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用100万包养自己3年

作者: 孙琬童 | 来源:发表于2018-10-24 21:46 被阅读242次

前几天手贱点开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刚大学毕业就靠自己买房的94年的男生,还有自驾穿越全国的97年的女生……引发了我内心的一波金钱焦虑。

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仿佛这个世界人心无时无刻不在躁动。没钱的想赚钱,有钱的想赚更多;没名的想要名吗,有名的想要名气更大……每个人都在焦虑,每个人都深藏恐惧,所以每个人都很努力。 然而,努力越多,焦虑反而越多。明星逃税,博士跳江,富豪性侵,高官落马,司机杀人,股市崩盘……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01 如果给你100万现金,你想怎么花?

或许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吧,今天我参加的写作训练营留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想象一下,你现在有100万现金,说说你会怎么花这笔钱”。

突然多了100万要做什么?作为凡人,头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满足欲望和填补焦虑,吃吃吃买买买,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没房的买房,没车的买车,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可是,100万这个数字并不多,它能满足你的某些欲望,却无法让你跻身亿万富翁之列换个圈子,花完就是花完了,你仍然无法用一个旧的自己,换一个全新的未来。

今早看到一条悲伤的朋友圈:有个朋友的哥们儿,40出头,刚刚跳楼自尽,他本来有不错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有两套房子,可是自从几年前卖了一套房子,手边突然多了一笔巨款,就开始体验各种奢侈,后来沾染了毒品,最终酿成悲剧。

绝大多数一夜暴富的人,最终都因为缺乏操控金钱的能力,陷入无尽深渊。

我的答案是:用100万包养我自己,去做藏在我心底的“事业”。

我想包养我自己3年,让我自己心安,衣食无忧,不去模仿别人,不和别人竞争,去完成我自己的写作计划。

我想拿出一个此生都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作品,我想能有一段时间,不受“金钱”的限制,尽情施展自己的天赋,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02 逐利与拜金不是事业

我们常常把“事业好”等同于“赚钱多”。

事业,最早来自《易经》,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常见的翻译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个就是事业。

其实这个顺序搞反了,这句话真正的意思是,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并愿意付出,举措之间能使国家社会都安定了,这才是事业。

一前一后,因果倒置,起心动念一错,就是两个维度。

03 不要什么都等“有钱以后”

我们习惯想的,都是“等我有钱之后怎样怎样”。因为现在钱不够用,所以不能完成梦想。因为现在要赚钱,所以不能跟随自己的心意生活……

可是,我们真的有那么多以后吗?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会结束,所以还是要尽可能去尝试更多事情。

就像英国画家大卫·霍克尼在他的作品中呈现的,他试图呈现——更大的信息,用视点的不同维度去观察世界,让世界产生不同的可能,所以在他作品里,透视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他演绎的是多个透视点的空间。

大卫·霍克尼的作品

04 上帝一定有使命委托给你

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谁干掉了天才女建筑师扎哈?》。文章里有一个主题:艺术大师们的寿命由谁来决定?

文章举例说: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普遍活得很长。帕拉蒂奥活到72岁,米开朗琪罗89岁,威尼斯建筑师桑索维诺居然活到92岁,这可不是正常的现象,要知道,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半岛瘟疫横行、战乱频发,生活环境恶劣,人均寿命不过30来岁。

那些大艺术家们的存在几近于活生生的“神迹”。实际上,他们的生命就是天赐神授,他们像天使一样肩负着使命来到人间。

扎哈·哈迪德

扎哈的确是上帝选中的人,她开启了人类对建筑的重新想象,而最近的一系列作品,扎哈都出现了随意化、工业化的特点,在那篇文章里,作者认为:“扎哈履行了上天的使命,完成如此之多的杰出作品。她的离去已无遗憾,理应像文艺复兴大师走得那样安然。”当然作者也点出了一些尴尬之处,上帝已不需要扎哈,在全世界,她作品的需求开始饱和。

扎哈的作品

这一点,就像拉斐尔,37岁即魂归天国,不是因为放荡的生活方式,而应归咎于他将崇高的绘画艺术变成团队作业,导致“上天”过早地回收了他的生命。当然,这个说法有些玄,仅供参考。

拉斐尔画作LosDesposorios de la Virgen

05 财富是手段,不是意义

财富是手段,不是意义,人一生中的财富也是有定数,你挥霍光了,离落魄生病死亡也就不远了。如果你能借金钱为更多人的生活做出好的贡献,那么你就是最大能量的召唤者,你可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境界,同时对周边的世界进行改善,为更多的人奉上自己的知识技能和创造。

傻瓜才会认为“赚够了以后,我躺着生活就好”,只有用责任与勤劳还有德行感召来的金钱的最牢靠的。

所以,不要追求钱,而去追求更普世、辽阔、宽厚、仁慈的生命意义。而只有足够深刻的人类事业,才配得上支配大量的金钱。

而当你能开创性寻找到一项伟大而意义深远的人类事业时,金钱会追捧你。

万事莫不需机缘,机缘,往往就在你有最大耐心的时候。当你愿意放弃一切为自己的念头,怀着一颗服务他人的心做事,就等于把自己空出来,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就能无碍进出,该有的就都会有了。

相关文章

  • 我想用100万包养自己3年

    前几天手贱点开了一篇文章,里面有刚大学毕业就靠自己买房的94年的男生,还有自驾穿越全国的97年的女生……引发了我内...

  • 纪念“黄狼”

    黄狼曾是我家里养过的一只小狗,其实在这里我不想用这个“养” 字,因为我们没有把它养到...

  • 一个离婚妈妈的自述:什么时候开始,只有工作才能带给我安全感!

    我叫周美娜,35岁,一个带着三岁孩子的离婚妈妈! 我想用自己的经历,提醒女性,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欺负别人和养...

  • #动手返现11#我想用100万包养自己

    今早看到一条悲伤的朋友圈:有个朋友的哥们儿,40出头,刚刚跳楼自尽,他本来有不错的工作和幸福的家庭,有两套房子,可...

  • 我只想用文字愉悦我自己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根本不需要父母和老师的催促,我就会完成自己的日子,在别的同学眼中这件痛苦的事情在我...

  • 我没有很好的标题,只是想说

    想用笔写生活 想用笔养生活 想用笔爱生活 可是笔代替不了生活 可是笔养不活生活 可是还在埋头坚持 期望着有那么一天...

  • 讨厌我姨姐

    我很讨厌我姨姐,我说我想做心理咨询师,她说她觉得我不适合,我说我想用艺术疗法疗愈自己,她说我不适合;我说我想养孩子...

  • 养花,只是和一朵朵花相遇

    1 我有许多自我否定的限制性信念,比如认为我养不好花。在我断断续续想用绿植装点家居的过往经历中,我养死过绿萝,多肉...

  • 随想录 - 草稿

    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限制我的想象的从来不是贫穷,而是认知!此生只想用知识与艺术富养自己!在这个资源极大丰富的互联...

  • 想用文字记录自己

    第一次在简书上写文章还是大一的时候,那是2017年的元旦,那个时候对刚开始的大学生活是充满憧憬的,满以为自己能够很...

网友评论

  • 爱丽丝_0e77:001 这么大气的标题得有多么大气的人才敢取?
    002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选择题:是先赚钱,再去追求有意义的事;还是先做有意义的事,等着钱自然而然地来。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另外还提出一种可能性,在做有意义事业的同时,有人帮忙解决生活质量问题^_^。
    003 文章结构简洁清晰,论证观点时采用的素材譬如《易经》一段话,画家的思考角度及艺术家的使命等等都显示出作者的素养,拥有淡雅的心境与对艺术的热爱。

    金钱与有意义的生命一直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不论其追求的先后顺序,我想应该记住一点:不应因为金钱问题迷失自我从而放弃有意义的人生。
  • 生如夏花2018:思维慎密、层层递进,读完文章,感受到一颗强大的内心。:+1:
  • 剽悍哲鹏:写的很好,看了很受益
  • O_蒙先生:”当你愿意放弃一切为自己的念头,怀着一颗服务他人的心做事,就等于把自己空出来,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源就能无碍进出,该有的就都会有了。“

    对呀,只有空的地方才能放东西,多么简单的道理。可是大家总是不愿意放弃即使是没有太大效用的东西,比如很常态的例子,有多少人的很多衣服很久没有穿过了,却没有扔?其中当然也不乏自己。对于自己的东西都是如此,又如何谈能全然不顾自己,去为别人?
  • 进化姐:"我想拿出一个此生都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作品,我想能有一段时间,不受“金钱”的限制,尽情施展自己的天赋,蜕变成一个全新的自己。"
    我也想这样🙁
  • 森林梅花刘森梅:🤗🤗琬童老铁的文章很大气,立意不凡。各种事例名言信手拈来,足见积累之丰富。
    很喜欢这一句“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并愿意付出,举措之间能使国家社会都安定了,这才是事业”。正如她说的,顺序调换一下,就体现了一个人的初心。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做对别人有意义有用的事情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比如即使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但是兢兢业业全心付出,知识教给每一个需要的孩子,也能成为万世师表。我相信也有很多不比孔子的学识差的人,也许那些人隐于山野,或者沉迷官场,也许这几个人是满足了,但是对别人却没有太多帮助。而孔子成就了3000子弟,成就了72贤人,反过来这些弟子也成就了他孔圣人。

    文中提到了一个暴富之后却染上毒瘾最终丧命的例子。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也是这样,很多拆迁户和中奖的人,一夜乍富,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的对待这些金钱。炫富、吸毒、出轨…只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被推动着走向毁灭。古人有一句形象的话叫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一个人能修好自己的本心,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一定都能正确的对待物质。

    琬童提到如果有100万想包养自己三年,我心有戚戚焉。当年马克思何等幸运,有恩格斯努力赚钱“包养”他,让他有机会专心地研究写出巨著。嘿嘿,相信琬童生命中也会有这样志同道合的挚友。🤗🤗
    孙琬童:老铁每次的评论都这么走心:+1:

本文标题:我想用100万包养自己3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kf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