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抢占心智》读书笔记2

《抢占心智》读书笔记2

作者: satoshikunn | 来源:发表于2018-10-20 20:50 被阅读156次

第3选择和优化渠道

如果一家企业市场推广的预算足够多,做广告时可以使用多个媒体渠道;如果预算没有那么充足,不如去赌其中最有可能性的那一个,将其做到极致。

三“云”合一:突破移动互联网的冲击

自从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后,手机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物品,变成了每个人的器官,这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第一,报纸业已经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第二,户外的宣传也已经没有效果了。如今,坐在车上的人们都在干什么?毫无疑问是在看手机,我就是如此。

我一直在研究,为什么分众没有受到那么大的影响?答案有两个。一是因为在大多数的电梯门关上之后,手机就没有信号了,连电话都打不出去。从广告收视的角度来说,电梯门一关手机的宣传就结束了,大家不能看手机,只能看分众的广告。二是因为分众的广告只有两分钟的时间,人们站在电梯口的两分钟不足以让他们完成过于复杂的事情,看广告反倒比较合适。换句话说,我们正是靠着这两分钟生存了下来。如果一个人有了10分钟的空余等待时间,传媒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利用三“云”合一进行突破

物业云:分众曾在2009年通过目标小区的物业得到了很多关于住户的有效信息,然后我们将这些小区的生活垃圾收集整理,通过废弃包装上贴的条形码,知道了目标小区用户的品类需求和品牌偏好,进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告投放。

搜索云:例如百度用户,70%都是通过手机进行搜索,而用户的每次使用都会暴露自己所在位置的经纬度。打个比方,一家公司的同事大多同处于一个办公楼办公,每天搜索的内容都与经纬度绑定,并被记录于百度庞大的数据库中。为了获取这些数据,我们和百度展开了相关合作——百度将经纬度和搜索内容提供给分众,我们为其贴上标签。这些数据会告诉我们,某一栋楼中对与母婴有关的100个关键词搜索的概率有多少、“出国留学”的搜索概率有多少等。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较为精准地掌握该办公楼中用户的需求、喜好和选择了。

电商云:后来我们发现,单纯依靠搜索云还远远不够。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品牌,人们不会在百度上进行相关搜索,或者搜索的概率比较低,比如海飞丝、农夫山泉、康师傅等。这就导致分众无法判断这个区域需要哪些快消品,我们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最后,我们决定集合所有电商的数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全面的、准确的用户信息和需求。

面对汹涌来袭的移动互联网,传媒若不加以改变,只能坐以待毙。物业云、搜索云、电商云的三“云”合一,便是分众选择的路。目前来看,这条路还算正确,希望能为同样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传媒企业提供借鉴。

内容可以死缠,渠道不能烂打

在过去的几年里,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人们接触到的资讯量大幅提升。资讯量提升了5倍以上,远远超过了人脑承受能力的进化速度。

既然有那么多的信息属于溢出的无效信息,那么人们能记住的有效信息是什么

大部分人能够记住的信息有两种:

一是社会重大事件和重大话题,比如世界局势的重大变化、国家出台的关系自身行业或生活的相关政策、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等等。

二是社会重大娱乐,比如人们关注的公众人物有了新的动态、广受好评的娱乐节目等。

这些信息之所以能被我们记住,有主动和被动两方面原因

主动记忆是说我们对这些信息存在主观兴趣,愿意自发地去留心关注,进而形成牢固认知。

被动记忆则是指这些信息总是会被大量刷屏、反复提及,听得多了自然印象慢慢加深,以至难以磨灭。

能被记住的社会事件大致为以上两种,那么又有多少种商品能被消费者记住呢?比如分众的微博,上面发的几乎都是商品广告,效果如何?可能短时间内的收效确实不错,但能够真正让消费者产生深刻记忆的,实话实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不只是新品牌,老品牌也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娃哈哈是经典品牌的代表之一,我们也许还能记得代言人王力宏和他深情款款地说出的那句“我的眼中只有你”。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今天娃哈哈的广告语是什么?代言人是谁?康师傅冰红茶的广告语又是什么?这些老品牌一如既往地在广告上一掷千金,然而再难以让人们记住了。因此,我认为对于一些老品牌来说,“不动”才是最好的行动。它们需要做的是将一个广告长期投放于各种渠道,坚持“不动”。

脑白金的广告没有请什么明星大腕,也没有高科技的特技合成,画面上就是两个蹦跶着跳舞的老人。

不管广告中两个老人的服装和舞蹈如何变,他们始终重复的都是同样的一句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脑白金广告采用的是典型的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策略,在当时似乎已经成了一道电视奇观,而脑白金广告更是成为当时的广告传奇!

尽管脑白金广告一直居于“十大恶俗广告”的榜首,但正是这个持续不断播放的广告让消费者认准了“脑白金”这一“送礼就是送健康”的品牌,让史玉柱赚了个盆满钵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仅在该广告推出的第一年,脑白金就完成了2.5亿元的销售收入,创造了保健品广告的神话!

能够被他们记住的品牌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在十几年之前就开始做广告,一直投放了很多年;二是每年投入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广告费用,累计花费超过50亿元人民币。

精准化投放,互动化营销

品牌也有自己的痛苦。当你持续推出相同信息的时候,品牌会慢慢老化。要知道,这些老信息已经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了很强的记忆,如果盲目更换信息和内容,又容易被消费者遗忘,这就是在当今信息环境中老品牌面临的巨大挑战。

对于成熟品牌而言,是否真的“不改等死,改了找死”呢?我的看法是否定的。

老品牌的焕新之道精准化

老品牌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广告投放的精准化。想要做到精准投放,首先要进行广告定位。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爱你,要做的是让爱你的人更爱你。

幼儿奶粉的目标消费者是婴幼儿,但真正具有购买权的却是婴幼儿的父母。于是,分众帮助M企业重新定位了更为精准的目标客户,那就是怀孕或者已经生育的女士及其周围人群。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之后,我们将它的目标群体分成了三大类,孕妇、1岁以内婴儿的父母,以及1~3岁婴幼儿的父母。在我看来,后两类消费者一般都形成了某种消费习惯,大多已形成了对某种品牌的依赖,这显然不是作为婴幼儿奶粉业后起之秀的M企业的主要目标群体;第一类消费者则处于观望中,其转化品牌的成本为零,因此这类消费者大多一旦认准某种品牌,就势必会发展为忠实的消费者。再看市场上的竞争者,大多如M企业之前那般在宣传时对所有受众都狂轰滥炸。

于是,在对M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M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分众帮助M企业将目标人群定位到了怀孕4~8个月的孕妇群体,并为其制订了个性化的广告方案。如今,M企业的婴幼儿奶粉销售已经渐入佳境,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

越来越精准化,不光是分众的追求,也是整个商业文明的发展趋势。互动化除了精准化,未来广告的另一大趋势是互动化。想要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互动化是必然选择——向用户展示品牌调性,并与之进行有效互动。

小米是我比较钦佩的企业之一,基于互动而形成的小米粉丝生态圈,既让小米公司赢得了市场,也鲜明地展示了互动化的巨大威力。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新媒体平台往往会沦为企业进行产品销售的新渠道,仅此而已。因为客户在这些新媒体上看到的,往往只是相关企业的广告而不是交互性的信息,此时用户要么直接下单购买产品,要么看看了事。但无论是何种举措,相关企业和用户最终都无法实现充分的交流,更谈不上有效的反馈。

企业不能让用户发声,自然也就无法让用户参与到企业的运营中来。不过凡事总有成功者,海尔便是典型代表之一。“未来,一个电器如果不能上网,我认为就等于零。”张瑞敏的讲话,吹响了这家传统家电制造企业互联网化转型的集结号。“这里存在误解,海尔不是停止杂志硬广转投新媒体,而是停止传统的单向传播的投放,转型多对多即时优化的交互。”

宣传策略上海尔彻底放弃了以往在报纸杂志上进行硬广推送的宣传思路,转而将营销的主战场放在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

而在具体的产品运营方面,海尔更是创造性地在公司内部设立了碎片化的创新小组。这些创新小组在海尔公司内部的正式称呼为“利共体”,其本质为海尔集团内部的独立项目经营体。在海尔公司内部有几百个利共体,但无论是哪一个利共体,其对产品的开发思路都是一致的,比如通过微博、微信和用户交流,找出用户的痛点,再针对这些痛点,研发出相应的产品。

在一次和客户的互动中,海尔洗衣机的官方微博曾收到过用户的一条留言,大体意思是:当我中午在饭店里吃饭时,有可能发生咖啡、汤水溅到身上的突发状况,而下午又要参加重要的会面洽谈事宜,根本来不及换衣服。此时,如果能有一款可随身携带的、小巧灵便的洗衣机在身边,岂不是雪中送炭。收到用户的这条留言之后,海尔的相关利共体部门迅速开展了便携式洗衣机的研发工作。通过对日本相关技术的考察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海尔终于研发出了可以直接放入包中的洗衣设备——咕咚手持洗衣机。这种洗衣机使用了类似于古人通过木板拍打以实现衣物清洁的“挤压洗”原理。用户的衣服一旦被弄脏,使用咕咚手持洗衣机,只需要在洗手间中就能很快将衣物洗干净。这款产品一经发布,便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热捧,第一次预售销量便已超过万台。

在公司内部营造重视用户互动的氛围,彻底放弃传统的推广渠道,转向新媒体,以起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效果;在公司内部设立独立的、极小规模的创业型组织,从而加快信息沟通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再配合海尔一贯青睐的“用户试用,新品反馈,及时修正”的机制,海尔不仅有效激发了用户与公司互动的积极性,还将这种积极性成功地转化为适销对路的产品

我们没有办法预测哪种渠道在未来不会被颠覆,因为被颠覆是渠道无法改变的宿命,一定会发生。而我们唯一能够决定的就是在被颠覆时,让我们自己成为颠覆者(自己颠覆自己),唯有这样才能幸免于难。

别妄想将一条广告投放于所有渠道

小而美品牌的广告一定要接地气,要能无限逼近销售终端。

公寓社区的电梯海报

蓝月亮是洗衣液市场的第一品牌。当蓝月亮开始做洗衣液后,像汰渍、碧浪等之前主营洗衣粉、洗衣皂的品牌都被调动起来,进军洗衣液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让蓝月亮的市场份额不断滑落,一度降到了22%。为了扭转颓势,蓝月亮找到了分众,希望借助分众在社区楼宇的影响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从2016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分众只用了10周左右的时间,花费3800万元就将蓝月亮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了40%。

不同品牌的洗衣液之间本质差别很小,分众选择的突破口是手洗。为此,蓝月亮专门在分众的电梯海报上投放了一组广告,后来我将其定义为“蓝月亮方法论”。在这组广告中,分众做了系列图示,用以说明手洗油渍的四大步骤。

广告的效果出乎预期,有很多看到分众广告的人都回家按照图示进行尝试,果真能够通过手洗的方式去除衣服上的油渍,蓝月亮洗衣液因此名声大噪,甚至被很多家庭主妇戏称为“手洗专用洗衣液”。这样的成绩,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公寓社区里的电梯海报。

电梯海报的优点有以下三点:

(1)每个人都要回家,换言之,每个人都有机会看见广告。

(2)强制性高,能在电梯里形成强制性销售。

(3)相比15秒左右的电梯电视,电梯海报能够让消费者清楚阅读,充分展示每一个宣传点。

卖场里的电视终端尼尔森调查发现,在去卖场的消费者中,有70%知道自己的购物品类,比方说今天要来买洗发水,但只有60%的人已经确定要买什么品牌,是海飞丝还是清扬。卖场中的消费者会在靠近某个品类区域的6秒钟内做出购买决策,哪个广告最接近他决策的瞬间,便能对他产生最大的影响。

美即面膜是做卖场起家的,初期只有两三千万元的销售额,这就意味着可用于广告的资金十分有限。在美即找到我的时候,我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做终端卖场。原因有二:

• 资金有限

钱少有钱少的打法,这就是做透终端,锁定终端,在终端直接拦截消费者。

面膜不是必需品和洗发水等刚需快消品不一样,有很多女人一辈子没用过面膜。一定要在消费者购物的过程中不断地提示她、刺激她,能够实现这种效果的只有终端卖场。

在我的建议下,美即投放了卖场终端广告。依靠这种打法,美即面膜在2010年前后风靡一时,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此后两年,美即面膜如日中天,2012年是美即面膜的巅峰期,年销售额达到13.49亿港元,净利润为2.05亿港元。

要想在最后一刻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其实靠的是潜移默化的功夫。

卖场最忌讳的就是30秒的广告,消费者很少能有闲情逸致站在卖场的某个角落,花30秒时间完整地看完你的广告。

短兵相接的地方,讲究的是简单粗暴。我曾经告诫过分众人:“卖场很嘈杂,不像办公楼中那么安静,我们不可能用声音吸引消费者。在分众后来做的许多卖场广告中都选择了较大的字号,借此对消费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争取一步到位。

这些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短、文字大、突出外包装,并且产品要一直存在于卖场之中。

品牌宣传最忌讳的就是每一个都投,在所有渠道上都存在,最后的结果会是都不存在。

第4左手抓资讯模式,右手抓生活空间

对于消费者来说,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两种:第一是主动,第二是被动。主动就是资讯模式,被动就是生活空间。其实,传播就是左手抓住资讯模式,右手抓住生活空间,仅此而已。

主动资讯模式的全新变化

所谓品牌传播,就是将品牌的各种信息通过不同方式传达给消费者,攻占消费者心智。

主动就是资讯模式中的主动传播,被动就是生活空间里的被动分析,本节先从主动资讯模式说起。

一个20~45岁的年轻人,他的主动资讯模式是什么?过去是QQ、人人网、网络游戏等,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主动资讯模式出现了很多巨大的变化,我将其归结为以下三点。

1)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

以电视频道为例。频道是观众与节目的中介平台。在每个人都看电视的那个年代,电视从两个频道逐渐增至60个频道,后来到了120个频道。但是大家经常看的频道,其实连一半都不到。

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不再存在电视频道,存在的只是无数的碎片化节目。你再也不用在每个星期六晚上的10点守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

在云电视时代,背后存在着400万个以上的节目信息,这时,一个新的品牌想要通过节目冠名崛起,想要在400多万个节目当中被观众看到并记住,概率非常低,且成本极高。

2)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资讯模式

移动互联网代替了电视的作用,成为主流的资讯模式。主流用户很少甚至已经不看电视了,那么他们看什么?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

在我看来,当下最大的资讯来源非微信莫属。2018年微信的月活跃用户超10亿,微信支付的用户也突破了8亿大关,无数“10万+”文章让用户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百度需要用户主动搜索资讯,信息不会自己出现在用户的面前,这和你在朋友圈里看资讯的体验完全不同。

3)消费者看内容,不看广告

据统计,中国人现在每天要花费5个小时刷手机,并且他们都在看内容,很少看广告。

大家对国际动态、体育赛事和文化浪潮都很关心,而对商业广告却经常视若无睹,这是当下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

视频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接受。2016年,中国的视频付费用户是7500万,一年之后,这个数字达到了2亿付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用户可以跳过广告直接收看内容,广告无法与用户接触。而想要让这2亿的付费用户与广告相遇,只能在内容中进行植入,而植入则意味着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投入。

特劳特战略定位咨询公司全球总裁邓德隆曾经表达过一个观点,按增长方式的不同,传播内容的策划可以分三种:

1.肌肉式增长

当你传播的内容和你品牌的定位一致时,叫作“肌肉式增长”。这种增长对于品牌而言是有利的,有助于品牌沉淀,并在消费者心中不断积累品牌资产。

2.赘肉式增长

当你传播的内容和品牌定位不太相关时,叫作“赘肉式增长”。通俗而言,就是这种内容是否传播对你的品牌没有帮助,不能强化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无法积累你的品牌资产。

3.肿瘤式增长

如果你传播的内容和你的定位是相反的,就是肿瘤式增长,即知名度越高,品牌定位越难,死得也就越快。

航班管家曾经策划过一次影响力极强的传播事件,叫作“逃离北上广”——航班管家,做自己的主,一言不合‘飞’走不可。当年这个事件大家都觉得策划得很成功,可是请问“做自己的主”和航班管家有什么关系?说走就走找携程就好了,为什么要找航班管家呢?这种内容的传播很冲动,对品牌资产基本没有帮助。

衡量传播内容的标准,不是看引起了多大范围的轰动效应,而是看能否在消费者心中对你的品牌资产进行累积,能否让消费者深深地记住你。

社交媒体做能量,生活化媒体做销量

主动资讯模式的惊天巨变,让很多行业都开始重新思考。对于广告传播来说,我根据分众这些年所打过的仗、吃过的亏,总结出新时期传播的三大要素:

第一,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重大话题;

第二,社会重大娱乐;

第三,消费者的核心轨迹。

 这三大要素是三条路线,中国近年来所有成功的品牌,无外乎就是通过这三条路线成功的。如果某个品牌能够将这三条路线全都占据,无疑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我将用两节的篇幅来说明如何玩转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重大话题,并分别对应两大打法。第一种打法是社交媒体先行,创造出一个拥有足够大的能量场的故事,落地到生活化媒体上,做成实际的销量,这种打法的典型案例就是小米和褚橙。另一种打法是生活化媒体先行,引爆社交媒体,引起全媒体生态发酵,代表案例是猎豹安全浏览器抢票版。

社交媒体做能量,生活化媒体做销量

小米的组织形式是去中心化的,没有细胞核,每个人都是决策点。公司交给某员工的任务,完全不需要层层汇报,员工只需要按照一个原则直接决策就可以,这与很多互联网公司的效率存在着天壤之别。此外,小米的价值观是把用户当成朋友,只要符合这个判断标准,就可以进行决策。小米公司还允许试错,即使你做错了也不会有人责怪你,这个钱不会由你承担。这或许就是小米胜出的地方。

再说一个褚橙的故事,它是“社交媒体做能量,生活化媒体做销量”这种打法的又一典型代表,背后推手是生鲜电商本来生活网的创始人喻华峰。喻华峰曾是《南方都市报》的总经理,经过多番波折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褚橙就是他的经典之作。因为资金非常紧张,我对喻华峰说:“如果要成功,一定要先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炒作,随后广告落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喻华峰和本来生活网的团队做了以下三件事:

• 借力名人

他们疯狂@各界名人,毕竟微博是以名人为导向的,想要传播开来,就必须要借助他们的能量场,仅靠普通人传播收效甚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两个月后的一天,王石转发了一句话:“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在王石转发之后,柳传志也进行了转发,两位商业大佬的能量场自然不可小觑,社会上很快兴起了一个关于褚橙的话题小高潮,但这并不是后来人尽皆知的那个故事。

•打造语势

既然有了王石和柳传志的转发,喻华峰立刻改掉了原有的传播标题,新的标题是“王石最钦佩的人不是巴菲特,不是比尔·盖茨,而是一个86岁的叫褚时健的老人”。光蹭王石的能量场还不够,喻华峰将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关联进来,最后带出86岁的褚时健。这个句子的反差感非常强烈,用商界大腕做铺垫,带出一个86岁的老人,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这个老人是弱势群体的认知。这个句子后来被疯传,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成为社会重大热点话题。

虽然褚时健本身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知道褚时健的大多是60后和70后,80后、90后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所以,这次话题的引爆,成为褚橙传播事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

• 落地生活化媒体话题

引爆之后,我们却开始了纠结。褚时健的故事和本来生活网并没有直接联系,读者记住了褚橙,但不知道本来生活网。我们最初的想法是在微博的最后加一条链接:“猛戳本来生活,抢购褚橙”。思索再三后,我们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读者在看完这个纯洁、感人的故事之后,最后发觉这是一个卖橙子的故事,商业利益过于明显,会让感动荡然无存,进而影响话题的转发。但是,光有情怀和感动肯定不够,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卖橙子。如果不与本来生活网相关联,这个社会热点话题的势能便无法转化为实际的销量。在与喻华峰商量之后,我们决定直接在分众打广告。分众原本就是一个商业化的生活媒体,赚钱是应有之义,没有人会认为我们需要泪点。而这个广告具备了社交媒体的巨大能量,这让我充满了信心。

我们只好将他的照片直接贴在网上,喻华峰为广告配了一段文案:“65年跌宕人生,75岁重新出发,85岁硕果累累,褚橙——褚时健种的冰糖橙,24∶1黄金甜酸比。中国人喜欢的甜,是苦尽甘来的甜,是逆袭的喜悦。人生终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这个广告里的前20秒,是在承接之前引爆社交媒体的故事。广告一经播出,就重新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的那份感动。有了这份感动,产品的销售水到渠成。在广告播出后的3周内,本来生活网卖掉了6000多万元的橙子。

人们购买褚橙已经和橙子本身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在向这种生活态度致敬,在向褚时健致敬。

生活化媒体先行,引爆社交媒体

在了解了通过社交媒体引爆话题,再由生活化媒体做销量的打法之后,大家不妨思考一下,二者的顺序能否颠倒过来,先在生活化媒体发广告,将广告的内容与社会时事或社交热点相结合,引爆社交媒体,进而引爆传统媒体,造成全媒体的生态发酵,最后成为全国性的热点事件?这便是我说的玩转社会重大事件和社会重大话题的第二种打法,猎豹浏览器抢票版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

猎豹公司用于该产品的预算不多,也就几百万元人民币。我和傅盛讨论之后,觉得这点钱要想进行全国范围的大力度宣传显然不够,那就集中优势兵力,通过生活化媒体打透北京市场,如果北京市场的效果好,再由北京辐射全国。回溯猎豹公司的这次传播战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 覆盖北京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拍摄电视广告,我们就全力做了一个“倾城套装”——在北京所有分众覆盖的楼宇电梯中,全都打上了猎豹浏览器抢票版的广告海报。如果该楼宇中有多部电梯,至少保证广告覆盖其中一部。广告词简单粗暴:“猎豹浏览器帮你5秒钟抢到票。”

• 引爆舆情

“倾城套装”一出,效果奇佳,三天内就引爆了北京市场,甚至引发了一场相关部门与猎豹公司的口水官司,网上一片哗然,成为全国范围内社交媒体普遍关注的焦点性事件,这是我们在前期完全没有料到的结果。我们当机立断,马上推出了第二条广告:“顶住,就意味着一切。猎豹浏览器,没有人能阻挡你回家的路。”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而言,回家过年是头等大事,这条广告让舆情再一次沸腾,央视等传统媒体争相报道,引起了全媒体的生态发酵。

• 乘胜追击

第二条广告的进攻气息比较浓烈,凡事过刚则易折。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在成功引发社会性大讨论之后,又推出了一条较为温馨的广告:“北京猎豹浏览器,搜不到票送你回家。”只要你是身在北京的用户,如果用猎豹浏览器抢票版没有抢上票,猎豹公司就准备了60辆大巴送你回家。猎豹用温情的关怀切实解决用户的返乡难题,让用户在心智中形成一个全新的认知——猎豹浏览器抢票版是真的想为用户解决春运买票难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炒作。

如果你只有1000万元左右的预算,千万不要幻想着一上来就打下全国市场,即使你的产品价比再高也无能为力,只能将你的知名度提高一个档次,但不可能让品牌的江湖地位显著提升。最好的路子便是像猎豹公司这样,选择重点城市进行单点突破,生活化媒体先行,结合社会重大事件或热点话题做广告,找机会引爆社交媒体,最后打通全媒体平台。

互联网上的3000万人和线下的3000万人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假设这部微电影是在线下的电影院中播放,以30元一张门票计算,3000万人观看就能收获9亿元的票房。而在互联网的海洋中,2亿的点击量和3000万的观影人群却毫不起眼,尤其是主流人群没有感觉,这就很可怕了。

你认为的爆款,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不是爆款?头条有那么好抢吗?要知道,现在很多娱乐明星都很难抢到头条,更何况一个商业品牌。

社交媒体的流量到底有多少是真实的且可转化的?没有人知道。哪些内容一定能成为巨大的爆点和社会性事件?也没有人知道。如今能够成为爆点的内容,往往是由内容中人物的能量场所决定。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马云无论说了些什么,即使写一封内部信都会成为热点。而社交媒体真正创造出来的品牌却少之又少,可遇而不可求。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忘掉对社交媒体不切实际的幻想,最好的方法是将社交媒体和生活化媒体相结合,依据品牌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组合方式。成功的方法往往来自生活化媒体和社交媒体形成的化学反应,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让娱乐为品牌赋能

借势娱乐,让娱乐为品牌赋能,通过娱乐节目为产品导流则成为现在很多品牌的惯常做法,成功的案例也有很多。

如何选择合适的娱乐节目

节目选择

融入社会重大娱乐的核心不在于曝光度,而在于是否划算,这取决于你能吸食到这个节目的能量有多少。要想借助娱乐节目为品牌赋能,就得成为最热门节目的冠名赞助商。

什么叫头部节目?我的定义是收视率3%~4%的节目,二、三线的节目冠名与否意义不大。

多年前,我曾和伊利方开会,讨论到底做哪个节目的冠名赞助商,选择有二:《爸爸去哪儿》和《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冠名商是999感冒灵,第二季冠名费用飙升,999感冒灵放弃了继续冠名的想法,而《中国好声音》前两季的冠名商都是加多宝。摆在伊利面前的难题,就是在第三季《中国好声音》和第二季《爸爸去哪儿》中做出抉择。

针对伊利的这个问题,我先让他们综合参考三个数据:百度指数、微博条数和收视率。这三个指数能从不同角度反应节目的火热程度,当你将这三个指数合在一起看时,答案基本不会太离谱。

百度指数

百度指数反应的是用户的关注度,当时《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结束之后的百度指数比《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高出了50%,说明用户关注度高于对方。

• 微博条数

微博条数对应的是节目在社交媒体的扩散能力。《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微博条数比《中国好声音》第二季高出60%~70%,说明用户更愿意在社交媒体中讨论《爸爸去哪儿》。

• 收视率

绝大多数的收视率都存在人为因素,不太客观,但也能成为参考标准之一。二者的收视率都在3%~4%,不相伯仲。

参考这三个数据,我得出了结论:在当时的时间节点,《爸爸去哪儿》更热门。

合作方式要做就一定要做冠名赞助商,立白赞助的《我是歌手》前三季大家都知道,但是片中其他的广告多达50多条,基本上谁也记不住。社会重大娱乐消费的是内容,冠名赞助商能够直接和内容相组合,能够被节目赋能。

赞助时间真正能被人牢记的赞助商,大多坚持了三年以上。立白冠名了《我是歌手》的前三季,第四季被伊利拿走,加多宝冠名了《中国好声音》前四季,这些都是累计的结果。

赋能路径

再来看看用什么产品冠名比较合适。娱乐节目就只是娱乐大家的作用,所以关键看节目能不能把能量灌注到产品上。如果节目本身的能量不够强,根本没有势能,就不可能灌注到产品上;如果节目本身的能量足够大,就要看你能不能建立起节目和产品之间的桥梁。

用了一句话“正宗好声音,正宗好凉茶”,突出了“正宗”这个词。而在加多宝和王老吉的大战当中,加多宝将“正宗”这个词牢牢握在手里,强调“我才是正宗的凉茶”。两个正宗,能量的转化路径十分完美。

在冠名节目之前,一定要想好节目和产品之间能量传输的路径。

靠植入才是核心,消费者根本不会看广告,只会看内容。

2006年,年度票房总冠军是冯小刚执导的《大腕》,大概收获了6000万元的票房,而2017年的年度票房总冠军是《战狼2》,收获了56.82亿元的票房,翻了将近100倍,刷新了中国影片票房收入纪录。

电影已经成为中国娱乐的第二个热点,属于典型的价值洼地,已经成为消费者最核心的生活方式和最核心的娱乐方式,也完全具备了跟电视台或互联网里最核心的几个节目相抗衡的能力。直接投资影业、在电影院做广告或者进行影片的产品植入,都能实现不错的娱乐赋能效果。

把广告植入到消费者的生活必经路径

我经常会反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正是因为现在的选择题太多,人们都十分疲惫,分众就不要再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了。既然我们主打的是被动的生活空间,那就把广告植入消费者必经的生活轨迹上,使其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形成唯一的选择。如果你的受众是商务人群、商旅人群,相对应的就是公寓楼、写字楼、机场;如果你的受众是年轻人群,那就是公寓楼、电影院;如果你做的是快消品,那就是公寓楼、卖场。以此类推。

让用户没有选择才是品牌最好的选择,也会是在未来唯一的选择。能否在漫天飞舞的广告中吸引住用户的目光,并让其形成记忆点,决定着这家公司的兴亡成败。

第5广告是针对消费者心智结构的科学

广告是营销中的重要一环——好的广告都一样,差的广告各有各的差法。按照我的“广告三段论”来做,虽然无法保证一定能够做出一个经典的可斩获大奖的广告,但至少能交出一个不犯错误的80分作品。

简单说出差异化

广告一般由三段论构成:第一步是用主广告语说出你的差异化,第二步是写出你的信任状,第三步是挖出你的功能勾引。

实际上广告语背后涉及的是品牌的竞争战略。一个好的广告,广告语中一定要包含差异化卖点,并能被销售人员转化成销售用语来使用。

广告语的写作窍门

第二,访问销售冠军。如果你的老板不太善于表达怎么办?第二个窍门就是访问销售冠军。找出企业中3~5个销售冠军,让自己站在一个普通用户的立场上去买东西,看他们怎么对你说。销售冠军说出来的往往是对的,因为他们用终端实际的销售量证明了他的说法。

第三,采访忠诚客户。所谓忠诚客户,是指那些不仅长期购买你的产品,还介绍别人来买你的产品的人。你需要做的是,观察他如何介绍别人去买你的产品。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董事长华杉先生说过:“所谓广告,绝不是企业写一句话让消费者听,而是写一句话让消费者传给其他消费者听。”所以消费者之间如何传播至关重要。你最忠诚的客户传播的句子往往很有参考价值,而且还足够口语化。

第6从反方向思考机会

向创新者蜕变,是每个创业者的必由之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做好突破的准备,要有颠覆规则的勇气和能力。任何创新,都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要建立在用户需求基础之上。

过度竞争时,一定要反向走

从反方向思考机会在创业的时候,如果你进入的是客观存在很多年,并且里面有很多领导品牌的行业,你一定要找到你独特的特性。而这个特性,跟市场主流规则往往是相反的。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从事保健品行业的同学,他的产品主要针对年纪稍大的人群,主打对糖尿病比较有效的养生菜。这自然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营销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之所以出现这一局面,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管理者身上:他被自己固有的思维所禁锢。现在的渠道基本上以电商为主,全网渠道,因此,他们在产品宣传上也将所有精力放到了主流电商市场的开拓中,却忽略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他们产品的主要目标群体是中老年人,这群人很多对于电商的操作并不十分熟悉。此外,当前市场上类似的保健产品不在少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很难脱颖而出。因此,我建议他要打破常规思维,学会反向思考。比如说销售渠道上,尝试一下在中老年较为集中的小区的电梯电视做广告,这样可以让年轻人和老年群体都有机会看到产品的宣传,从而提升销量。

建议他与一些体检公司合作,把云端全部建立起来,建立起自己的体检流程和数据库。他可以打造一个App,用户可以在上面看到自己的资料和数据变化。还可以提供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可以测血压、心跳和心率,以及用户一天的运动量、消耗的热量。

这个设备与云端,与原来的体检功能相结合,时时刻刻提醒用户这个平台的存在。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健康管理平台,消费者用一块智能手表就可以与之相连,可以享受很多服务。

从问题和客户抱怨中寻找灵感

创新的基础在于问题,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进步,都是为了得到客户更高层次的认可。当前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创新的机会所在。

客户抱怨最多的是什么?问题最多的是什么?我认为,当前广告业主存在的主要困扰是未来媒体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媒体过于大众化

广告干扰率高

以前的广告效果真正好,甚至几十年前的广告到现在大家都能够脱口而出,那是因为过去广告的干扰率极低。在做分众之前,我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来降低广告的干扰率,那么媒体细分,有针对性地做广告就尤为重要。

广告没有强制性

只有强制性的广告消费者才会注意。我觉得有强制性的媒体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空间的强制性、心理的强制性以及不可选择性。

1.空间强制

马路上的大空间要做大的广告,要做一个包容的广告。现在的问题是大空间做小媒体。比如北京3号航站楼,虽然灯箱广告的价钱很高,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记得它的广告,因为空间太大,广告播放只能收到很小的效果。分众传媒做电梯广告,效果就不一样了。在电梯里面,空间既密闭又狭小,它的广告消费者是被动、无条件接收的。

2.心理强制

《中国好声音》节目中间植入式的广告很多,但是真正被消费者记住的除了冠名加多宝就没有了。为什么?因为这些广告没有对观众形成强制性的接收,观众不会把最重要的时间用来看广告。一开始播放广告,观众就转台。

要想广告播放有效果,媒体就要抓住受众在不同时空出现的碎片化的无聊时间,这个是我们所谓的心理强制。

3.不可选择性强制

未来的媒体一定属于那些创造了全新的时间和空间的媒体,不要复制,不要模仿。要想成功,就要重新开始,不要重复已经成熟或者既成事实的东西。比如手机微博,现在微博的用户和流量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时空,用户在地铁、公交车上的这个时间段就可以浏览手机微博大量的新闻和广告内容。

蓝海战略的三大创新要素

颠覆性思考

任何企业想要成功,必须谨记一点:从消费者出发。要想创新成功,要学会与行业内已经成功的企业反向走,这也是前面我一直提到的特劳特先生的观点:“与显而易见的真理反向走。”

现在,提起淘宝,提起马云,大家都耳熟能详。事实上,在做淘宝之初,马云也并不清楚到底应该如何具体操作,他当时借鉴了eBay。他总结出了eBay的十大成功经验,但他并没有照搬,而是往反向走。

他曾经承认过当时往反方向走的时候并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并且后来发现eBay也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当时他没有办法做出判断,所以他选择了全部往反方向走,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今天的淘宝。如果当时他按照别人的路径走,那么今天一定不会有淘宝,马云也不会这么成功。

在这个变幻莫测、时刻充满挑战的商业时代,企业要想成功,就更需要具备打破常规的勇气和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抢占心智》读书笔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am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