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906550/b3411e9a90e28568.jpg)
我相信,每一位负责任的妈妈都看过这本书。我一口气读了一个小时,合上书的时候还意犹未尽。脑海中浮现出我教育孩子的场面。庆幸我没有用很多看似正确实则错误的教育方式。尹建莉老师的话语通俗易懂,又让人受益匪浅。
作者尹建莉,是中国家庭教育业领域标志性人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她写的这本书,是划时代的家庭教育经典之作。一经出版即引起巨大轰动,震撼了中国教育界。
她的教育观融合了中西方优秀思想及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当代家庭教育的奠基性思想。女儿圆圆是他教育思想的成果体现远远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后在美国常春藤盟校攻读硕士学位。
读完这本书之后,让我想起了我之前看过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圆圆和刘亦婷一样,都是由妈妈教育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孩子。这两本书的区别就在于,《哈佛女孩刘亦婷》适用于教育零到三岁的孩子,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适用于孩子的整个学习生涯。
因为沐沐马上三岁,快要进入幼儿园。所以针对他三到六岁的教育,其实我是非常迷茫的。这段时间就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完全没有管他。但是在今天看完尹建莉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我做的很对,因为不管就是在管。
孩子在刚刚学会说话那会儿,我就开始教他背古诗,听英语。原因很简单,我不想他输在起跑线上。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只是为了满足我自己的虚荣心。我希望听到别人赞美我,说我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妈妈,教育出一个乖孩子。
拥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应该不是少数。 但是这种心理,在我看完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之后,我就改变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本身就是教育的误区。我们花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成绩,他的学习成果,但从来没有注意过,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收获到了什么。
学习是一个持续并且长久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发现问题,再通过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难道成绩比这些都要重要吗?
就像我之前在教孩子背古诗的时候。最初的想法只是为了让他能受到诗歌的熏陶。但是当他背了大量的古诗之后,我发现我的初衷慢慢在改变。我在他背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提要求。后来背诵到第八首的时候,孩子的兴趣慢慢就减弱了。接着我就改变了自己的策略。没有再教他背诵古诗,只是偶尔会听一听唱古诗。
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正是在家长和一些老师的不合理要求之下慢慢丧失的吗?比如做不完的作业、家长无止境的要求考试成绩等。
最近家长教孩子写作业似乎成为了一个难题。我们只是在要求写作业,可又有谁去倾听过孩子的内心?孩子不想写作业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除了缺乏兴趣,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否有问题呢?因为成人在儿童面前总是扮演着权威的角色。没有情感的交流,怎么会让孩子感同身受呢?
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却让他输了整个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7906550/e90ad048035fe55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