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读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作者: 静观微澜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22:37 被阅读0次

        因为种种原因,两个星期没有交作业了,心中甚是惭愧和惶恐。学习的事情,一日不做便是落后。这些日子是过得挺不安的。今天,重拾书籍,写下只言片语的思考,也许内心才会稍稍舒坦一些吧!

        今天开始读《精读指导举隅》前言部分,将叶老所讲的方法和道理与自己的教学一结合,才发现平时感觉收效颇微的指导症结所在。

        今日感触有二。

        其一,预习要讲究方法,指导要从细处着手。平时周末学生回家时,我也会布置预习作业。我们班上实行“五步预习法”:圈生字,写拼音;读生字,写生字;组词语,读词语;标序号,读课文;抓问题,做笔记。看起来有板有眼,实际上问题很多。每一课都按这样的步骤,落实确实一个大问题。特别是最后一步。课文的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要抓的重点就不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没有老师具体指导的情况下,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实在是个难题。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他们只好参考辅导资料,随便写下问题,泛泛回答了事。他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课文,深入思考。如果没有思考,那么这一步预习,就是无效的。 

        叶老先生说  :参考要有路径,思索要有方法,这不单是知识当面的事,而且是习惯方面的事,习惯是需要老师的训练和指导的。

        在预习中,孩子也需要老师的指导。特别是思考的指导。对于要思考的内容,老师必须给予方向的引领。由细处着手,“搀扶”孩子上路,再逐步放手。

        其二,上课的讨论与思考。上课时常常需要学生讨论。怎样的讨论才是有意义的讨论?叶老说:第一,要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充分准备,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会与虚应故事的集会一样。第二,要在平时养成学生讨论问题,发表意见的习惯。听取人家的话,用不多不少的话表白自己的意见,用平静的态度比勘自己与人家的意见,这都是需要历练的。

        这又涉及到预习和习惯的养成问题。听的习惯,说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都需要养成。学会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那都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养成的。

相关文章

  • 读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因为种种原因,两个星期没有交作业了,心中甚是惭愧和惶恐。学习的事情,一日不做便是落后。这些日子是过得挺不安...

  • 略读不是真的略

    给自己一个计划,每天读几篇。 【略读指导举隅】我很喜欢这句话“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不得不说叶圣陶先生高瞻远瞩...

  • 略读与阅读整本书

    今天读到了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的“略读指导举隅”,叶圣陶先生先谈到了初中生的精读文章的现状...

  • 《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 谈阅读

    《略读指导——〈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教师教...

  • 《好读书而求甚解》叶圣陶 谈阅读

    今天读了第三部分《读书的方法》中第一篇文章《精读的指导——〈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这篇文章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语文教...

  •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读书笔记一

    第一辑主要谈了学习过问的方法,如《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等。 摘录: 为什么学习...

  • 预习这一招你用对了吗?

    在叶圣陶先生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我明白了预习原来是个考验功夫的地方。在执教后,时常会听到有人提到“预习的重要...

  • 读《叶圣陶教育论集》感悟(三)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平时教学中我们也让学生预习,但是关于预习的要求却比较随意,没有深入的思考究竟应该怎样...

  • 简书日记第二百四十三则

    2018.5.3(三月十八)星期四晴 【今日阅读】 《精读指导举隅》前言第三页——第十一页 一、读后疑问: 1.学...

  • 2021-05-19

    【时间】20210518 【读者】 【书目】《精读指导举隅》P89—109 【内容概括】《谈新诗》。 【思考感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叶圣陶《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ey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