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允炫

人为什么时常会有些小情绪和纠结?
连续忙碌奔波,似乎毫无喘息的机会,就这样度过了一周多的时间。或许是过于疲累,心情就有些不爽。到了周末还在忙,忙了一天的工作。直到周六晚上10:30左右才忙完。才有时间为自己做点饭吃。身心皆累,郁闷和不开心也就来袭击了。
周日早上起来的不早,而且情绪也不高。不知道自己每天忙忙碌碌拼命的忙,拼命的工作,到底是为什么?工作出成绩了吗?自己往前一看,渺渺茫茫,混沌一片。不知道会不会有自己想要的结果。目前来看没有迹象。内心非常的受挫。坚持下的信心就有些不足了。虽然没有彻底放下,但是也没有前一段时间那么雄赳赳气昂昂的了。
于是做点家务用来暂时调节自己的精神吧。先打扫房间,然后是洗衣服。不知怎么洗衣机今天忽然就转的声很大,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房间清理的很干净,也很利落。衣服也都洗干净了,心情好了很多。简单的做点饭。吃过后。本来想工作一会儿,但是睡意却袭来。好吧,先睡一会儿,然后再工作吧。
睡醒起来之后情绪还是不那么高昂。强迫自己坐在写字台前开始工作。一工作起来情绪就好很多。连续工作了将近两个小时。还是比较有效果。心情也好了很多。
或许人们在特别疲累的时候,总有一些情绪要发出来。表现在对自己有些地方的不满,对前面对未来事情的担忧,对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到底结果会怎样?还有时常会想到过去的种种。有些是自己的错,有些是别人的错,虽然都过去了,但心里还是压抑的慌,阴霾久久不能散去。也不知道该怎样去解决。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纠结和有情绪的基础。
也有人认为,纠结和有情绪的根源是,有些事情不知道怎么解决。在大脑里模模糊糊。去这样做还是去那样做?总想不出来一个特别清晰的思路和做法。因此就责备自己。感觉自己很无能,很没能力。怎么就想不出办法来呢?
之前他也将这些所有的不开心纠结和情绪,和认为是亲近的人谈论过。可是这些亲近的人并没有给他提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和好的主意。有的人甚至就是敷衍了事。有的人还不耐烦听下去。于是就不再和他们说了,也不想说了,慢慢的感情也就淡了下来。
有一天读到一本书,书里说一般人根本就不会想到你和我,或者注意到别人对我们如何如何,他们只会想到他们自己。他们对自己小问题的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那些能置你我于死地的大事上千倍。
还是不懂人性啊。不过这段话会让心情好很多。所以有时间的时候还是要多读书,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实是真知灼见。
也随便看看书吧,忽然就看到了关于刘伯温的描述。刘伯温是谋略家政治家还是文学家,开国元勋。它不仅是开国功臣还是治国良臣。人们评价他“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还说他:活张良赛诸葛。
为朱元璋策划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的战略战策。扫除了陈友谅张士成等势力,辅佐朱元璋,打下明朝江山。他鞠躬尽瘁,辅佐朱元璋,使大明朝有了卫所等很多有利于明朝发展的制度。但是他最终死得不明不白,有人士认为是朱元璋毒杀的他,但无据可考。但在封建社会,兔死狗烹是规律。
读书真的能怡情养性,看了关于刘伯温的故事,又翻了翻其他方面的书籍和其他人物的事迹,纠结的心情好了很多。
允炫2022年7月30日作于深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