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篇老王的文字,但总不知如何起笔,太熟而情怯,太近而无言。现在好了,他终于要走了,彻底离开深圳,再不写估计就再也没机会写了。
老王,有一个别样的名字,叫曰国。第一次看到时就弄混了,把曰当成日,颇有“错把冯京当马凉”的意味。想着怎么会起这样的名字,该是个怎样的人。这一好奇就开启了十四年的相识相知。
2008年的基地ZZB还是蛮和谐的,领导关系融洽,同事之间亲密。记得报到第一天,就被同事拉到宿舍检测酒量,那竹叶青的味道至今记忆尤新,稍辣略甜,初入口难,后面就顺得不行了,几个小支很快解决。老王就是在这种情况加入我们的。
那天,领导说部里要来一个优秀干部,政院全日制研究生毕业,这在当时还是很罕见的。初见,浓眉大眼脸很长,头发茂密肤略黑,一看就是加班干活、喝酒吹牛的好手。
果不其然,加班干活很快得到检验。宣传科既管理论学习,还负责新闻宣传,老王就负责最难搞但最容易出成绩宣传工作。只见他每天埋在卡座电脑屏幕后,白天写晚上写,一篇篇只会自己看的新闻稿新鲜出炉。
那时,领导要求很高,每人每年要在报纸上发几篇文章,这对于我们来讲,简直太难了,材料都整不好,发文章那是不可能的。但自从有了老王后,发现一切so easy。每每快到总结时,就请老王在他的大作署名后加个我们的名字,任务漂亮完成。
有时不禁想,是什么让老王对写新闻这么热爱,笔耕不辍,乐此不疲。原来一方面他在政院就是这个专业,六年多的学习教育让他染上了这个习惯,另一方面写稿子有稿费,像他这么在乎银子的人,有这合理合法的赚钱渠道,当然再好不过了。
喝酒也得到了检验,不过不像写稿子那么令人敬服。第一次一起喝酒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了,反正就是有闲就聚,有好事也聚,加班累了更要聚。都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啊,还真是个好东西,让我们年轻的迷茫、热血的躁动得到及时的缓解和释放。
因为住房紧张,我们资历尚浅,公寓房是分不到的,临时宿舍就成了我们的安居之地。犹记得在一号楼下,阴暗的拐角处有一间间单身宿舍,一室一厅一卫,基本能够满足居住需求。只是因在最底下,通风是没有的,一走近就是一股浓浓的霉味,窗户大多也是没有的,所有的光线全靠灯光。一到半夜,老鼠开始活跃起来,躺着床上经常能听到呼啸而过的声音。
所幸大家挨得近,上班一起,加班一起,下班也一起。谁若是有好事,一声吆喝,队伍就迅速集结、围坐一起,吐槽、骂娘、欢笑、鼓劲,所以的烦恼就再也不是事了。老王的酒量便是在这期间一次次得到检验,结论是很水。每次差不多的时候,他便目光呆滞,能几分钟不眨眼睛,继而是稳稳的坐住,腰背挺直,如同法师禅定。
说到吹牛,老王是顶让人佩服的。在他憨厚的外表下,谁也想不到会有一颗如此骚动的心。饭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他展示口才的好平台。每次吃饭,便能听到他滔滔不绝讲故事,比如某小树林中半截黄瓜的故事,比如摇床腿的故事,绘声绘色,色彩飞扬,总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BD的流动性确实快,一拨同事相处三年两年便有很大变化,进港的进港、转业的转业,交流的交流。2011年我进港,2012年老王也尾随而来,港币这么多不赚白不赚。
我的首站是枪会山,半年后到了昂船洲。那时因为中环大楼装修,机关便被安排在昂船洲的板房办公。老王的首站是昂船洲,于是,我们再次相逢。虽然一个在山这边,一个在山那边,但并不阻碍互相走动。
老王总跟我说,在昂船洲是他最舒服的两年,不用加太多班,老婆孩子可以经常来看他,做一手好菜给他吃,熬养生汤给他喝,买很多很多瓜子给他嗑,比起喝酒简直舒服太多了。也是,那两年小李嫂子每周必到,排骨枸杞汤早早的熬上,相隔很远都能问到扑鼻的香味,我都蹭了不少次汤喝。
说到小李嫂子,真是个能干的军嫂。因为网络和老王走到一起,只身来到深圳,第一次和大家见面便张罗了一桌好菜,其中最为贵重的当属阳澄湖大闸蟹,满满的一盆,光吃这个就可以饱。老王是个不怎么顾家的,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家什都是小李嫂子布置的,简约实用,好看不贵。我们经常说,老王能娶到小李是他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老王当然是金子,所以昂船洲根本留不住他,股长、副主任,两次快速升迁,他就到宣传处报到了。此时的老王已然是小有名气的宣传专家了。看过他撰写的香港风土人情连载,既深刻又细致,既专业又科学。里面讲到的许多香港小故事是我们以前闻所未闻的,对于大家全面立体了解香港有很大帮助。
到了更大平台,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忙是必然的。加班加点,熬夜通宵,一切似乎又回到了从前基地的艰苦岁月。所不同的是,原来一拨同事早已七零八落,新来的同事也只是同事而已,再也找不到以前的感觉了。人来人往,大家终究只是过客。
2014年底,我从中环离开到基层任职,老王则正好来到中环,我们终于错肩而过。在基层两年,虽然彼此偶尔也有联系,但毕竟不在一个单位,通行不便,加之大家都很忙,也就没有过多打扰。
再后来,我交流转业。老王则工作更为出色,借调北京帮助工作。我们都知道这种机遇可遇不可求,能去北京再好不过了。事实上,老王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期望,在帮忙两年后如愿留了下来。虽然过程几经曲折,险些不成,但命运总会眷顾舍得付出、忠厚朴实的人的。
是的,老王是个舍得付出的人。在BD这么些年,他和家人聚少离多,一晃孩子都快十岁了,基本没有怎么管过,这种辛酸惟有自己才能体会。他也是个忠厚朴实的人,认识十几年,从来没见他和谁红过脸,即使有再多委屈也是默默忍下、独自承受。领导经常说老黄牛式干部,大概说的就是他罢!
2020年,老王把小李嫂子和小孩的户口签到北京,一家人分离八年终于团聚。国庆假期,我们还去北京看了一下他们,一起游览故宫长城,参观颐和园天坛地坛,只见他不时洋溢出满脸笑容,让我们知道普通人家的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团聚就好,团聚就好!
既然已经举家迁移北京,石厦公寓房自然是要退掉的。疫情间隙,老王就匆匆回到了深圳办理退房手续。几天时间,家里便收拾得空空荡荡、只剩四壁。想当初,这里是我们聚会的主阵地,只要周末不加班,几家人便聚在一起,大人吃着流水席,中午吃了晚上还吃,孩子们在一旁嬉笑打闹拼玩具,不亦乐乎。忽然间,人去房空,所有的热闹、惬意再不复昨。
还有几个小时,老王将踏上北上回家的行程。这一去恐怕再见就难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一切终究是不一样了。惟愿老王旅途顺利,人生顺利,偶尔回想起深圳还有这帮老同事老兄弟,能够温暖心底、点亮前程!(文/李保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