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村口的县际快速公路和高铁相继开通之后,驻地每天都传来阵阵的喧嚣声,好不热闹。
记得去年刚来到这里,旁边只有加油站,偶尔听见汽车喇叭声,马路上并没多少穿行的车辆,村庄的早晨是那么宁静,完全没有现在这样嘈杂。
或许这就是外部环境的变化,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会发生。来驻地快一年了,作为职责使命,当然希望村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否则我们就成聋子的摆设。环境变化是必然趋势,反观自己,又有什么变化呢?
刚来那会,什么都新鲜,一下子从单位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好不适应,却欣然接受。办理轮岗交接后,心急火燎的进入工作角色,总想尽快做出成绩。记得一开始打算整理一篇驻地大事记,开了个头就没再坚持,尤其是去年国庆节之后,连每天工作写实都懒得记了。说实话,去年下半年的工作还是比较紧凑,每月都有活动安排,周例会开得很勤,做啥都是第一次体验,全身投入,全力以赴。与此同时,自律生活同步展开。由担心闲暇时光无处打发,给自己规划成长计划,还有去年最后一个百日的冲刺目标。从早睡早起,规律作息,到读书写作,量化标准,再到跑步锻炼,正念冥想。也就是国庆之前,偶然在网上结识如衡,一个持续践行终身成长者。通过他的公众号文章,我认识到写作输出的重要性,很快购买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一书。然而,学习成长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买书回来,我至今没有读完,仅是开车途中听过两三遍,对书中内容浅尝辄止,更谈不上身体力行。从自律角度看,自己其实变化不大。
以前早起跑步多年,习惯已成自然,忙时没有落下,如今闲下来更是不想放弃。以前不爱看书,纸质书变成催眠曲,没有整段时间读书的习惯。偶尔去图书馆借书,脑子里也是一片茫然,半天想不出读什么书。去年从家里拿来一本《红楼梦》,翻看十来页便没有下文,还有帮助写作的两本《小说课》,也是近在眼前却搁置一旁。因为去年启动日更写作这件事,对写作实践有了新的尝试。日复一日,遇到瓶颈,由起初源源不断的活水,到现在挤牙膏似的创作,与平日读书思考较少也有很大关系。上周因为日更写作产生焦虑情绪,出现自我否定,怀疑自己没有写作天赋,对日更失去信心和动力。其实放弃就在一念之间,如果这次把写作抛弃,今生再无文字梦的可能了。想到这,还是暗示自己坚持,写不好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昨晚《我的阿勒泰》剧中李文秀赶去听作家的讲座,老师给出如何写作的建议,读书、写生活、去受伤。年仅19岁的李文秀,高中辍学在外打工,自然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她选择记录生活,体验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她慢慢喜欢上阿勒泰,计划去县城写作也转为随家人一起转场去夏牧场。用心记录生活,感受自己的内心,文字才会源源不断流露出来。说来也巧,昨晚好些文友先后输出写作体会的文字,不约而同谈起为自己写作的观点。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被看见,有更多人喜欢。然而,写作更重要还是为自己,为内心的表达而写,不是吗?
还记得2016年那会,职场受挫,整个人无精打采,不知接下来何去何从。成天缩在小房间里,心里黯然失色。灰暗的日子,起先读读书,接着想写字,成长笔记也是那时写了起来。隔三差五,虽然写不好。后来回忆自己的童年,还有家乡的年俗,便一篇接着一篇从心里写出来。倒不是文采多好,关键是写作治愈自己内心的伤痛。从每一篇成长笔记,到追忆童年的往事,写出来心里觉得舒服,包括初中时用功读书的场景,都历历在目。记得写那篇《捡柴火》,自己和二哥去屋后的雷霆山爬树,使劲掰断枯树枝的情形,想的着迷,写的动情,犹如重回童年的岁月。一个个灵动的文字跃然纸上,都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乃至去年开始尝试写微故事,构思刘小明的自律成长,又何尝不是自己曾经的往事回想呢?
写作离不开生活,更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失去内心的感触,写作自然没了方向。我以我手写我心,任何时候都不该忘记。关注自己的内心,为表达心中所想,抒发生活热爱而创作,尽管驾驭文字还不熟练,欠缺之处比较多,也不影响内心的感触。
即使笃定自己是个笨人,做什么总是慢半拍,就像李文秀突然说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那一样,时常自我设限,打击自己的信心,都没有关系。想想早起跑步,刚开始几年跑得多累,丝毫没有运动基础,也没运动常识,闭着眼睛慢慢跑,从三公里到五公里,从八公里到十公里,再到轻松不累跑出十公里的现在,依然日复一日的坚持,慢慢积蓄运动的能量,收获慢跑带来的各种恩惠。写作也是一样,总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坚信自己的文字梦想,给自己一些时间,笃定前行在路上,不断试错,慢慢积累,慢慢受益,终会有更多欢喜的文字从心里源源不断流露出来。
热爱生活,活出精彩,用文字表达内心,让写作伴随生命中的一次次成长。相信自己,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