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

作者: 陌路听雨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23:17 被阅读0次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有感触的。《隋唐演义》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过,以为那就是隋唐的历史,也复合了再复先生的论调,小说更能反应历史的真实。年前下载了很多部小说,其中也有《隋唐演义》,当再次听的时候,才会发现里面虚构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而最让我“震惊”的是,当我们回老家的路上听着单田芳先生的评书《隋唐演义》,其中说到济宁王王波的时候,我说,王波就是在我们县雕窝峪的那个王波,在历史课本中说的隋末第一个起义的农民领袖。妻子说:“小说不都是假的吗?里面还有真的?”一句话惊醒梦中人,是呀,那里面假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说把小说当历史读,不是有病就是智力发育不全。如果再复先生听到这问话的时候,他该是如何回答!《隋唐演义》就是一部云里雾里的小说,只要结果是既定的,中间你大可以天马行空,反正是小说,谁和你当真谁就输了!当你洋洋自得于李元霸是第一条好汉,把宇文成都治的服服帖帖时,历史却告诉你没有李元霸这个人;当你觉得罗成小伙子文武双全,大破一字长蛇阵的时候,历史告诉你,没有一字长蛇阵,也没有罗成这个人!当你随着小说讲萧美娘如何淫荡的时候,历史却告诉你:萧美娘历经曲折,唯一的愿望,也就是遗言,就是能够和杨广合葬。你李世民的脸红不红?后世不断将脏水泼向萧美娘的那些人,你蠢不蠢?

相关文章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

    说到这里,我还是很有感触的。《隋唐演义》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过,以为那就是隋唐的历史,也复合了再复先生的论调,小说更能...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三)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在作者的作品中都会有所体现。当子张问孔夫子善人之道的时候,夫子说:“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所为...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二)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伤痕是不容易消失的,但是,一个有理智的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只有那些心存自...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六)

    莫言大概是不懂得“道德仁艺”为何物的,而他心中所谓的善是模糊的,他的思维总是处于一种颠倒的状态中。正常文体的叙述如...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一)

    有人说:历史是被人随意涂抹的小姑娘。那么历史这个小姑娘是真实的,不论你如何涂抹,浓妆还是淡抹,她都是一个小姑娘。而...

  • 文化倾向的脉络(28)

    孔夫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魏晋xc之后不断更替的朝代几乎都进入到一种“……虽然常常有灵光乍现的可治之世,也都...

  • 文化倾向的脉络(二十)

    1988年9月?莫言与余华都进入了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联合开设的“创作研究生班”,莫言与余华成了同学,还是室友。对于...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八)

    莫言讲故事写文章的方式是独特的,他会用一种叫做“叛逆的酵素”来发酵他脑际中的故事,用一种灰色的笔写出阴暗的故事来。...

  • 文化倾向的脉络(十七)

    孔夫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多一些自省,对别人少一些刻薄,就不会招惹怨恨。 莫言则不是,他认为自己...

  • 文化倾向的脉络(四)

    孔夫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之于国人又何尝不是?民鲜久矣! 中庸之不存,非过必不及。过者活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倾向的脉络(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oi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