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意识的获义意向

意识的获义意向

作者: 习书 | 来源:发表于2022-04-20 10:36 被阅读0次

意义和符号是无法分割的,意义由符号产生、承载、传播和理解,意识的意义活动,也就是符号的意义活动。

意义之所以能够产生,因为意识天然地具备“获义意向”。意识把获义意向活动投射到事物上,将事物变成对象,继而把对象变成符号,这一意识获得意义的最基础活动,称为“形式直观”。

或者说,事物面对意识的获义意向压力,呈现为承载意义的对象,并回应意识,意义就产生了。因此,意义是意识与事物形成的一种关联。

《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

没有形式直观,就不可能进入理解、范畴分辨与价值判断,即无法形成延伸意义活动“无限衍义”。打个比方,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的表情,形式直观能够告诉我们,它是喜、是怒、是哀、是乐、是忧、是恐、是惊,但要追问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感,却需要持续的获义活动才能获得,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没有答案。

意义的产生和无限衍义过程,可以借用王阳明的话加以说明:“身之主宰便是心(主体意识),心之所发便是意(获义意向),意之本体便是知(获得意义),意之所在便是物(物变对象)。”心灵意识→获义意向→获得意义→心灵意识...

相关文章

  • 意识的获义意向

    意义和符号是无法分割的,意义由符号产生、承载、传播和理解,意识的意义活动,也就是符号的意义活动。 意义之所以能够产...

  • 心理意向和获义意向的区别

    心理学也研究人的心理意向,但与符号学研究的意识的获义意向是完全不同的: 目的不同:心理学的意向是一种“意图”,获义...

  • 区隔之对象化:悬搁(非允质化)

    悬搁是区隔的第一步,在意识获义意向性的区隔作用下,事物才生成为有秩序的对象,即自然之物在获义意向性的压力下“变形”...

  • 区隔:意识获义意向的具体操作方式

    区隔是意识获义意向与对象发生关联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区隔活动,意识才能获得意义认识世界,意义的产生过程,是区隔的产物...

  • 形式还原

    形式还原,是意识“获义意向”获得意义的方式。 所谓形式还原,就是将对象简化成最基本的要素,迫使对象片面化、简单化...

  • 接收性认知差:获义意向的内在驱动力

    接收性认知差:获义意向的内在驱动力 面对事物的永恒的理解冲动(心理学上称之为“好奇心”),是意识最根本的功能。那为...

  •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获客 获取意向客户 全心全意为你获客

  • 意识的形式直观生产符号

    意识之所以能完成意义的最低完整度要求,是因为意识具有先验的获义能力,基于对事物呈现的感知,通过先验的统觉能力,将呈...

  • 意向对话3: 如何了解内心

    潜意识表现: 喝酒,睡眠,练功,,,,意向的形式表达(不方便) 简化的意向对话: 1,引入意向状态: 放松的姿势,...

  • 重复催生文明

    意识先验的获义能力要形成经验,必须依靠重复。重复要成为经验,必须用某种方式重叠累加意义活动的印迹。 重复的意义最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意识的获义意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or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