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102333/8ed577b4e7a6b3e4.jpg)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一、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指挥战争获得的总结:我不敢主动侵略而宁可积极防御,不可主观妄为而只能要客观行事;不敢进犯一寸而宁可先退避一尺,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军事斗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是必须要重视的。但是有觉悟的领导者不好战,好战必亡;不忘战,忘战必危;不惧战,敢战善战,以战止战。
二、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这就是所谓:行军布阵时让敌人无法发现我的行踪,《孙子兵法.虚实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积极防守时让敌人无法找到合适的突破点,《孙子兵法.形篇》:“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九地篇》:“战略退却时让敌人无法跟踪,围堵歼击时让敌人无兵可用。”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
用兵时最大的灾祸莫过于“轻敌”,“轻玫”,也就是在战略上不藐视敌人,在战术上又不重视敌人,让致方控制了主动权。轻敌几乎会丧失我的“三宝”。“宝”,即“三宝”。《道德经》第六十七章“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宝”本质上是军事斗争中夺取胜利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限于篇幅,在第六十七章的注释中沒有明示。“慈”,慈善,慈善所以英勇无畏;“俭”,节俭,节俭所以博爱无限;“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先于天下百姓争利,所以才会以“竭尽全力保护天下人的利益”为己任。这三大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失去了三大基础,军事斗争则必败无疑,兵败则国破家亡,其祸不可谓不大矣!
故而说,用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指挥武装斗争是军事斗争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所以,反抗强加于我们的战争,正义的一方必胜!
哀,金文=衣(衣服,分开的未成型的衣服或衣服散了,古代男耕女织,故家中女主人不在了,衣服缝不成了。)+口(口,内口,为阴,为内人,也为空,为无,为无语而憋在心中。),字形表示家里失去一位女主人。造字本义:家中因失去女主人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引指因丧母而悲痛。“哀者”,受侵略者,爱国爱家乡爱父老乡亲同时又是受国家受家乡支持者。所以,反抗强加于我们的战争,占天时地利人和者胜!正义的一方胜!
所以说,正义的战争必胜!正义的人民战争必胜!!
(郑裕波 校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