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124867/0ba1fcbd1351c9e0.png)
我曾在公众号里提到过,自己想要跑步,一方面是想锻炼身体,一方面是向往跑起来的感觉。但由于体重过大,不适合跑步,只能先通过快走等运动,先把体重控制下来才行。
从去年年初开始尝试每天早起出门快走3公里,如今一年过去了,我虽然没能做到每天都有运动,但还是把这件事给保持了下来。也就是说,尽管我有过中断,甚至有时能中断半个月,但在那之后我又能很快进入每日运动的节奏中去。
我想这一切,应该和写作多少有点关系。
在持续两年多的写作过程中,我很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什么时候会放弃,以及中断之后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回归,在感到枯燥的时候如何继续,在达到瓶颈的时候如何突破。这些都是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遇到,不断解决的。
因此把这些经验迁移到运动上时,就很容易把它给坚持下来。
比如前期你虽然保持每天都有运动,但就是看不到效果,因此不免会有些沮丧。你会觉得,自己已经这么刻苦了,但没什么效果,是不是自己不是这块儿料,要不还是算了……
巧合的是,在初期写作的时候,也因看不到任何成果,就想打退堂鼓。那时想的是:都写了这么多了,依然没什么阅读量,更别提变现了,要不还是算了吧……
你看,两者在面对即时反馈的时候,是不是如出一辙,都觉得刚开始就应该有所收获,如果没有,那一定不是自己的问题。
但事实上,运动和写作一样,需要把时间线拉长,把眼光放长远,更不能只计较眼前的得失。
因此在运动初期,因看不到效果就想放弃时,我通常会去想象下自己奔跑时的场景,也会想象下,经过锻炼身体素质变强时的状态。同时,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也会奖励下自己,这样才能形成正向反馈。
尽管我没能做到每天都出门运动,但我成功地把运动,培养成了一种习惯。如今不管外面天气有多冷,我都会出门快走一会,除非室外温度过低或者下雨,才会取消当天的计划。
就这样,在断断续续中,我坚持了一年,而如今也看到了运动带来的效果。最直观的感受是体力变好了,之前出门的时候,只有走上五六千步,就会觉得下半身特别累,并且还会觉得跟腱痛。
我一度以为自己的跟腱出了问题,现在看来就是缺乏锻炼导致的,现在让我走上个一万步,可能会觉得累,但很少出现跟腱痛,甚至下半身支撑不出上半身的情况。也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我才更坚定了要每天出门运动的决心。
当然,在写作上也有同样的经历,最初开始写的时候,表达能力非常差,一件事都说不囫囵。当写了一段时间后,明显能察觉到自己的叙事能力变强了,还有就是写作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由于长期写作积累的经验,让我在做其它事的时候,更有韧性了。比如最近在学的AI,当我开始考虑如何用AI赋能自媒体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有的问题一时半会还解决不掉。换做以前的我,可能会直接放弃掉,但如今我会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能更好地做成这些事。
或许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人,能更成功的原因。因为他们可以把已做成的事的经验,迁移到其它的项目上去,当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能更好地处理。即便遇到新的问题,他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会想办法克服。
纵观这两年多的写作经历,真的是在无形中改变了我许多,有的改变很直观,有的改变则是无形的。但不管是哪种改变,可以肯定是,这些改变都在塑造着我,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因此我这几天也在想,如今AI已经强大到可以写小说、写文案,甚至可以写论文了,那么我们还需要写作吗?
我的答案是:需要,因为写作不单单是写篇文章而已,它能培养你很多方面的能力。而当这些能力,再去结合AI的时候,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否则只是在用AI,并非是驾驭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