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接孩子回家,一路上,她就和我抱怨,为什么语文老师一次不说清楚,之前写的聪明的小动物,结果又要重新写,要写聪明的人。可是爸爸不聪明,妈妈不聪明,我也不聪明,这可怎么写呀?我连忙和她共情了下,回到家我们一起来梳理吧。
到了家,她就拿出作文本。我看了后,啼笑皆非。她想象家里有个弟弟,然后和弟弟之间发生的事情,弟弟偷偷的买了口香糖,结果把爸爸给的钱花了。于是对不上数,她就让弟弟把手伸出来,结果发现了口香糖。首先,我家没有小弟弟,孩子就一个。其次,爸爸给20元钱这个事情几乎没有在我记忆中存现过。于是我看着她,
“你是怎么写出来这个故事的?”
“妈妈,我也不知道,所以只能编写了。”
这熊孩子,居然能把没有发生的事情写的就像真的一样,叙述其实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缺乏真实生活的基础,所以内容比较空。
我让她先想想,什么叫做聪明,那做了什么事情会被别人认为是聪明的人?例如,你们学过课文《司马光砸缸》这个里面司马光在紧急时分,灵机一动,想到用石头把缸砸了,解救小伙伴出来,这样的行为,是聪明的吗?所以他被认为是聪明的人?那你想想现实生活中有什么事情,你做过的,或是爸爸妈妈做过的,可以被认为是聪明的事情呐?
她顺着我的思路,开始主动思索起来。然后说,
“妈妈,上次你和我一起给我的小熊缝它的手和腿,我们刚开始穿针引线的时候,针掉到了床上,后来你启发了下我,我找到磁铁,把针给吸出来了,这件事情是算聪明的事情吗? ”
我笑着点了点头。穿针引线,这个词也说的很好。在我的鼓励下,她重新拿出了笔,开始写了起来。过了一会,她的专注力就开始减少了,
“妈妈,我手写累了,有时候写出来句子,又少字,或则写错,这样的话估计我今天要写几个小时了,晚上我要10点前睡觉,那怎么办呀?”
“那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要不然这样吧,你打字快,我把想要写的内容说一遍,你在电脑里打下来,然后我在誊写到作文本里”“我觉得你的方法也不错,那我们就开始吧!”大概30分钟后,她誊写完毕。最后也在10前按时睡觉了。
等她睡着后,我打开电脑,整理了下思绪。现在孩子们的作文,尤其是小学阶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作文,作文,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情景,感受,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抓住中心思想,把想要表达的东西流畅的表达出来。需要平时多的积累,能够灵活的运用好词佳句。就像之前看过一个段子:满腹经纶气自华,当看到晚霞,在江边,有一行雁子飞过,有些人只能无奈的描述,哇塞,好美的晚霞,雁子飞的好漂亮。但是有一个名句就从名人墨客口中诵出,成为经典: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现在的孩子,每天两点一线,家里,学校。与大自然的接触少了,观察的时间也少了,所以真实感受变的没有那么敏锐。用套路来作文,少了感觉的作文,就算开始用华丽的辞藻来堆砌,也是空洞的。所以必须有魂,平时的阅读,就可以多和孩子参与讨论,多些主题的对话,让孩子在书籍中猎取到知识,文学修养,为以后文言文及其议论文等打好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