心理弱点、本能反应、好奇心、信任、贪婪等一些心理陷阱进行的诸如欺骗、伤害、信息盗取、利益谋取等对社会及人类带来危害的行为”。
1.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主要是利用人们的心理来实现欺骗。攻击者利用欺骗性的电子邮件、伪造的Web站点来进行欺骗攻击,从中套取信息,如账户和密码、手机号、身份信息等内容。“网络钓鱼”是基于人性贪婪以及容易取信于人的心理因素来进行攻击的。
2 .身份伪造
顾名思义,攻击者会冒名同事、上司、下属、亲戚、朋友、同学等通过QQ、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信息套取;相对来说,冒名上司、技术经理等比较有权威的人士更容易对受害对象造成心理上的胁迫,从而就范。
3 .密码心理学攻击
密码心理学攻击,即通过分析用户心理、习惯、历史信息,从而制作用户字典,更快的破解密码,获取用户身份信息,甚者破解系统密码,获取系统信息,造成资产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