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關係中,往往想從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卻又常常在對方的眼中,因為尋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而失望,而憤怒,而受傷。
一個人無法知道自己的價值在哪裡,
便會希求從他人的回應中獲得自己的價值所在。
「我為你做這麼多,你都沒感覺嗎?你怎麼沒有一樣對我這樣呢?」
「我付出這麼多,你怎麼都視為理所當然呢?怎麼都沒有感謝呢?」
「我付出這麼多,為什麼都沒有給我一句肯定呢?
到底要我怎麼做才夠呢?」
我們在關係中衡量,又在關係裡計算。
我們害怕自己的失衡,
害怕自己付出到什麼都沒有了,卻也什麼都沒得到。
在關係中,這些最巨大的恐懼,被映照的一覽無遺。[玫瑰]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價值所在,便會使用付出,來交換價值。
”因為我的給,你需要我的給,所以我有了價值。”
但這樣的給,常演變成怎麼給都不夠,
怎麼給都得不到對方的肯定與回饋。
在他給的時候,他不知道,
在他這樣給的同時,
別人早已養成理所當然,
與不在乎他所付出的背後代價是什麼的態度。
而他,卻仍是不顧一切的相信,只要繼續的給,
對方終有一天,會發現自己的好,會願意回應給他這一份好。
他仍然期待,在對方眼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如果沒有了這個人,他絲毫沒有辦法想像的到,到底自己有什麼價值!
他將自己價直的所有評判權,都交給了對方。
他不肯相信自己,也不肯花時間摸索、瞭解自己的價值,
只是,期待著對方回應一句肯定。
親密關係不能建立在恩情,
恩情是一種失去平衡的付出,有恩就可能會有仇。
恩中常會出現控制,仇則是該感恩者的背叛。
一個真正懂自己價值所在的人,在關係中會安心,
他不需要為了取悅對方將自己扭曲,
將自己變成連自己都不熟悉的人。
一個懂自己價值的人,知道自己價值所在,
不會勉強自己給出為難自己的事。
而他因為懂自己價值所在,
也就能讓真正懂他價值的人靠近。
而不是隨著不同的人的需要,變化自己的價值。
如果你懂自己好的地方,
這個肯定就足夠讓你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如果你願意先愛自己,
在關係中,
你才能真正有了愛人的能力。
交換不是分享,
在關係中想交換條件來獲取愛的人,
是無法真正領受分享愛的喜悅。[玫瑰]
作者:蘇絢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