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茂林中的修竹

作者: 孟婆的碗不空 | 来源:发表于2018-04-05 07:03 被阅读160次
王羲之:茂林中的修竹

其实他就是一竿挺拔清隽的竹子。

在魏晋的茂林之中,清风徐来,随风曳出飘逸潇洒的风姿。

如他的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如他的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雅情高趣,独秀当时,千年之下,亦是竹影婆娑,竹风飒飒。

江南三月,草长莺飞,陌上花开,可缓缓而行。生机勃发的大好春光里,应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吧?

但在他的笔下,江南却是一派清幽素淡的颜色。“崇山峻岭”之间,只是“茂林修竹”,只是“清流激湍”,甚至在兰亭都没有兰草的飘香,只有引来的流觞的曲水“映带左右”。

这样的繁华落尽,不着粉黛,或许就是因为他是一竿鲜润滴翠的竹子吧?明月洗濯,清风涤荡,自然也就纤尘不染,清新爽洁。

我们爱他洒脱的书法,爱他简净的文章,其实就是爱他的人,爱他字里行间流动的这样的萧散疏朗之气。古人云: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在他身上就是最好的呈现。

因为他的文,因为他的字,我们都记住了历史上的那一天。

那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呵!

王勃后来在《滕王阁序》中,夸耀那次滕王阁的盛大宴会是“四美具,二难并”,多少是有些敷衍的,但用在兰亭雅会上却一点也没有虚夸。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全,“二难”中的贤主,嘉宾,也难得却得。

想一想吧!在江南的暮春时节,青山环抱之中,竹林掩映之下,谢安,孙绰这些名士于清澈的溪流边列坐,羽觞顺流飘来,取杯漫饮,在清爽的风中赋诗一首。没有乐工的丝竹管弦,没有歌女的婉转纤歌,雅人雅事雅怀,兴足何须助兴,趣浓也自不必凑趣了。

他已经有些微微的醉意了,在这和畅的春风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二三知己“畅叙幽情”,此时此刻他不禁由衷地赞叹:“信可乐也”!真的是快乐之至呢!

我常常佩服我们汉字的表达,很多词因为常用,我们已经对它们丧失了感觉,但细细品味时,你就会被它的形象性倾倒。比如“快乐”一词,快乐快乐,凡是乐的,都是快的!因为乐,所以快!最快乐的时候,我们忍不住就像浮士德那样情不自禁地喊出:时间啊!请为我停留吧!

兰亭雅集上的他,大概就是这样想的吧!当此之时,也希望时间能够为自己停止,可以和朋友尽享欢聚的一刻。只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而天下也没有不散的宴席。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这样美好的一切,转眼之间,就会消逝,成为陈迹。

乐极悲来,生命的短促感袭来,无力感袭来,他竟悲不能自抑。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

更何况生命的长短听从造化的安排,无论是谁终将会抵达生命的终点。而随着生命的消失,一切也将消失,“岂不痛哉”!

既然生命终究消失,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将面对的结局,那么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呢?他忍不住叩问人生,却给出了不同时俗的答案。

魏晋时人,流行的是生命走向虚无,他们认为“齐彭殇,一死生”,生如朝露,去日苦多,既然终归消散,那么还是及时行乐吧!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但是他从不苟合时俗,他坦率地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生和死怎么会相同?生命的长短怎么会一样?

正是因为生命短促,才更要珍惜生命中的美好。譬如当下的兰亭雅会,既然它终将成为历史,那么就好好体味,活在当下,珍重当下。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他欣然展开蚕茧纸,以鼠须笔,趁着微醺,尽情挥洒,与会名士的风流就定格在他的文字里。至今读起来,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一觞一咏偃仰笑卧中的自在悠然。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这是他的感受,其实也是我们的感受。因为正如他所说,“虽世殊时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千年之后,对着他的《兰亭集序》,我们也是不胜唏嘘。他幽幽地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时,仿佛我们现在捧卷时的心思,他穿越时空,竟全都能够看得到。而这也是他对自己文章的自信。

全文也就此收束,极其潇洒利落。

这篇文章就如竹叶上的一点露珠,表里澄澈,从他的生命之竹上滴落下来,清响叮咚,响彻千古。

而这滴露珠也折射出修竹的疏朗之姿。在不经意间,这棵入云的竹子就已经在我们的心里“起舞弄清影”,舞姿翩然了。

“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

相关文章

  • 王羲之:茂林中的修竹

    其实他就是一竿挺拔清隽的竹子。 在魏晋的茂林之中,清风徐来,随风曳出飘逸潇洒的风姿。 如他的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 【七言绝句】•秋宿修竹斋

    【七言绝句】•秋宿修竹斋 ——写意《秋宿郭生修竹斋》之意境 赋诗:林中清泉 时间:201902...

  • 我爱你

    王羲之爱鹅 陶渊明爱菊 周茂叔爱莲 ...

  • 山丘之南

    山丘之南 山丘之南,修竹茂茂,四季青青,风声沙沙,神思翩翩。 山丘之南,清塘殷殷 ,四时静静,天地漠漠, 哀思沉沉...

  • 奎楼

    古城东门荫茂丘, 修竹松韵翠欲流。 百年心事云雀会, 阴晴风雨伴奎楼。

  • 网红王献之的无奈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与郗道茂(深爱原配)感情甚笃,加上自己宦情淡薄,并不想借驸马的身份升迁,因此,不愿与郗道茂离婚,...

  • 湖北小众旅游好去处 坐拥万亩翠竹 还隐藏着亚洲最高叠水瀑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对会稽山阴兰亭的描述。我没有去过...

  • 每日练笔♡第25天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一、原文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

  • 修竹

    爱憎分明, 比晦涩难懂, 要来的畅快些, 这些风是硬的, 过于柔软, 就吹不进, 这片月下的竹林, 骨节铮铮。 抚...

  • 修竹

    经冬不谢,修竹常青 (本文图片都是原创作品,转载须与作者联系)

网友评论

  • 浮东流:以《滕王阁序》类比,妙笔生花,令人钦佩!
  • 马到成功程雨烟:《搞笑可书青丘帖》第十三篇:青丘国皇上宠幸如妃,生五皇子。如妃一党伪造证据陷害容皇后和二王爷蒋坤元,诬陷容皇后和蒋坤元以巫蛊之术诅咒皇上,意图谋反。皇上将容皇后打入冷宫,废后、废太子,将二王爷下狱。蒋坤元喜欢吟诗作赋,每日里与众文士诗词唱和;又高调张扬,常常救济贫民、造桥铺路。奸臣意欲夺权占产,因而致祸。小狐仙屡屡劝诫,蒋坤元不听。二王爷府上婢女兰心击登闻鼓求见皇上,皇上不肯召见,兰心写血书、撞死在宫门外,以死为二王爷鸣冤。李彦国对众臣道:“一婢女尚知以死为二王爷鸣冤,我等皆男儿好汉,受二王爷厚恩,怎能不以死相报。”李彦国、稻香老农、龙凤楼主-泥巴击登闻鼓,请侍卫将证据递交给皇上,为二王爷鸣冤。皇上将三只狐狸皆下狱。小狐仙到刑部尚书夜语可书府上,请可书摒退左右,问:“不知可书会如何审二王爷一案?”可书道:“我已集齐证据,誓死为二王爷申冤。”小狐仙道:“李彦国等众臣已将证据递交皇上,可皇上根本就不予采信,将众臣下狱。可书若也这样做,只怕也身家性命难保,还怎么为二王爷申冤?皇上宠信如妃,哪会相信众臣的话?”可书道:“救忠良要紧,现在再去找美女狐去夺如妃宠是来不及了。”小狐仙道:“康熙时,有人告纳兰明珠贪污,皇上将明珠下狱,明珠令人诬告自己谋反。牵连进谋反一案的人越多越好,被牵连的人越多,那些人为了自保就只能保明珠了,明珠一党害怕被牵连尽皆上书保明珠。皇上不愿索额图一党独大,为了稳住明珠一党,只好释放明珠。可书应让二王爷自诬谋反,伪造证据,把三军众将全都牵连进谋反一案。众将被牵连,只好上书保二王爷。皇上不怕文官,只怕武将,为了安众将心,就不得不释放二王爷了。你只要将二王爷供词递交给皇上、说不知道供词真假、有待查实,就可以免除责任了。等到众将上书后,你再把证据递交给皇上,就能救出二王爷与众臣。”可书依计而行,将供词呈给皇上。小狐仙来到军营,请中军主将樾檬、左军主将雨林季风等密商。小狐仙请众将看过供词,道:“如妃一党想要纂权夺位,意图将容皇后、二王爷与众将一网打尽。今日局势,只有众将联合起来上书保二王爷,皇上才不敢行动。如果众将犹豫不决,皇上各个击破,我们大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樾檬、雨林季风等联名上书,小狐仙道:“如果皇上封诸将为侯、分散到各地,好各个击破,还请众位千万不要交出兵权离开京城。手中有兵权,皇上就不敢动。如果皇上抓你们,你们手下众将就会起兵。皇上聪慧过人,只是疑心病太重,欲除二王爷党羽,哪会不懂这个道理?皇上召见,众位也不要一起去见,以免被一网打尽。”皇上览奏大惊,可书这才递交证据证明二王爷是被如妃一党陷害。小狐仙携令牌进宫,求见皇上。小狐仙道:“三军众将全被牵连进谋反一案,众将惊惧,都怕被灭族,不知皇上会如何处置?”皇上道:“你是想用三军众将来逼朕放了二王爷吧?”小狐仙道:“只放二王爷、不除如妃一党,三军众将怕被如妃一党陷害,仍旧会惊惧。唐明皇时,三军将士怒杀奸相杨国忠,逼皇上杀杨贵妃,皇上问,贵妃何罪?高力士答,众将杀杨国忠,怕贵妃报复。皇上不杀贵妃,众将惊惧不安。今日局势,和当日唐明皇杀贵妃相似。众将安,才能三军安;三军安,才能天下安。要想保住天下,只有杀如妃一党安众将心。保住江山,陛下想要多少美人不可得?又何必惜一如妃?若不能保住江山,身家性命都不可保,还能保得住美人吗?”皇上道:“你说得对,保住江山,就有美人,又何必惜一美人?”皇上封众将皆为侯,意欲各个击破,夺兵权。众将皆辞不行,不肯交出手中兵权。召见众将,众将都是三三两两前来,皇上无法一网打尽,不敢动手。皇上惊惧,只得令樾檬、雨林季风等捕杀如妃一党,赐如妃自尽;重立容皇后为后,重立四皇子为太子;皇上将二王爷等众臣释放。二王爷蒋坤元回到府中,痛哭道:“我又回来了,可是我却再也见不到兰心了。你一路走好,愿天堂中没有骨肉相残,愿天堂中没有手足相残。”
  • fa1f4482883f:我可以收藏起来当教学论文用?~\(≧▽≦)/~啦啦啦
    孟婆的碗不空:@铁线草 这个太抒情,论文要更严谨的!
  • 生而知之:修竹之气节,寓在遵循天地之气节,知己就是自知之明,知足(竹)便是顺守天时!……:smile::smile::smile:
    孟婆的碗不空:@生而知之 本是路过,却有留言,便是结缘!多谢多谢!
  • 孟婆的碗不空:和他一起,感受自然吧!可以忘忧,可以驱寒!

本文标题:王羲之:茂林中的修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ge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