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启发问题:“周先生的太太十分喜欢名牌包包,当她拿着心仪的同款不同颜色的两个包包问‘亲爱的,我应该买哪个呢?’ ,假如你是周先生,你会怎么回答呢?”
<问题说明>
很多女人都喜欢包,俗话说“包治百病”。周先生的太太就是这样的,喜欢包包就要去买,而且每次去线下购物都要拉着周先生,让周先生做参谋。看到自己心仪的新款包时,周太太拿着同款但不同颜色的两个包包真诚地问:“亲爱的,我应该买哪个呢?”
这真是个灵魂拷问!
周先生回忆自己是如何应对的……
这时我总摆出喜怒不形于色的“扑克脸”,想利用沉默破局,但最终总是失败。
按照新麦肯锡五步法(周先生曾经是麦肯锡人),第一步是定义问题。太太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假设“两个包买哪个”是要解决的问题,我在脑海中快速地分析了所有可能性,发现这是个无解的问题!问题答案排列组合无非是“A包”“B包”“A和B都买”以及“都不买”。实践证明,所有答案都有“后遗症”,没有一个答案是完美的。我也曾经以为“A和B都买”慷慨暖心,但结果往往是两个包都买了之后,除了荷包受损,还会被太太埋怨当时没有坚决制止她的冲动消费行为,造成浪费。
男人有多不容易!
由此看来,“两个包买哪个”应该不是真正的问题。定义问题要求我们控制住立刻解决问题的冲动,试图去探究和理解表层问题背后的其他深层次的动因。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在整个购买行为中的作用,也更宏观、更全面地看太太买包的决策因素。
有一天,灵感的“灯泡”亮了。我发现在太太的财务世界里,钱分成两类:“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对于自己的钱,她在消费上十分有规划且自律,但对别人的钱,处置起来就比较随意。而我的钱不幸地被归在“别人的钱”的范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总被卷入买包流程以及被各种“灵魂拷问”——并不是因为我有品位,而只是因为我是个“金主”。
那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不是“买哪个包”,而是“如何让太太认为我的钱就是她自己的钱”。当问题被重新定义,解法也就相对简单:上交工资卡或合并账户等。
在这些工作都完成了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太太再也不要求我去商场陪她买包,再也没有“买哪个包”之类的问题来烦扰我。她开始制定买包的预算并跟我商量每年预算的上限。至于买哪个包,她心里早就有判断。
正确定义问题会让人的深层行为得到根本改变,从而使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你有受到什么启发吗?
磁石在灵魂拷问中的启发
周先生后面的剖析还是很犀利的,能够发现出内心深处的想法——自己的钱和别人的钱。磁石想,甚至这种想法,太太自己可能都说不出来,只是在她的潜意识里了。
男人和女人的思考逻辑不同,其实每个人的思考逻辑也不同。如果能够捋清楚对方的思考逻辑,再去听对方说的话,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只不过过去常常发生的是,以自己的逻辑去套对方的话,那自然行不通了。
比如磁石倾向于断舍离,而虫虫却对每一个要扔掉弃掉的东西倍感惋惜,能不丢的尽量不丢,不仅仅是东西,事情上也是一样,各种琐碎的事情都要做。磁石发现两个人背后的思考逻辑不同。磁石的逻辑是对东西和事情进行相对性排序,次要的就要扔掉或者砍掉;而虫虫的思考逻辑是,只区分好坏,好的东西或事情留下,坏的东西或事情要扔掉。这就是认知上明显的差别,除非我能够把一件不重要的事情/东西说成是坏的事情/东西,她才能够接受放弃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