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盘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时,我们都发现这个奇迹:鲁迅写的小说作品最少,可是影响却是最大的。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也许是因为先生的独特的文化视角吧,即国民批判性。读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解读上个世纪的中国。他的思想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无论是从学者抑或是评论家的角度去品味、体会,都是难以接近的。也正是因为先生的思想不能为人所理解,所以先生才会遭到那么多人的批判,一次又一次的被骂。当然先生不会置若罔闻,对于那些歪曲的、愚昧的观点,先生会毫不客气的给与反击,而且“一个都不宽恕”。
曾在《书屋》中看到这样的文章,是陈村的《看先生骂人》。陈村这样说:“说来没出息,我最要看的是先生的骂人的文章。鲁迅的骂人,从来一语中的,花样百出,无人能及。再看郭沫若等人的骂,骂了半天说不到痛处,真叫急死。”我也是很爱看先生骂人的文章,看着先生那微妙的言辞,独到的比喻,精辟的论点,细致的观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感觉很是痛快,好像是自己在骂一个恨之入骨的人。
先生的“骂人”,首先在于被骂,被攻击,甚至于被一些派别、团体“围剿”。先生并不想“骂人”,可是他的那中责任心让他控制不住自己。先生一生中确实指名道姓地“骂”过不少人,与之有过涉的也有百人吧,与其论争的重要人物,也有二三十人,可是他为什么要“骂人”,“骂”了些什么人,“骂”的又是些什么内容,“骂”的对不对?仔细想想, 被先生骂过的人不一定有错,也不一定是坏人,比如郭沫若、成仿吾、周扬、田汉、徐志摩等,包括章士钊、梁实秋。先生在骂人时,只是痛恨他为虎作伥,平心而论,先生骂人,常常对事不对人,骂过就算,并不记仇,他骂的,常常是深及国家存亡,民族文化存亡的大事,只不过在表现形态上却是与个人论战。
先生“骂人”的背后有着纷繁复杂的原因,这是与先生当时所处的时代、社会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先生的“骂人”是有其深刻的历史北京的。不在那个时代,难以体会其苦心,难以理解那是在国民党反动高压政策下与反动派斗争不得已的巧妙战法,目的是保存自己,所以他也有骂错人,骂的过火的时候,但,多数被鲁迅骂过的人都是有某种错误的。他“骂”大多是“正人君子”,“绅士”,“叭儿狗”等。
纠缠先生一生的骂人与被骂事件中,受伤害最深的恰恰是先生本人,先生一个人承担了那么多的来自文坛、政坛上的冷枪暗箭,他受到了多么多的非难和陷害啊!可是,先生依然坦然地活着,不肯改变自己,在真理面前,没有丝毫的让步,哪怕是暂时受到更多的委屈,仍坚定的说:“我一个也不宽恕。”然而,就这一句话,又引来了灾难。那些被先生言中要害的人把先生比作老女人,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人物,不得志的法西斯,说他被共产党屈服,他的文章渗有毒汁,散布谣言,说他愿做汉奸,轻些的说他自以为著名文豪,自视清高,卖狗皮膏药,平常一些的说我们敬爱的鲁迅先生老了,落伍了……诸如此类种种,他们联合在一起,群而攻之,以把先生置之死地而为快。他们总愿意追捧那些漂亮的鸟儿,那些珠圆玉润的娇啼,那些色彩缤纷的外表,至于灵魂的洁净与否在他们眼中却是微乎其微。只知道无休止的谩骂,然而,有谁明白先生的苦衷和用意呢?先生对于那些来自同一阵营中的人的“骂”往往更为严厉,他说:“倘有同一营垒中人,化了装从背后给我一刀,则我对于他的憎恶和鄙视是明显在敌人之上的。”
有很多人宁愿看林语堂,看余秋雨,看张爱玲,也不愿看鲁迅,为的是讨厌那中压抑的气氛,那种积血的悲哀,还有犀利的骂人,觉得先生就知道骂人、抱怨,却不想着去改变。其实,先生是不喜欢“骂人”的,因为“骂人”往往会被别人“骂”的,一个正常的人,谁会去自找麻烦呢?先生是一个作家,是一个像法官那样清醒的作家,更不会自找苦吃。可他为什么要“骂人”?为何有那么多的人“骂”先生?我想,也许是因为先生给了自己太多的责任。他给自己的使命是剪断古老的精神枷锁,唤醒世人迟钝的心。他对封建文化的残忍与顽固痛之太深,所以便恨不得将一切传统文化都打翻在地,因此,那些维护传统文化者便会骂先生,而结果却是被先生骂的狗血淋头。先生有时候确实很偏激,可是,这种偏激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合理的,正是这种偏激才使中国人觉醒了。他让我们时时反省自己,时时思考,使中国人摆脱了旧有文化的束缚,孕育出了一种新的人文精神模式。
记得丰子恺有幅漫画,名字叫“一肩担尽古今愁”。我总觉得那就好像先生。也许只有先生才配得上这样的名字。先生是一片浩瀚的大海,是一座凝聚的大山,他容纳和托起的是民族,而不是物质的享受,个人的名利,或是写作的乐趣。“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想这就是先生留给我们的无穷无尽的感慨吧。
一个作家被奉若神明是可悲的,最有活力的作家总是活在褒贬之间的。先生原本就是一个勇士,被人“骂”了这么长时间,到如今,骂人仍没有停止。先生在世时有人说:“鲁迅先生,阴阳脸的老人,挂着他以往的成绩,躲在面缸的后面,挥着他的‘艺术’的武器在抵御着愤然而来的外侮。”现在,也有人说:“写《狂人日记》时鲁迅充满文学青年似的热情,文学尚嫌欧化,透着刚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吃惊,那种激烈决绝的态度则和今天的”愤青“有共同之处,搁今天,也许能改编成摇滚。《伤逝》大概是最不像鲁迅后来风格的一部小说,男女过日子的事,他老人家实在是生疏,由此可见,大师也有笔到不了的地方,认识多么犀利也别想包打天下。”还说:“鲁迅这个人,在太多人和事上看不开,自他去了上海,心无宁日,天天气得半死,写文章也长跟小人过不去。愤怒出诗人,你愤怒的对象是多大格局,你的作品也就呈现出多大格局。”先生的思想是让人难以理解的,可是对于那些作家——引领人们思想的人来说,应该比那些民众容易理解吧?或者说他们应该能理解吧?先生说出许多令人捧腹的话,可当大家都张开了嘴哈哈大笑时,他却又板着冰冷的面孔,瞪着眼睛向群众发呆。对于先生说的这些话,或那些表面上是骂某人的话,那些所谓的作家是不是不应该与民众同流合污或是在同一个层次呢?他们不应该同先生一起去品味这杯苦酒吗?
有人说,如果不是因为考试等因素,没有人会读鲁迅的文章,可是我已经读了很多遍了,现在在读着,而且必将永远读下去。虽然我并没有完全读懂先生,甚至只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的理解,可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读懂先生的,因为每次阅读总有感悟,我不知道自己读懂了多少,只知道我一次比一次懂得多,而且每次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不是矫情,不是做作,而是真的和先生——我眼中最伟大的作者交流。
先生的一生,心是痛的。一面是无休止的谩骂,一面是长久的震撼心灵的征服,这或许是先生生命力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吧。今天,再看这有争议的文学,让人思考的东西肯定是不少吧?有人说:“历史是一部人的不同精神价值交汇的记忆。一切闪烁过思绪的文字,都会对后人有某种启示。有的是一种智慧的提醒,有的则是一种教训的暗示,而教训的暗示,是一种灰色的,不会生也得枯树。它曾生长过,但不结硕果,不催新枝,枯木自有枯木的意义。倘无此,人们也许永远不会动的色很难估计盎然的意味。对那些终生诋毁鲁迅的人,亦可作如是观。”(选自《被亵渎的鲁迅》)。是啊,先生的伟大,不是留下了几篇好文章,他留下的是一笔无穷的财富,是给我们永远的警醒,他被誉为“民族魂”,我想不过分吧?
臧克家曾写过一首诗《有的人》赞美鲁迅,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我觉得先生不是为自己活着,这是一种伟大,是一种至今还没有任何人可以比拟的伟大。他远可以悠闲地作着他的散文,写着他的小说,这样,不仅不会使自己的生命受到任何威胁,而且还能安然地、光明正大的享受着作家的大名,不会被某些人称“在某些方面,我的观念很保守,譬如作家这个称呼,我一直认为必须写小说才配这么自称”,而且,从长远来看,散文、小说的生命力远比杂文的久。然而先生没有,他只想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把那些阻碍我们前进的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的揭掉。先生很傻,是一种近似于神圣的傻。
今天先生的那些争论的背景与环境早已时过境迁了,也许大多都被遗忘了,唯留下了先生独战无物之阵的背影,那背影永远不会消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