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要在一个14亿人口大国实现教育的全民性,保障学习的终身性,搭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这个宏伟目标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今天阅读的是朱敏博士的《如何理解作为体系的终身教育》和张永博士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面临的社会结构挑战》。两篇文稿解释了终身教育体系与所面临的社会结构挑战。
图1:朱敏《如何理解作为体系的终身教育》结构图
一、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避免了“简单叠加”
“如果没有明确的主线对各级各类教育予以贯通和统整,那么终身教育体系很可能就会演化成各类教育的简单叠加。”从读者的角度,或许真的非常难理解为何需要构建体系。简单地说,如果说我们的小学课程不成一个体系,那么孩子的学与老师的教都会成为无头苍蝇,到处乱飞。然而终身教育体系又不同于学校课程体系,它更倾向于社会化的学习,无论从宽度还是广度都是不同的。从历史的长河来看,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有迹可循,在第一篇读后感中,我曾经整理过有关的重要历史阶段:
1965年的郎格朗在提案中提出:“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系及研究方法。”
1972年《学会生存》言明:“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
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发展成人教育建议书》认为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是一个总体方案,目的是重建既有教育体系和开发既有教育体系以外的一切教育可能。
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召集各领域专家讨论终身教育的理论框架。
1995年,“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07年之后,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一度并列使用,引发两大体系之惑。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再次提出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2019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作为主要发展目标。
由此看来,这就如每个人需要衣食住行一样贯穿着人的一生,因为它是个体发展的需求。然而现实中,我们总习惯于将知识与能力独立化,并不擅长于举一反三。只有当我们将所有的习得进行关联,才能真正融于个体,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如当我们学游泳时,先学了哇泳,那是否就能快速地学会其他的泳姿呢?再如当我们学会轮滑时,是不是有利于其他滑行项目的学习呢?当我们在学习如何烧饭烧菜时,是否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动植物的构造呢?……诸如此类的比喻可能不妥贴,但足以说明,人类对于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是有关联性的,只有当所有的知识融汇贯通,才能完善无法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个体。
二、终身教育体系构建让“发展”更有效
体系有系统之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体系建设一直是现代国家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当前的中国终身教育体系来看,成人就业人员的终身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张永博士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面临的社会结构挑战》中,阐述了终身教育体系面对的主要社会人群分析,从数据中看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成人就业人员就是这一教育体系的基本面,而老人群体、婴幼儿、贫困人口等是拓展点。同时成人就业人员靠着不同的产业生活着,人民生活和就业光谱的波动,使得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即不仅仅是为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而且是为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人民。当全社会都能投入终身教育体系的学习时,个人的发展终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当然这样的发展一定来源于个体的主动性,如果每个个体都能时时处处地保持学习的良好状态,将单项的学习汇成整体(当一位教师能勤于阅读,并将阅读所得融于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发展。
三、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所面临的育人挑战
“生活中所有的(人个的、社会的和工作的)资源和经验在个人的教育过程中都是相互联系的,是有意义部分,教育是真正终身的。”
当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直面一个两难选择,即在专业实践的不同地形中是选择待在干爽高地,在那里他可以进行严谨的操作,但只能处理社会重要性较低的问题;还是应该下到低洼湿地,在那里参与重要且具挑战性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需要的是更接地气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服务对象并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家长。今年暑假,听到有家长说:“在程老师的班级里,应该特别累,因为活动多,对家长的要求多。”对于一部分家长来说,孩子上学那就是老师的事儿,回家了做了家庭作业,那就好了,不应该再让家长做些什么?但我想反问家长朋友们:“您生活着、工作着,就不需要学习吗?您在工作单位里,在社会生活里难道还在用着10年甚至20年前的知识与技能吗?”我想一定不是的,20年前哪来的智能手机?20年前哪有动车、高铁?所以社会在变化着、进步着,那么我们自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学习着。
记得许莹研究生问我:程老师,是什么促使您来做亲师共读的?当时我说了很多,大体表达的是自己看到了三年多来假期重建过程中家长参与的起伏状态。记得三年级的2017年那个寒假,我们的第一次假期重建研究,家长们全力地支持与配合着,一个假期确实也看到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学初的评价也是做到了全纳与长程,但是经过了2018年的寒假与暑假的轰轰烈烈之后,家长们显得有些疲惫与倦怠。记得2018年的暑假,几位家长对我说:“程老师,活动体验我们是支持的,但是能不能少一些,还是做点写的作业好,家长们比较轻松。”当时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想为什么家长面对这些会有负担感。今年的问卷中,有一位爸爸也提到:“只是活动不那么麻烦就好!”站在家长的角度,寒假也好,暑假也罢,他们都是上班的,偶有休息就得陪着孩子参与活动,确实累人,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这样的想法从育人的角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是欠妥的,理解是有误区的。
从人的成长来思考,实践本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与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相融的,而不是相对存在的个体。家长教育行为的改进需要源头活水的注入,此时,我该做些什么?我可以做些什么?家长改变的关键点在哪里?
结合着《你好,寒假》一书的出版,我想是不是可以做一些尝试,让家长们知道我们在做什么,让更多的家长明白我们在做什么样的尝试,一个寒假过去,我确实看到了与感受到了更多的“同盟军”。即便是开学了,孩子们和家长们依然在努力地尝试着更多的改变:小何的种菜群是本学期第一个发起实践体验活动的群体,何妈说这是小何主动要求的,她感受到孩子现在主动参与的意识强了,而且更有规划了。我们大多看到的孩子呈现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都比较被动,总是催一下做一下,或许是因为活动不吸引人,可即便是活动吸引人,还是有许多学生怕麻烦、怕累,偶尔的三分钟热度无法持续。家长亦是如此。
杨志平主编曾说:坚持阅读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的外在表现,它本身就需要极强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规划。这非常难。我非常确信,因为自己也总会给一天的不阅读找许多的借口:太忙了!等比完赛再看!等完成这件事再看!然而真的是忙到没有时间阅读吗?其实并不是的。
那么同理来看,家长的专业阅读、专业成长能成就什么?一线的班主任总会说:什么样的家长带出什么样的孩子?一个知理懂礼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非常知分寸的家长,一个随意不懂规矩的孩子背后一定是一个毫无原则的家长……所以,我们势必认为家长发展的状态与孩子的成长质量及家庭生活品质相关,又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但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极少能遇上几个主动学习的家长。大多认为没有必要。
这样的观念不仅仅存在于家长中,更存在于老师间。记得自己曾转发李教授的《关注终身学习视角下的家长学习》一文时,有一位老师对我倡导家长参与专业的阅读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老师负责教育,学生负责学习,家长负责后勤才是正确的,才是符合教育常规的。然而,现实是当老师不断努力地试图促成孩子成长时,有多少家长是完全支持与认同的,又有多少家长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相一致的?在一次问卷调查中,高达95%的孩子提到自己的爸妈下班后,在自己完成家庭作业时,在看着手机。此时,孩子的心里充满着对父母的不理解与不认同。
正如李教授在文中所写的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结束“学习”任务,而需要投入一生的努力;人唯有学习,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我认为:人唯有学习,才能真正远离浮躁的社会,找到内心的那一份宁静与快乐,还有那教育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