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这四个字,成了历代读书人尤其是儒生对秦始皇口诛笔伐的材料,认为始皇不知尊重读书人,残暴不仁,以致灭亡,但坑儒一事果真是泄恨而已吗?我看没那么简单。为了叙述方便,先稍说坑儒一事的来龙去脉。
话说当年始皇下令构筑阿房宫,尚未建造完毕,他就已经迫不及待要进驻。一日,他游行至梁山宫,忽然见到一队人马,威风凛凛,前呼后拥,竟有千人,而中间坐着一位官员。始皇暗暗吃惊,估计是这礼仪僭越了帝王的规格,顾问左右这是何人?左右细看,答到这乃是丞相李斯,始皇道:“丞相车骑,果如此威风吗?”这句话明显就是对李斯不满,被不知道谁传到李斯耳里,他知道始皇不满,当然害怕。从此以后削减随从,不敢再如此招摇。
哪里料到始皇对这一细节十分关注,当他后来再见到李斯的车骑后,发觉少了许多随从,猜到肯定是左右泄密,问谁泄密,没有人愿意承认。始皇一怒之下,竟令武士将这些随从通通杀了。
其实这事情也不能完全怪始皇猜忌,毕竟皇帝的话,未经批准就流传出去,与泄密何异。之前已经在博浪沙和蓬瀛宫遭刺客伏击,此次建造阿房宫,就特意弄得没人知道始皇行踪。这一来符合他求仙的愿望,毕竟之前卢生进言说不能让外人见到自己行踪才能得见神仙。二来要是没有经自己批准就将自己的话语传达给丞相,这是对皇帝效忠还是对丞相效忠,很难说。在古代,对上忠诚是很重要的。三来,要是连自己的话都能泄露,难免会被他人收买,万一真是这样,现在就只是被李斯收买,日后万一被仇敌收买,那自己性命堪忧了。所以,对随从的尽数屠戮还是有一定原因,而不是无缘无故,仅凭怒火就杀了。
当然,这也算是始皇残暴的体现吧。估计就这一件事,把之前帮他寻找长生药的卢生吓跑了,逃跑前还把一个叫侯生的也说服了,一起逃走。这也是正常反应,谁敢骗始皇,但都已经骗了,万一发现必死无疑。虽然现在荣禄加身,但难保日后始皇翻脸,详加追究,则必死无疑,而且加上这杀随从的事情,所以才会为了保命而逃之夭夭。
始皇发现后,派人追捕这二人,但始终没有追到。始皇自然愤怒不已,因为这逃跑一事,他觉得自己没错。反倒是卢生、侯生,食君之禄,却不担君之忧。这一逃,势必会令世人觉得自己不爱惜贤才,从而怀才之人也就不愿投奔自己。况且表面上看只是二人出逃,背后肯定有对自己不利的舆论,而那时候普遍都不识字,只能是咸阳那群儒生造谣诽谤,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为了遏止谣言的传播,肯定要对儒生严加追问。这儒生无不无辜其实很难说,没人能够证明他们的清白。虽然是屈打成招的,但有没有真的就这样而招出自己的罪行而不是屈打成招的呢?估计还真可能有那么几个,这也是典型的“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啊。秦朝的法律之严,历朝历代都罕有能与之比肩的,所以这拷问自然会得到结果的,只是当中也不免有冤屈的。或许是出于对部下的信任,也或许是真的讨厌儒生,始皇下令对这咸阳内四百多名认罪的儒生一律处死。
巧的是恰巧这时候长子扶苏经过,于是将此事报知始皇,然后为这群儒生求情。始皇自然大怒,这不肖子竟然为这群已经认罪的儒生辩解,也是可恶。扶苏只知道仁义,却不知道控制舆论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这里面的震慑作用。但毕竟扶苏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普通的大臣,于是让他去上郡监督蒙恬,让蒙恬快点建好长城。扶苏也不敢违逆始皇,只好退下。有人说,正因为这事,始皇开始疏远扶苏,其实也正常,扶苏只有小仁小义,完全无法理解父亲的大仁大义。虽然一时半会会不可避免地屠杀很多人,但换来的社会安定却是无价的,这些人也是死得其所。扶苏这么大了,还不懂其中的道理,始皇自然觉得扶苏无能,无力担此大任,想换太子也是有原因的。
话说咸阳四百多儒生全部处死后,始皇觉得必须斩草除根,才能保证国家太平安定。但一下子命令各个地方大开杀戒,不免有人通风报信,让一些人逃跑,而且明目张胆地大肆追捕,也可能让天下骚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极其阴险,但又十分精妙的计谋。
一开始,始皇下令各个地方官员将各地访求名儒,送京录用。那些人听到有功名利禄,自然一个劲要往前,希望得到始皇的重用。于是不怎么浪费力气,从各个地方召集来七百多名儒生,齐聚咸阳。过了一天,又下令将这七百余人升为郎官。这些人得到意外高升当然兴奋不已,弹冠相庆。立即入宫拜见始皇,欢欢喜喜去谢恩。
但这只是第一步,更精彩的在后面。等到寒冬的时候,始皇召集众儒生,说是有报告说,这隆冬季节,骊山上竟然还有植物生出果实。始皇询问众儒生这是何缘故,有的说是瑞兆,有的则说是咎征,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始皇于是就说,不如大家一同前往观看是否真实,结果到了那里一看,真的有瓜数枚,新鲜得很,大家都十分惊讶。突然一声巨响,山上落石不断,这些儒生想要逃跑,却发现路已经被封死了。最终这七百多儒生就命丧这马谷之中。
那这些瓜是怎么来的呢?原来骊山下有温泉,始皇密令心腹亲信,到山谷中种下植物,以温泉水浇灌,自然能在寒冬结出果实。这一点,也算是始皇老谋深算。
但从坑儒一事来看,其实不要仅仅可怜这群儒生,应该先问问,为什么唯独是儒生被坑,而不是道家、法家、纵横家、阴阳家等学派的人被杀害。这肯定是这些儒生先犯下罪过,或是一些行为触犯始皇,这才会让始皇下令杀死这些儒生。但究竟是什么事,历史上没有绝对可靠而又十分明确的记载。但之前泰山封禅,已经有儒生触怒过始皇,只是当时没有发作,后来就郡县制的建立问题上,这些儒生又大加阻挠,可以说,这些儒生是秦朝改革的主要障碍,不杀,则难以继续推行。因为这些儒生就知道抱着古书,整天没日没夜地说三代故事,也不分场合地推行这些仁义道德,这换作是谁,坐到始皇的位置上,也不过轻易放过这群腐儒的。
当然,坑儒一事始皇是有过错,但只一味咬着始皇不放,不看看这些儒生究竟干了什么事,这种双重标准何以服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