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这本书第二天的时候,恰好看到一条新闻:有一对母女从福岛归来,过海关的时候发现旅客携带的一块“能量石”,核辐射严重超标,超标112倍,而该旅客的女儿佩戴了三个月,佩戴期间已经出现了头晕流鼻血的征兆。结果当天晚上做梦,就梦到了相似的情节。关于辐射的知识,曾经在读《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的时候有所了解,在梦里,我想,如果没有更有效的治疗手段,那也不要采用什么方法了,直接人道毁灭吧,保留一点生而为人的尊严。
这本书是中国临床医生们的120余篇口述实录的集合。在这本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令讲述者难忘。见惯生死的临床医生,尤其是重症科室的医生,他们深埋心底或者无法释怀的生死现场,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中国人向来避讳谈论死亡,但就像这本书的编纂者说的,只有了解疾病、参悟生死,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
人说生死之间,最见人性。常见的老人行将就木却无法决定自己的去留,被儿女用亲情和孝心强留下来,接受过度医疗,死亡过程被强制延长,极其痛苦;少有的是能够提早就安排好自己的生死,在临终前从从容容,完成自己的心愿,与朋友一一道别,在亲人陪伴下含笑九泉。死的人撒手人寰,活着的人却要承担更多:家属要纠结是继续治疗还是在家静养;是不惜一切代价,还是为了活人而放弃患者;要不要接受新药尝试,要不要选择保守治疗,要不要送进ICU抢救;是试过了,尽力了,无奈地接受现实,还是主动放弃,让患者平静地死亡,带着自己心中的遗憾。医生则更是面临着伦理与道德上的双重考验,甚至尽力施救之后还要面对亲人的责难、医患纠纷。
记得书里提到的一个病例,白发人送黑发人,别的爸妈都是撕心裂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让孩子多活几天,可这家的父亲在反复询问疾病与治疗的状况后,在医生看来明明很有希望救活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父亲说家里还有一个孩子,一家人还要继续活下去的时候,评论里很多人都在指责父亲。可是,看起来的冷漠背后是看不见的撕心裂肺,后来,在回家的前一天晚上,医生不小心在走廊看到这位父亲蹲在门外,蜷缩着哭,那种无助和心痛,让医生也无法苛责。
还有一个妈妈,孩子在前几期治疗的时候都恢复较好,到第五期的时候,妈妈犹豫着不想上了,结果在第六个关头耗尽了生命的能量。那一刻,妈妈疯狂地抽打爸爸,说“我让你别上了,你偏要上。”此情此种,不是为人父母,难以感同身受。
人到中年,生老病死早已尝遍。我的隔代亲长,均已不在人世。我这个人很怪,人都说亲人去世,千里之外都有感应,我不但毫无感应,甚至连有关去世亲人的梦都很少做到。年少时不知事,但于老人膝下承欢,年长忙于学业,但每年寒暑假必定会回去相聚,许是想说的话,想做的事不曾留下太多遗憾,所以也算释然吧。
小学的时候读《青鸟》,印象最深的地方是“黄泉国”,爷爷对咪棣他们说,当你们想起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你们和我们在一起。对于死去的亲人,我不知道他们去往的是什么样的国度,是不是有转世,是不是消散在天地之间,对他们我会想起,会怀念,就如同他们还在身边。
生尽欢,死无憾。
生,道之化境。死,还道于天。
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其实不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但在现代社会里,生命教育反而成了中小学生极其缺乏的部分。缺乏生命教育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面对亲人离世,无法接受,从而陷入抑郁情绪中难以自拔;二是面对自己与他人生命,表现得冷漠,轻慢,无法承受生命之轻。这是整个时代整个社会都该正视的问题。
最后,这本书给我们看了一百余个临床病案,展示的不仅仅是人情冷暖,也有目前的医生伦理的不完善,人们对临终关怀的不理解,社会的某些现实因素,值得人深思。
——廖木空青
2019/1/1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