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一个道,这个道,不只道家在讲,儒家也讲,诸子百家也讲。就拿最大的三个派别——儒释道来说,他们讲的就都是这一个道,有诗为证: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所不同的是,他们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道家勉不及,道家主张人们应该做什么,多做什么;而佛家呢,佛家是站在戒过的角度在讲,不该做什么;而儒家呢,儒家站在怎么做的角度在讲。当然,我们一直主张,儒家既含出世的智慧,又含入世的情怀和作为,它在讲怎么做,其中也包含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我们一直说儒家的中庸,是含了道家和佛家的两个主张在内的入世以及有为。
这个道,就是《易经》的道,叫做易道。解释《易经》中道德的部分,老子是领军人物。
《易经》告诉我们,宇宙中有不易的部分,就是道。可是,道既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闻不着,那怎么办?很简单,就是从人的行为来看。
所以老子说,道之在天地叫做道,在人身上就叫做德。
一个人是否循道而行,可以从他的所作所为中看出来。如果我们表现得合乎道的要求,那么就叫上德;如果表现得不合乎道的要求,那就叫失德。所以,德就是要求我们按照自己身上原有的道去发挥 。就像佛家一直在讲的,明心见性。性就是人性,人性就是道赋予我们的。我们的表现合乎人性,合乎自然规律,就有德。有德之人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得道高人。
道,就是我们的本,后来我们把它通俗化,叫做良心。这就是德,这就王阳明说的心即理,致良知,这也是心学的源头。
什么是德?德,就是把心中已有的道表现出来。
人性就是道德。道德就是最好的信仰,就是人类最高的价值。
中国人都喜欢一句话,叫上善若水。这句话就来自于老子的《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什么是水德,简单的说,水德有以下这么三个特性:一,水的无私性、利他性,而且是无条件的利他;二,以柔克刚的坤道精神,随圆就方,装在什么容器里就是什么形态的,跟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容拿很好,有最大的包容性;三,水亦有万事万物都有的阴阳两面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滋养万物,也能泛滥成灾。它是最弱的,又是最强的,既能滴水穿石,又能排山倒海,摧枯拉朽。
如果要复杂的表达水德,怎么说呢?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孔子对水德的精彩论述:
水遍布天下,而无偏私,这是君子无私之德。
水是生命的源泉,有水,就有生命,这是君子的仁爱。
水往低处流,而每到一处都讲理,遵循着地理脉络,这是君子的高义。
浅处漂然而过,深处深不可测,这是君子的智慧。
遇到百仞深谷,毫不犹豫纵身而下,这是君子的果决勇毅。
绵弱之处,深入微细,无所不达,润物无声,这是君子的明察秋毫。
蒙受污垢,包容一切,有如君子的豁达胸怀。
泥沙俱下,最后还你一汪清水,这是君子的善于教化。
装入任何量器,一碗水端平,这是君子的正直公平。
装满则止,不贪多得,这是君子凡事有度,讲究分寸。
千曲万折,最终一定要向东行,这是君子百折不挠的意志!
道是什么?道就是你把一件事做好了,做到了,利益自己跟着就来了。道就是把焦点放在事上,而不是放在得上。一心不可二用,你惦记的了事,就惦记不了利;你惦记的了那利,就惦记不了那事。
道是什么?道就是存天理、灭人欲,止于至善。比如:为客户做好服务,这是天理;希望明年客户还能续签合同,这是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完全不考虑他明年给不给我续合同一切只按怎么把事儿做好为标准。
这就是德,道德的德,得到的得。德者,得也。
学习水德,跟我们做好交易有什么关系?
做交易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是执行。执行,为什么做不到,因为观念。观念没有达到通透的境地,没有把那最大利与益,得与失搞清楚、看明白。什么是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利益就是原则利益,就是系统利益,就是做好一件事以后获得的利益,是执行好你的交易系统以后获得的整体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眼前利益、短暂利益,不是这个品种,那个品种,这里也有机会,那里也有机会。
道德经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我们把价值观放平,让你有更完整的思维,更全面的视角,更大的胸怀,去看待交易中的得与失,机会与风险,小机会与大机会,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看的见的利益与看不见的利益,学会完整,学会辩证。
上善若水,道就是德,道德一定要打通。道德在哪里打通?在上德、至德、德的尽头打通。
赢,得赢在格局上。这,就是格局的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