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的配比,是6:4好呢,还是8:2好呢?
这是一个经典的难题,就像一道菜要下多少调味料,一千个厨师能够调出一千种味道。
一、什么是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
品牌型广告,能够对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提升,但是并不会和客户直接互动,不会带来直接的流量。
品牌型广告是整合营销传播中的“传统广告”,常见的如户外大牌广告、地铁广告、公交车身广告、出租车广告、电台广告、电视广告、杂志广告和电梯广告等。
经典的耐克品牌广告流量型广告,能够与客户直接互动(如点击搜索关键词广告进入官网),可以直接带来潜在客户的流量。整合营销传播中,数字营销基本上都是流量型广告,如搜索引擎广告、信息流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等。
流量型广告举例二、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的配比原理和逻辑
理论上,最低风险的方式是把所有预算都放入流量型广告,因为流程成本和流量结果的指标是相对确定的。但确定归确定,这种只基于流量广告的获客成本,逐年攀升,随着竞争日益激烈,会导致投入产出比不断下降,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受得起。
当流量广告的获客规模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潜在客户的总量趋向不变(有这个具体需求、认知到企业品牌的人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预算再怎么增加,潜在客户的总量摆在那,企业和竞争对手只能不断提升投入成本,这是在“内卷”。
如何破解困局?这时候就需要配合“品牌型广告”,扩大潜在客户的群体,把更多过去对品牌没有认知的潜在客户群,“赶”入品牌的流量池中,成为新的品牌潜在客户。
例如:有英语学习需求的人,认识品牌A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或者参与过A的培训课程,而不曾知道品牌A的存在的人,有着同样的需求,此时就可以通过品牌型广告,广而告之,让这群有需求但对品牌没有认知的群体,对品牌产生认知,从而结合其他的整合营销传播方式,最终成为品牌A的新用户,这就相当于“把蛋糕做大了”,而不用拼命与竞争对手“内卷”那一块“”大小固定的蛋糕”了。
三、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的配比数值是多少?
根据《极简市场营销》中提到,营销圈内较为认可的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的配比数值是:
在轰炸品牌型广告的当月,在单个城市出现的配比可能是8:2或者7:3。
而在轰炸后的月份中,这个比例很可能大反转,变成2:8或者3:7,甚至1:9、0:10。
这是因为极少有企业可以持续在单个城市持续12个月地轰炸品牌型广告,一般也就是一年对单个城市轰炸品牌型广告1次,或者每半年1次足矣。
轰炸式品牌型广告举例上面说的是配比数值,那么市场预算如何估算?
这需要结合该城市的面积、人口规模、媒体环境而决定。即城市就那么大,人就那么多,广告媒体就那么的价位,要达到该城市的饱和式投放,离不开这3个主要因素。
此外,企业领导者的“性格”也决定了投放的比例与投放的预算,有的可能高于正常水平。这就属于每个企业领导者的“秘方”了,这就不是一个标准答案,更偏向是一种“艺术”了。
验证品牌型广告与流量型广告的配比数值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潜在客户数量规模与销售额规模有没有按照预期增长?总体的投入产出比有没有在预期之内?
小结:越来越多的品牌,从大比例投放流量型广告,回流到了投放品牌型广告,尤其是那些品牌驱动的公司,如耐克、宝洁等,因为他们经过真金白银的验证后发现,流量型广告也并非万能的,也有不灵的时候。
核心观点来自《极简市场营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