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难题之追源溯流(4)
本道难题要用到对应的量÷对应的率=总量这个数学模型。现实中,孩子对这个模型是比较含糊的,甚至有的老师也是不太清晰的。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模型理解的透彻呢?能否追源溯流呢?
在学习乘除法的初步知识时,孩子生活中的“份”这个概念,逐渐被改造成数学中的“倍”。比如下列题组:
(1)小红有2个苹果,小明有6个苹果,小明是小红的几倍?6÷2=3倍。
(2)小明有6个苹果,是小红的3倍,小红有几个苹果呢?6÷3=2(个)
在这里,3倍对应的量是6, 6÷3=2(个)其实就是用了对应的量÷对应的倍=标准的一份量这个模型。是整数倍的模型。
后续学习,随着分数倍(一般是小于1倍,通常叫做分率)的出现,就有了这样的题型,小明有6个苹果,是小红苹果数的1/2,问小红有几个苹果?列式为:6÷1/2=12个。这个时候,就演变成对应的量÷对应的率=总量。(其实就是标准的一份量)该模型与整数倍的模型完全一样。不同之处在于,除以整数越除越小,除以小于1的分数,越除越大。(部分孩子对这个会感到惊讶。)
因此,我觉得这个模型可以这样表述:对应的量÷对应的倍或者率=标准的一份量。大于1的整数倍数时,这个一份量就是标准量;小于1的分数率时,这个标准的一份量就是总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