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小宝贝已经三岁了,撒娇打滚闹脾气样样都开始了,想着有时让她跑个腿儿,在她高兴和乐意的时候真的个很惹人爱的小帮手;当她不乐意时,刷牙,吃饭都是得需要各种连哄带骗的。然而我们俩个人每次都编个故事,或者说个她感兴趣的东西来引诱她做完某个事情(比如刷牙、让她穿拖鞋等等)
这回看了一些儿童、幼儿专家们的内容看到了有关奖励孩子的方法,做个记录。孩子小时开始就为了让她某个事情,会用她感兴趣的吃的或者玩具来作为一个诱饵让她去完成,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奖励。然而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效地奖励孩子。有时候奖励多了,可能让孩子依赖奖励,他们对事情内在的兴趣被消磨了,需要奖励才会继续做事,而不是做真正感兴趣的事。但有时候遇到孩子不喜欢的事情,比如你想让他定期整理玩具、不害怕吃药打针,不给奖励好像根本行不通。那怎么做呢?
比如,一些孩子必须养成的行为习惯,比如按时刷牙、整理玩具、吃饭时安静等等,这些都是要规范的行为,但不一定是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就像现在我们家小宝贝,不喜欢刷牙,吃饭也不好好吃,更别说给你整理个东西了,让她把一个废纸扔到垃圾桶都得好好说一下,所以在这个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可以先连续给他奖励,等几个星期之后,习惯自动化了,行为变得日常了,这时候再逐渐减少奖励。当然奖励要适当的。
另一种情况有,当孩子喜欢做某件事的时候,不要给外部奖励,比如物质或金钱奖励,这样会削弱他的兴趣。另外,如果孩子做了某件“好事儿”,比如像我们家宝贝自己洗漱了、帮助大人收拾桌子、床上等等,这时候给他们物质奖励,也会降低他们下次做好事的几率。所以在类似这些情况下,诚信的评价下这种行为,口头的表扬或者其他回报,比如给孩子更多关于他喜欢的事情的信息。想要奖励孩子画画,要多跟孩子讲画画相关的其他信息。你可以带他了解艺术历史,或者带他去看画展。因为丰富的信息有效地利用了孩子内在的学习欲望,所以孩子会越来越喜欢他做的事情。
还有一种情况,任务对孩子来说太难了,比如学认字,孩子一开始还有兴趣,但是越来越难,就不喜欢了。这时候,你可以用奖励做助推,给孩子提供一个 “尝试的理由”,直到孩子有能力完成任务为止。比如,刚开始教孩子认字的时候,告诉他每认一个字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但发现他认字已经不费劲了,就不要给小红花,而是培养他的内在兴趣。
孩子每个成长的阶段,都需要家长们花心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