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不懂事,看电影里主角们吞云吐雾耍酷的样子贼帅,于是就跟几个胆大的男同学偷偷学着抽烟。没记错的话,第一次买烟是在北桥市场边的一个小烟摊。无良的老板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把整包烟拆散了卖。手头没太多零花钱的学生就会攒点钱,然后为了装酷去买上一两根。
这所谓的“装酷”的行为不知不觉就持续了三十多年。只是长大后,抽烟就不再是装酷的工具,而成了社交的用具。不管是办事还是应酬,递上一根烟感觉就拉近了一些距离。
好在自己虽然烟龄不短,但烟瘾并不大,正常情况下一包烟可以撑上四五天的样子,只有在情绪烦躁时或者喝酒应酬时会抽得凶一些。
都说戒烟不难,难的是长时间戒烟。戒了几天又复吸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年自己并不是没有尝试戒过,短则三五天,长不过一两周,但终归还是又回到烟民行列。最长的一次“戒烟”经历是半年,并不是不抽烟,而是改成电子烟。神奇的是抽了电子烟后,纸烟点燃后的味道就感觉特别刺鼻且难闻,自然也不会想碰。内心打的小算盘是曲线救国,通过电子烟戒掉纸质烟,然后下一步再戒掉电子烟。没曾想,半年之后电子烟的烟杆坏了,而且自己也开始反感电子烟的味道,于是兜兜转转又回抽回了纸烟。哎。
所以,以上其实都不算真正的戒烟。
Y情管控放开后,我也在元旦前后的时间里yang了,在家休息了八天。家里有娃之后,回家基本不抽烟已经是一种习惯,除非偶尔有客人来访。而yang后身体各种不舒服的症状,更不会有抽烟的欲望。杨康后,回到公司发现同个办公室的庆宗也在此期间戒烟了。可能就是天公作美,这样一来我们办公室就成了无烟区,自然抽烟的冲动就更少了。
当然,期间偶尔也有犯瘾的时候,但我已经果断的把存在办公室的烟都转送给了其他办公室的同事,就为了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更适合戒烟的环境。加上本来烟瘾就很小,在可控范围内,只要忍住一会精力分散之后那劲头也就过去了。
此后,每当同事或者供应商递烟,我都说没抽——这说法可是有讲究的,说“我没抽”和“我戒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如果再问,就说Y情期间不想抽,刚好就戒了。
一段时间后,大家也都知道我不抽烟,不再递烟给我了。
元旦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十多天的时间,在此期间自己只在两个饭局上抽了四根烟,但都没有因此导致复吸的状况,因为我给自己的说法是“并非故意戒烟,只是自己不想抽了”。偶尔抽上一两根只是好玩,跟烟瘾无关。没有强迫自己,所以也没有激发内心的反抗,这事就顺理成章了。
而不抽烟的好处也在慢慢显现,不仅咽喉炎的症状感觉轻了,跑步时的心肺功能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所以,抽烟这种既浪费钱又损耗身体的事情,咱不再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