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徘徊在宁静的月色下,以无限留恋的心情,回想起我曾经在农村度过的中秋岁月。
那时,我们在乡下干活已经半年有余,早把学校和公园忘得一干二净,似乎已经习惯了庄稼人的生活。回不去的时光,天真烂漫的少年无畏无惧,成天粘在一起,就是下地干农活也挤在一起,那热乎劲儿让社员们也感到可笑。为这生产队长也常常少不了训斥我们。说我们这批知青忒稚嫩了,要彻底改掉顽皮的坏习惯。比起早几年来生产队插队的知青要差很多了。当时条件不好,还没有建知青点,那些老知青都分散住在老乡家里,除了劳动以外,很难聚在一起。
其实我们的内心还是很脆弱的,只是苦中作乐罢了。
在农村度过的第一个中秋节倒是有几分热闹的。我们掐着指头算日子,好不容易熬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晌午收工的时候,大家伙凑点钱,分头去采购物品。在酒坊打了一壶散酒,去大队供销社买了两包月饼。热心的女生还从箱底里取出了水果糖。有几个机灵鬼,天知道耍了什么把戏,从瓜地里弄来了几个西瓜和白兰瓜。
忙碌了一天,向晚收工了,正当十五的月亮挂在天边的时候,大家都坐在知青户院中的杏树下,围着一个大圆圈,将月饼、瓜果和糖烟酒摆在地中间,非常有仪式感!大家又说又笑,忘记了疲劳,忘记了往日的烦恼。就连平时闹矛盾的人都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将那些不愉快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我们年轻的心又一次沸腾了!没有忧愁,没有痛苦,伴随我们的是歌声和笑语。多情的少女唱起了动人的歌谣:
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个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竟在徬徨,
让我的心上人自己去猜想。
……
随着时间的迁移,知青户的生活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谁也不曾想过,我们面临的是饥饿和寂寞。
最使我难忘的,还是1978年的中秋节。经过两年的磨砺之后,我们对社会和人生有了不同的感悟。开始沉思了,尤其对我们的未来和自己的命运有了强烈的想法,大部分知青已经意识到农村不是用武之地,“广阔天地”也炼不出“红心”,有志者必“进城”!生活原来如同一场梦,梦醒了,但知识被丢在庄稼地里了。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个生产队连一台手扶拖拉机都没有,种地和收割全凭一双手,知识青年的出路在哪里呢?一时间,知青风起云涌,不约而同地踏上了回故乡之路,把毛主席的亲切教导忘得一干二净,全然不顾地在家复习已经荒废的文化课。但可悲的是,有的知青仍处于迷茫中,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只要队长一句话,就老老实实地到地里干活了。
中秋节前夕,我们一队的知青几乎都溜回家了,知青户只剩下赵亭、王九和我了。王九被派到草湖里割草,吃住都在草湖。
我们几个身无分文,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了。
中秋节的前两天,我和赵亭刚从地里浇水回来,在知青户门口,见六队的知青小黄正背着一个绿色挎包,由西向东走在大路上。我们一队知青户位于大路旁的北侧,坐北朝南。我们门前的大路成了探家知青的必经之路。还不等他反应过来,我上前叫住了他。平时我们关系还不错,也经常走动。来到屋里,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友谊牌香烟,给我们发了一支,点着了火,还不等抽几口呢,他就要急着走。我看出了破绽,盯住他的挎包笑着说:“哈哈,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嘛!”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差点忘了呢!”他从挎包里取出一条友谊牌香烟,“见面分一半嘛!”将整条烟从中间掰开,分成两份。
这简直把我和赵亭乐坏了!我们已经卷了近半个月的莫合烟,呛得人难受。现在猛吸一口香烟,顿时感到心旷神怡!有了这五盒烟,十天半月的日子是快活的。为了细水长流,经过商议,两个人每天只能抽五支烟。我烟瘾大,抽三支,他烟瘾小,抽两支。王九比我们的日子更苦,他从小就死了父亲,母亲为了养家糊口,在单位烧茶炉,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收到家里寄来的钱了。我和赵亭商量了一下,决定拿出十支烟送给他。
说来也巧,当天晩上生产队长找到我,让我明天去草湖放牲口,因为放牲口的袁娃子生病了。
次日早上,我怀揣着一个馒头,背着一壶水,骑着一匹枣红马,吆喝着生产队的百十匹牛马驴骡子,红尘滚滚,向着草湖浩浩荡荡地奔去。
生产队距离草湖三四公里。草湖是一片无垠的大草原,里面有无数个泉奔涌而出,故名草湖。草湖水草丰美,泉水潺潺,成了天然的牧场,十里八乡的生产队和兵团的牲畜都在这里放养。
待我把牲口安顿好,已经是吃晌午饭的时候了。不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正是我们一队的砍草营地。草湖的水草茂盛,秋天砍好码成垛,成为冬天牲口的干粮。我骑马奔驰,一阵风似的赶到营地。刚刚吃过晌午饭,男社员们贪婪地吸着饭后的一支香烟,女社员们纳着鞋子。王九茕茕孑身,倒在窝棚里闷头大睡。我上前叫醒他,把十支香烟放在他的手里。他失声呜咽起来,我说了几句安慰话,便策马而去。
中秋节这天傍晚,我正在老查家门前的地里浇水,他把我拉进屋里,二话不说,就往我手里塞了一块月饼。我平日里与老查关系密切,春天还曾一起赶着大车去油城搞过副业。他家亲戚从新疆带来了月饼,也忘不了给我留一块。
我舍不得吃,一口气跑到知青户,叫醒了酣睡中的赵亭。两个人在月光下分享这块月饼。他刚吃了一口,不由得哭起来,这情景实在叫人难受。我忍受不了,离开屋子,茫然地站在院里的杏树下,让自己平静下来。这时,赵亭来到我身边,他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酸甜苦辣,靠在我的肩膀上大哭起来。
我知道他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父母十分宠爱的孩子,他有三个妹妹,就他一个宝贝儿子。
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饥一顿饱一顿,大家都一样哦!
满天的星斗,皎洁的月光,让人浮想联翩。
多么好的月色,多么圆的月亮啊!
我拉着他的手,指着天上的月亮:“用不着忧愁,明年咱们和大伙好好过一个团圆节!”
他哭得愈加伤心了。
当中秋节再到来的时候,赵亭和王九等都陆续离开了农村,踏上了回故乡之路,当上了石油工人。
知青户的院里依旧是那样的宁静。我在杏树下席地而坐,自斟自酌,秋风拂面,在不经意间便醉倒在朦胧的月色中。我在梦中,依稀遇见了知青户的伙伴们。我怀念赵亭和王九,重温那火热的生活。
一年以后,我也回城参加了工作。
月光总是那么美好,年轻的心总是那么热烈,火一般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凡是吃过苦,熬过苦日子的人,都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一定会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学习。
我以为赵亭、王九和我的那些伙伴们,他们也如此吧。
1980年9月22日于玉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