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到卜媛媛家去的时候,正是秋收季节。卜媛媛家院子里的水泥地坪上,一片金黄,丰收的颜色把这个农家小院涂抹得温暖而又让人心里踏实。
卜媛媛一家正在一小块地里七手八脚地收豆子。水稻可以花钱雇收割机收,但豆子必须要一棵一棵地收割回家,晒干,然后摊放在院子中间用木棍捶打。虽然辛苦,但打出来的黄豆的颜色一样让人心醉。
对于大地的这样的颜色,现在许多农村人都淡漠了,甚至是遗忘了。许多人都把地承包给别人种蔬菜种草坪了,或是把地免费让给自己的未出五服的近亲种了。原因是现在种地不挣钱,一季粮食卖的钱还不如打工一月挣的多。
但对于卜媛媛一家来说,这些白花花的大米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是这家老老少少生命的乳汁,从土地到餐桌再到他们的嘴里,垂手可得,可以给他们最直接的滋养。有了这些大米就可以活命,心里就不慌了。
那天我们赶到卜媛媛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十一点多钟,卜媛媛家的小锅屋里已经飘出了大米饭的香味。当我们向老奶奶询问她家中饭怎么吃时,老奶奶说,大米饭已经做好了,下面指望把地蛋(马铃薯)和洋葱炒一炒。
我顺着老奶奶的手望去,在院子地上放着两个大铅盆,一个里面放着削好洗净有的地方已经发黑长毛的马铃薯,另一个里面放着洗得发亮的长满了长长绿芽的洋葱。
实拍卜媛媛家中午吃的蔬菜
很显然,这样的蔬菜已经接近于腐败,在我们正常的家庭里,这些早已成了垃圾桶里的丢弃物。而一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却还把它们当作盘中美味。
为了他们身体的健康,我赶忙帮老奶奶把那些要腐烂的马铃薯和洋葱扔掉。并且问她这些蔬菜为什么放到现在才吃。
“这是老爹在街上超市里买的,超市里公道(其实可能是折价的),才六七角钱一斤,外面私人卖的要头二块钱一斤呢。买回来,舍不得吃,岁数大了,放在那里忘了。洋葱都发臭了,洗洗把它吃了,都是钱买来的,不能浪费了。”
接下来,老奶奶又说,老爹连豆腐菜都不给称,说贵,头二块钱一斤,吃不起。
说实话,对于老奶奶的话,我是有点怀疑的。卜媛媛家现在有三个低保,每月有一千多元的救济,再加上老爷爷微博的退休金,按理说,一家人的正常吃喝还是够的。
可我深入想一想,这点钱不光是用来吃喝的,家里还有许多其它的开支。况且,老爷爷也不会把钱都用光,他一定想尽量节省一点,等他们老两口一辈过去后,留给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度过灾慌。我最终信服了老奶奶的话。
接下来,老爷爷和老奶奶还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粮囤,老爷爷用手往粮囤里一插,抄起一把黄亮亮的稻谷说,你看,今年水稻丰收,价格也不错,能卖到1块1角1一斤,颜色多好看。
“老师啊,和你们说的,我们就是靠天靠共产党吃饭的。我们这些人,和人从来不尖不吵的,到哪里都能赊到东西,过段时间就把钱忙给人,从不让人说出话来。”
老奶奶的话似乎是想表明,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老天爷,没让老天爷发怒,赐给了他们家一个好收成,给了他们一家人一个活路。
我们临走前,老奶奶拉着我们的手说,老师啊,你们对我们家这么好,我们过意不去,人心都是肉做的,给两口袋稻子给你们尝尝新。
说完,她就准备让她的傻儿子用手推车把两口袋水稻推到1公里外的水泥路上去。那天,刚下过雨,通往他家的路泥泞不堪,就连老爷爷的三轮车都无法出入。我们的车子停在很远处。
我们赶忙制止。我们告诉老奶奶,只要你们一家吃好就行了。老奶奶握住我的手不放,“好老师,你们就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老奶奶有点哽咽。
我们赶忙告辞离开。老爷爷在我们后面叮嘱叫我们从路上的草上走。我们走出了一百米,二百米,一直到很远很远,老两口还在那儿站着,目送着我们。
我们知道,他们短暂地站在那里,是礼节,长时间地站在那里,是不舍。我们没有看见卜媛媛的身影,兴许是因为她还小。可是我们多么希望她出现。一个人只有打开自己的心门,才能让外面的阳光进来,才能感受到温暖,才能有前行的力量,
老爷爷老奶奶,我们过一段时间还会来的,我们会持续关注卜媛媛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