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网上总是被网友们口诛笔伐,事实上,大家也都知道,世上本没有天生就“熊”的孩子,有的多是不知管教孩子的“熊”家长。不立清规矩的孩子,往往难以明白事情的是非对错,但早早立下规矩,宝妈们又害怕会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时候立规矩比较好呢?今天,万福娃就来谈谈怎么给孩子“立规矩”,以便促使孩子发展得更好。
一、关键期:2—6岁
两岁前的孩子缺乏理解能力和行为控制能力,此时的孩子还没有规则意识。因此,这个时期宝妈们还不用急着给宝宝立规矩。
两岁后,孩子逐渐具备自主意识和初步判断能力,这时候只要家长管教得当,孩子就会从「挑战规则」到「被提醒后愿意配合规则」,再到「不需要提醒也能遵守规则」的过程,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律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立规矩也是有时效的。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曾提出:6 岁之前一定要给孩子立好规矩。
毕竟三四岁的男孩闹脾气,无非是在地上撒泼打滚;但等到十多岁后,就可以离家出走,可以跳楼自杀,那问题就大了。
所以说,等六岁以后再立规矩,就晚了。
二、方法:温柔且坚定
温柔,是指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语气平和地给孩子讲道理。在管教孩子的同时也能让他感受到爱意。
长期打骂管教孩子,只会损伤到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变得怯懦胆小。
坚定,是指一旦制定好规矩,家长就不能随意妥协。
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随意妥协,一旦让孩子认为只要哭闹就可以威胁到家长,下次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运用这个“武器”。
新生的孩子是一张白纸,最终变成什么模样,少不了家长的引导。因此,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妨再多一些耐心,多一点笑容,那么受益的将是一个孩子的一生。沐浴在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是真正的“万福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