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说,不吼孩子怎么就这么难呢?我怎么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呢?”
"我已经病入膏肓了,总是管不住自己要吼孩子!"
"昨天我吼孩子了,孩子一天都没有跟我讲话,我也整晚没睡着觉,心里好难受,我老了,他会不会也冤冤相报吼我?"
这是很多父母在吼了孩子之后的内心感受。
那些小时候被吼过的孩子,长大之后他们会怎么说呢?
哈巴:唉,我妈妈每次打完我吼完我之后,让我冷静一会儿,就会来哄我,跟我讲道理,说打我骂我是为了教育我,给我分析错在哪里,然后我就信服地发现我真的错了。后来长大了,不管她说我啥,我多生气和委屈,我俩怎么吵架,我都知道她是爱我的,绝对不会不爱我,但心里......
tory:被吼哭了还要被骂,让我憋着不准哭出声;
Carmen:对,他一吼我我就不想跟他说话了,可以冷战好几天;
欧皮:真是如此,可父母从不觉得他们的错误,只是在抱怨我为什么那么内向孤僻,反正还是我的错!
傲娇的洋葱头:我就是被小时候被父母吼得一声不坑, 哄不好。沉默的时候想的是死,性格很极端。
图片来源:《放牛班的春天》
这些是微博上那些被吼过的孩子,那些“无辜、弱势”的孩子!
他们同我们的孩子一样,天天被吼,无力反抗,无人理解,只得被迫的顺服,卑微的顺服,被动的成长!
有的时候,孩子被外人“吼”了,还有父母为他们“出头”,
但是孩子被父母“吼”了,会伤得很重很重,甚至失去了“痛觉”。
贰
“吼”孩子是家庭教育的“毒瘤”。
一旦传染给了自己的孩子,不但会让家庭教育前功尽弃,
还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甚至会将这种“吼叫”的原生家庭基因遗传好几代,
实在太可怕了。
惩罚孩子会造成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自卑等负面效果,
而“吼孩子“则是对小孩的情绪惩罚,会对小孩的成长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和父母都灰心丧气,充满挫败感。
在父母的大声吼叫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经常会想:
“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这回父母赢了,下回我一定会扳回来的!”
“我偏要对着干,凭什么我必须要按父母的要求去做?
“我下次一定要小心,绝不让父母抓到把柄。”
“我反正在父母心中已经是个坏孩子了,那又能怎样?”
图片来源:《地球上的星星》
孩子被吼,心理会遭受种种创伤,表现出各种反常行为。
甚至有的孩子在被吼之后,用“不说话”来表示对父母的回击。
孩子被“塑造”成了一块静音的“定时炸弹”。
想到这些,真是太可怕了!
要想让孩子变好,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让他由内而外的变好。
让他们学会内在的自我控制,学会自律。
父母大吼大叫只是外在地控制、裹挟孩子的思想和意识,
这种外在的控制让他们失去了思考和选择的权利,失去了平等与尊重。
只能让孩子变得情绪暴怒,反复无常、无所适从......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天天监视着的孩子,
会花很多时间来观察他们的行为,评判他们的行为,
判断哪些是好行为哪些是坏行为?
好行为就给予赞赏,坏行为就给予教训,甚至大吼大叫。
这样,加大了父母对孩子的监控、评价的时间成本,
让我们在孩子身上耗费很大的“心力”。
难怪很多人怕陪孩子“做作业”!
况且,这种监控与评价不能长期有效,
也不利于孩子习得各方面的技能,养成良好品格?
比如: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等等。
孩子被吼的行为背后的真实逻辑是:
孩子感受不到自己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
也不知道获得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正确方法论。
因此,父母一定不要简单粗暴的大喊大叫。”
要提供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达到这一目标。
“吼孩子”是陷入原始脑的操纵,是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的表现。
当我们生着气“大吼”孩子时,我们是在“啃掉”孩子的自信心、归属感和价值感。
叁
那么如何有步骤的割掉“吼孩子”这个“毒瘤”呢?
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应该:
积极暂停,延迟解决
当我们心绪烦燥想“吼”孩子的时候,一定收到了原始脑的支配,这个时候要去解决问题是很困难的。
积极的暂停,就是用“理智脑”告诉自己:我马上要生气了,我应该停止对孩子生气。
策略是迅速让自己和孩子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各自进入情绪的“冷静期”,待各自的感觉好起来,然后再去延迟解决问题。
当冲突发生之时,尤其是当错误目的是保护父母权威、寻求打击报复时,父母和孩子都会感到特别愤怒。
只有积极的暂停,在一段“冷静期”之后,沟通才能被令人满意地接受,
你的鼓励和说教也才真正的有了价值。
解决问题才有了最基本的前提。
积极的暂停,就是在负面情绪爆发之前,调用“理智脑”对孩子多一份沉默和宽恕,少一份评判或责备。
一旦双方的感觉好起来之后,或许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双方可以试着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出弥补。
我们可以要求孩子参与进来,共同探讨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
盲目的把后果强加给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反叛和戒备心理,不利于探索式的思考。
可以通过以下启发式问题帮助他们想清楚以下问题:
最重要的是什么?
他们想要什么?
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做?
他们当时想要完成什么?
他们对发生的事情有什么感觉?
他们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他们怎样才能把这次学到的东西用于将来?
图片来源:《四百击》
刚刚吼完孩子后悔不已,现在又没管住嘴巴,顽症背后很多父母只用这一招就受益了!!!比如
我的一个朋友在陪孩子作业时候,由于孩子把水打倒在书桌上,他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吼”了孩子,孩子特别生气,还骂了他一句“疯子”,朋友非常生气......
朋友觉得很受伤,自己在孩子身上花了太多的“心力”,却得到了孩子这样的对待,气愤地冲出了家门,选择了积极的暂停,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看了一部周冬雨主演的电影《同桌的你》。
当他看完回家的时候,孩子一把抱住他就不断的认错,一切如初,先前负面情绪都烟消云散了......
通过这种积极的暂停,孩子由极糟的情绪缓过来了,并思考了这件事的解决方案......
朋友呢?也从电影中了解了孩子的不易,学会了换位思考。
这种温和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积极的暂停。
肆
作为父母,
我们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要他们具有良好的习惯、优异的成绩、高贵的品质、精湛的技能……
我们更希望他们有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一个在父母吼叫声中成长大的孩子,
或许几十年后,他们也会大声地吼叫老去的父母,
大声地吼叫自己的孩子。
一旦我们把这种“吼叫”的原生家庭基因日复一日的植入到了他们的成长,他们将像细菌繁殖一样影响身边的人,
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幸。
我们对孩子的大吼大叫,或许是对自己的不接纳,
是“自己的不完美“”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这样投射既不能让我们变得完美,
无意间还严重杀生了我们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观,何必呢?
“孩子的心是一块柔软的丝绒,
具有亮丽的色彩和良好的手感,
如果我们用舌头肆意的去戳上它,
千疮百孔之后,
想缝补如初,你的心一定会很痛,很失望,
即使从外形上看缝好了,可再也恢复不了原来手感、光泽和色彩。
教育孩子没有王道,只有润物无声的爱。
面对孩子,我们
拒绝吼叫滋生的遗憾,拥抱温柔带来的的改变。
如果你想进一步探讨有关孩子教育,笔者精心整理了海量的优质育儿资料,有视频,音频,及PDF格式电子书(内容涵盖英语、音乐、数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可以免费赠送给有需要的朋友,请关注全平台“朗朗爸妈”,并在留言区留言,即可领取。
在孩子教育路上有任何困扰,我们会邀请你加入我们的大家庭,与世界各地的优秀家长碰撞出更多智慧的育儿火花!为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