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想法
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

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

作者: 夏小正先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21:06 被阅读610次

“心灵鸡汤”这一词最初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大斋期间每周三给信徒们派发的鸡蛋汤(真正的鸡蛋汤),因为是以上帝名义,主要作用是慰藉心灵,所以俗名为“心灵鸡汤”。至于为何成为现在的样子,这要从一个叫杰克.坎菲尔德的美国人说起。

杰克.坎菲尔德(JackCanfield)先生,60年代在哈佛上大学,毕业后坎菲尔长年在加州当中学老师,眼看大半辈子马马虎虎地过去。到八十年代后期,他欠债十四万美元,每天靠面条过日子。45岁生日时,他用一张大纸。画了张一万美元大钞票,挂在墙上,盯着看。紧盯目标,果然有用:他后来每次演说,说到这里,感动万分。“上帝伸出手来,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传说是这样)这种事,西方人叫做“灵感”,中国人叫做“福至心灵”。总之,从那天开始,他决定开始做个励志书作家。书写好了,大约100个小故事,都是激发志气,催人向上。

鸡汤有80种之多?坎菲尔德写了几本《鸡汤系列》,马上就明白,每种人各有一本难念的经。与其写通用于任何人的励志故事,不如分门别类。于是《给豆蔻年华的心灵鸡汤》,《给为人父母的心灵鸡汤》,《给爱宠物者的心灵鸡汤》,《给高尔夫球玩者的心灵鸡汤》,阿富汗战事来了,有《给入军远征者的心灵鸡汤》,伊拉克战事重起,有《给军人妻子的心灵鸡汤》。这些故事可真是救万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如:心态越平,坎坷就越少。人生的际遇,请,未必会来;躲,未必能免。心态放平,要来的正确面对,失去的淡然想开。你信吗?反正我是不信。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鸡汤漂洋过海开始滋养贫瘠的中国人的心灵,而且很快实现了本土化生产,最为显著的莫过于成功人士的励志和别有用心的对传统文化的解读。近些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至2014年前后,鸡汤的传播达到了顶峰。而就在同年,在中国又掀起了一阵“反心灵鸡汤热”。如: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又如:假如今天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因为明天生活还会继续欺骗你。这样的话语网友纷纷评论:读过后神清气爽,仿佛有找到了生活的动力。这当然是一些无可奈何的调侃,但也反映出一些人对于鸡汤式文章的厌倦。

重要问题来了,许多鸡汤错在哪了?以下面这个事件为例进行分析

前些年网上有一段话非常出名,大意是这样:

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

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

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答案揭晓: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第一份名单上的人都不认识,而第二份名单上的人基本都认识,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高考不重要,甚至是读书不重要。事实是这样吗?其实按照这份榜单的思路我还可以列一份名单: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林则徐、魏源、龚自珍。这几位想必大家都认识,一般来说他们都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甚至是文学家,我想说他们都是清末的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比现在清华、北大难考)。那有人疑问第一份榜单上的人都是干什么的?

以下是从百度百科收集的资料:

傅以渐:清朝第一位状元,曾任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

王式丹:参与编修《明史》、《大清一统志》(59岁中状元所以担任官职较少)

毕沅:曾经官至河南巡抚、湖广总督,死后追封太子太保。

林召棠:曾经担任陕甘两省主考官,后厌倦官场而专心治学,著述有《心亭亭居诗存》、《心亭亭居文存》、《心亭亭居笔记》等

王云锦:任会试同考官。后来,出任陕西学政,居为提督此地的道员。任职期间,参加编纂《康熙字典》

刘子壮:《清史稿》曰:开国之初,若熊伯龙、刘子壮、张玉书,为文雄浑博大,起衰式靡。

陈沆: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

刘福姚:曾经担任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

刘春霖:是最后一届状元,曾经在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帮办兼代秘书厅厅长,后又任直隶省教育厅厅长、直隶自治筹备处处长等。

了解了这我们可以看到,如论为社会贡献二者不分伯仲,而且如论当时第一份榜单更胜一筹。而且科举出生的都可以做出较大贡献,而后者从概率上要小许多。而且即使是第二份榜单绝大数也都是饱读诗书之人,这也是他们青史留名的基础,而不能成为现在读书无用论的依据。

这类鸡汤就是利用一些被掩盖了部分真相的事实加之错误的逻辑来证明结论的。

另外还有一类如:

1、生命中,似乎总有一种承受不住的痛。有些遗憾,注定了要背负一辈子。生命中总有一些精美的情感瓷器在我们身边跌碎,而那裂痕却留在了岁暮回首时的刹那…依然会默默为你守候,那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温暖,和力量,青春年少时的梦,或朦胧而飘忽,即使再残缺,对自己而言都是完美的!

2、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放下烦恼,就得到了快乐;放下贪欲,就得到了平和;放下怨恨,就得到了解脱。放下即是解脱,即是拥有。

这些短小而精致的话语时常会温暖我们的心扉,而事实证明有时我们是需要这样的感受的,尤其是我们疲惫时、失意时。但我想可能我们心灵深处的另外一些东西也可以给予我们相同的东西。我们不用诉诸这些话语。

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心灵鸡汤式的文章错在哪里?

网友答:没给勺子。(知乎:田七)

我是比较赞同这种回答的,展开来说:我们常常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是具体的技术性的难题,而鸡汤常常就转化到了精神层面,如努力、坚持之类的。这是毫无意义的。这又不得不提到前段时间《人民日报》转载的一篇文章:

《沉睡中的大学生: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大概就讲了,现在的大学生在学校如何不努力读书,玩游戏这类的,然后得出结论,你不失业,天理难容。文章乍看起来是没有毛病的,而且从个人层面看也基本正确,但是、但是如果是《人民日报》这种代表国家的媒体转发出来就有问题了,文章的潜台词就是:大学生努力学习就能找到工作,就不会失业???这样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失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而且是硬性存在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因为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失业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在国家层面这不是学生努力学习就能解决的吧!!!只想说:这锅国家甩的漂亮。

许多时候我们的精神对于现实有无奈,但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的滋养。

认真的生活,用心体悟生活,至于那些困难留给我们的经验和创造去解决,我们要做的是:不卑不亢!

相关文章

  • 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这一词最初来源于,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大斋期间每周三给信徒们派发的鸡蛋汤(真正的鸡蛋汤),因为是以上帝名义...

  • 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心灵鸡汤

    这几天,每个人心头都被抑郁症的阴云笼罩。哀叹,叹息声层层叠叠。一时间关于抑郁症话题的文章层出不穷。大家好像都有对抑...

  • 心灵鸡汤中说的家,与现实是相反的

    最近看了一篇心灵鸡汤的文章,里面这样描述家的: 一个家 不需要太多金银财宝, 不需要什么豪车豪宅, 不需要...

  • 心灵鸡汤到底带来什么

    许多人都喜欢看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给我们很多慰藉,在我们迷惘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希望。 有人说,心灵鸡汤有用,他们认为这...

  • 天助自助者

    付出就有回报也许是鬼话 心灵鸡汤喝多了可能会拉稀 无数成功者验证着概率 我们还需要努力吗? 需要?不需要? 需要 ...

  • 成年人必须要有的内驱力

    成年人需要心灵鸡汤吗?不需要!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就是最有效的鸡汤;成年人需要别人驱动吗?不需要,真正成熟的人,从来...

  • 当代青年需要心灵鸡汤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当代青年需不需要心灵鸡汤。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青年...

  • 一个方向,仅此而已!

    谢谢!我不需要! 我不需要什么人生哲理,什么心灵鸡汤。它们早已不能疗愈我心灵的创伤。我需要的应该是一个...

  • 《 成长》这双鞋

    心灵鸡汤常给我们灌输“女人只要幸福,一辈子都不需要长大”以前也没觉得这话有啥毛病。嫁给一个爱自己的人,永远做个...

  • 今天我们庄严集会,郑重为心灵鸡汤平反

    反心灵鸡汤战胜了变了质的心灵鸡汤,那么当反心灵鸡汤变了质,我们该怎么办? 一 有一种很怪的现象。心灵鸡汤盛行时,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不需要心灵鸡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km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