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这部探讨社会化学习的纪录片说起。
今天中午翻朋友圈,忽然翻到这张海报,之前在微信群看到过,因为在外出差想看又不能,这次正好有时间,与微信好友沟通交钱,中午吃完饭没休息就赶往场地。
纪录片是记录的来自岛群的一批教育创新实践者去往东京参加一次社会化学习的前前后后,主题叫“又见东京”,看名字,就知道组织者的智慧及良苦用心。
三个小组分别以“匠心”、“美”及“动漫”为主题,在东京参访并以小组为单位最终形成专题报告并跟大家分享。全程以项目制学习的方式,每晚复盘汇报,经过三天的磨合最终每个小组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也真正了悟到了教育的真谛。
组织方以行动学习+复盘引导的方式,让大家尽情的体验、感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组织的生命力,以及每个人的相信与良善,同时也看到了团队协作的潜能和共创的力量。
影片中提到的“张力”,我个人解读就是面对不同或者冲突,我们如何看待并解决?这让我们联想到我们所说的学生中的“刺头”,我们会如何看待并化解,影片给我们很好的启发。“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被回应,每个人也都渴望表达,也渴望被满足”,重要的是我们是否看到行为背后的动机,并给予积极正向的回应,我们有没有拿出沟通的态度去倾听他们的内心。有些学生不是不愿意学,是长期得不到关注和回应,“无回应之地即是死地”,没有被看到,而丧失了信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是否考虑个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说万事万物都有规律,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而教育的规律是什么?我们又是怎样掌握并运用规律的?这三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从业者和相关者思考!
教育的创新从哪里创新?是主观臆想还是继承发扬?什么是创新?创新就一定不守旧吗?就一定要与传统的旧的划清界限吗?
本人的见识告诉我:教育的本质是让个体独立,是身体和精神上的独立。首先要自己能生存,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其次,要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最后要升华自己,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及这个世界奉献价值,给人们以希望,让大家相信美好,相信善良,求真求上进,向上生长,最终成长为他(她)自己,而这个世界也因为每一个个体的成为他(她)自己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沿着这条主线,我们要扪心自问,我们教的东西是可以让学生生存的吗?是可以让学生自理的吗?是可以让学生有一技之长吗?是可以让他(她)自我升华的吗?是更高尚还是更油腻,是向上还是向下?是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还是让这个世界更受唾弃?
教育,教和育,是两个字,我们来看一下许慎《说文解字》中是怎么说的:
汉典中收录的说文解字“教” 汉典中收录的说文解字“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上”君上、位尊者,包含我们的“天地君亲师”这都是“上”,而关键是这些“上”是如何施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行“无为”之教;君,国君。主政一方之人,如何为政?东西方的差异在哪?如何看待?亲,宗亲,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师,当老师的人是怎样教导学生的?3-6岁孩子的模仿感知期,6-12岁孩子的情绪、习惯养成期,12-18岁逻辑思维、思辨的形成期,是否每一个时期都恰当的捕捉并顺应那个时期的特点做了相关的工作。
育,养子使作善也。什么是“善”,从谁的角度看过去是“善”的,什么是“大善”,什么是“小善”。这些问题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让回答,是否可以言简意赅的用大白话说出来大家都能听得懂而且可以随手去做。
中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礼记·学记》里面有关于教育的规律及教学的内容、次第等清晰的描述,韩愈的《师说》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读没读过,理解不理解,用没用。教育学、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等等考教师资格证的书有没有再翻出来看一看,反复的学一学。
创新是掌握规律后的对结构的重新排列,是微创新。我们看似跟过去不同的东西,可是我们想过没有:这个世界变过吗?人性变过吗?学习的主体变过吗?变换的是什么?是方法、手段、工具。不要一味迷恋创新,也不要一位守旧,真正的是“继承传统不保守,顺应时代不流俗”,只有这样才可以谈继承发扬,创造创新。
荀子《劝学篇》讲到:“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最好的学习是跟人学,因为人是社会化的,喜欢群居的,我们需要社会化的学习,毕竟学习最后是让我们求存求上进求升华的。
田俊国老师在一次社会化学习中说到:反思和反馈是自我雕刻的两把刻刀。我们需要体验、感受,反思复盘,迭代,完成自我的进化,成为你自己,不是别人,也不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生命本来就是向死而生,教育也是回归,回归到最初的光明。“永远不要怀疑一小群有思想、肯付出的人能改变世界。事实上,世界正是由他们改变的。” 这句话来自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绘世界赵老师说“每个城市都有她的英雄”,如果没有,那我们就是。“你我即时代”,问题就是机会,希望你我同行,为教育的回归做一点一点的贡献,一点点的推动,总会同频共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