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南艺的可一书店,我有幸蹭了一场儿童艺术教育交流会,
名为《这些年,我们欠孩子一堂艺术课》。
这不是一场纯学术式的座谈会,更像是南京当地艺术家们,茶余饭后的一个聚会。
同样作为孩子爸妈,作为过来人,
画家们在孩子艺术培养道路上,分享一些心得和经验。
当我准备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脑海中第一浮现的是这个片段。
可一书店的馆长钱晓征,也是这场交流会的召集人,现场分享了她的女儿毛可一,在求学路上的一个插曲。
她说,毛可一当初在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时,因为南北美术培训风格的不同,刚开始一时不能适应,被培训班老师斥为“不会画画”。
当时人在北京的陈丹青,知道这件事后,情绪激动地表示:“不要听他们的”。
据说后来还打电话,把中央美院的老师骂了一通。
毛可一现在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尽管从小浸泡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可当她高中时期,选择走专业美术道路时,还是受到了身边重量级艺术家们的一致反对:“学什么画画呀?!”
功成名就的艺术家,对于现有的艺术培训体系和机构多有诟病。
毕加索一生追求像孩子一样画画。“我们如何在不扼杀孩子的天性的前提下,开发他们的潜能?”
策展人林书传,也是这场交流会的主持人,现场提出了一个很现实的观点——
“孩子的创造力不是一个保不保护的问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退的一个过程”。
在转瞬即逝的几年里,“天性”的保质期,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都要短。
在这场交流会中,中老青年艺术家和家长代表们,就“儿童美育培养”这个话题,发出了很多像这样不同于主流观点的声音。
我记录下来的,也是引起我(一个九岁孩子家长)深入思考的,几个观点和方面。
教与不教,是一个历来很有争议的话题。
在孩子四五岁时,鼓励他接触,自然探索各种创作材料,打开他的五感,完全自由创作的时期。
现在的诸多创意美术机构,单纯从材料开发中开发创意,甚至无所不用。奔着“结果”而去,本意不在儿童,这在艺术培训领域不是正途。
而当孩子到了一个年龄分界线,大概也就是在九岁左右,这个时候他们对世界有了基本的认知,对线条和造型是有要求的。这个阶段需要家长的引导。
如果家长提供不了专业的意见,与其送孩子进各种培训机构,还不如多陪孩子去看展。
如果有条件,可以多旅游,接触不同文化的碰撞,有助于孩子跳出思维的盒子,扩张孩子的“眼界”。“眼界”对于孩子的创作,是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平日里,哪怕只是让他们在小区观察花花草草,去菜场看看瓜果蔬菜,也比在家里对着简笔画画好得多。
临摹当然也不是不好,艺术家也会经历模仿的阶段。只是经历了对真实的“观察”,才能真正“内化”,画出极具个人色彩的作品。
现场举了一个关于如何“引导”,很好的例子:比如说“画虾”,可以去菜场买虾来观察,也可以给孩子看齐白石的“虾”,让孩子对比着观察,体味咀嚼大师为什么会这么画,然后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画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这里还有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不同孩子创作风格不一样,有的孩子自由奔放,有的笔触细腻,擅于描绘各种细节。观察孩子的作品特性,接受欣赏,不比较不趋同。-
什么是优秀的儿童画
儿童不可能画好一张画,也不可能画坏一张画。艺术家们在多年的评选优秀儿童画的经验中总结,真实是最好的“套路”。
他们喜欢一件作品,是因为看到了里面的情绪和表达,而不是“讨好”,和用各种技法制造出来的“天真”。他们更多会选择机构气息和教育痕迹更轻的作品。
儿童美育真的就是画好一张画,写好一张字,那么简单吗?
很多家长意识到了美育的重要性,也感觉到美术这个特长也许对孩子的求学路很有好处。于是他们依赖于某个老师或机构,平时在家也是一有空,就督促孩子赶紧“去画画”。
而艺术家提醒,为什么一定要“画画”呢?“画画”是一个动词,是一门工艺,画得再好也只能成为——一个技艺高超的画师。
艺术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画画只是其中一种。和孩子一起策划一次主题活动,插一瓶花,做一顿饭,都是艺术生活化的表现。一个家庭整体的艺术氛围更重要。
家庭氛围对儿童美育的塑造。
大艺术家在现今的时代是罕有的。一旦选择在艺术的专业道路上行进,孩子会很幸苦,必然会有很多放弃和挣扎。一切都在于选择。
也许艺术家不是我们的孩子的目标,在家里营造艺术性的环境,对于孩子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孩子一旦具有了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感触会更加丰富,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更强。
我的身边,一个从小学画的朋友,就曾经骄傲地表示,她连拍的照片都比别人好看的多。
孩子是一种高于我们的存在。我平时在欣赏女儿画作时,就是一个个打开我脑洞的时刻,“原来还能这样!”她创作里这种力量,说不清,神秘又充满能量,有时甚至是不得不去敬畏。
去相信她,看不懂的时候,我只知道“闭嘴”是最好的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