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读《随园诗话》(750)

闲读《随园诗话》(75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2-08-04 20: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四·七六】

余宰江宁时,宣门居士《蔗塘诗》一集,盖其族人心谷先生为仁所作。本籍海宁,寓居天津,十九岁即经患难,在狱八年,始得释归;怜才爱士,置驿通宾,其诗清妙,盖深得初白老人之教者。《同友集空谷园》云:“郊居尘埃少,幽访共沿回。柳下孤篷泊,花间白版开。高人还掩卧,稚子识曾来。小立窥鸥鹭,忘机客不猜。”《秋夜病中》云:“巷尾迢迢报柝声,虚堂如水断人行。云移一朵月吞吐,竹啸几声风送迎。不向枚生《七发》,只凭麴部三清。调糜煮药经旬卧,白发萧萧又几茎。”他如:“酒无千日醉,事有百年忙。”“风愁撼树响,鼠厌数钱声。”“为问亭边三五树,春来花发几多枝?”皆可诵也。己未余乞假归娶,杭堇蒲前辈为余通书。先生命其子俭堂礼登船厚赆,至今未敢忘也。

先生有《莲塘诗话》,载初白老人教作诗法云:“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句,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妙不在浅。”其言颇与吾意相合,特录之。

查开,未详。

查为仁(1695—1749),字心谷,号莲坡,又号莲坡居士。清代诗人,天津人,原籍宛平。父查日乾(字天行,号惕人,又号慕园),因业盐,遂家天津,建查氏园林别墅水西庄。查为仁仕途坎坷,康熙五十年(1711)举乡试第一,以主试者赵申楼被讦,致获罪下狱,八年后获释。归家后发奋读书,家富,而性嗜藏书,居于天津水西庄,筑板屋称“花影庵”,又有“澹宜书屋”,藏书数万卷。查为仁于此结纳国内著名文人、学者。与厉鹗合笺《绝妙好词笺》被收入《四库全书》。著有《蔗塘未定稿》9卷、《外集》8卷、《莲坡诗话》3卷等。

置驿通宾,意思是在旅馆驿站款留宾客。置驿,犹置邮,古代用车马传递文书信息,亦指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唐·杜甫《缆船苦风戏题四韵》:“因声置驿外,为觅酒家垆。”《新唐书·刘晏传》:“诸道巡院,皆募驶足,置驿相望。”通宾,犹通客,接待客人。隋·李播《天象赋》:“从官肃侍,谒者通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黎氏》:“谢得妇,嬖爱异常,日惟闭门相对,更不通客。”清·袁枚《复沈省堂太守》:“然郑当时置驿通宾,豪举甚矣,而其馈遗人不过匮器食,殊不可解。”

初白老人,即查慎行(1650—1727),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年少聪颖,声名早著。早年受教于黄宗羲,得陆嘉淑赏识、朱彝尊提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中举,四十二年(170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供职于南书房。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所到之处均有所作。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受弟查嗣庭牵连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享年七十八岁。查慎行是诗坛“清初六家”之一,继朱彝尊之后被尊为东南诗坛领袖。对清初诗坛宗宋派有重要影响,为中流砥柱、集大成者。查慎行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研究和诗学理论研究均有建树,生平诗作不下万首,堪称多产诗人。其诗兼采唐宋而以宋为长,于宋诗师法苏轼,整体肯定黄庭坚、陆游。诗风清新隽永。艺术上以白描著称,对后来袁枚及性灵派影响甚巨,主要作品有诗歌集《敬业堂诗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空谷园,无考。

白版,又称“白板”,指不施油漆的木门。清·曹寅《过陈次山寓居读迦陵稿有感》诗:“草深白版鸣蛙处,水长西桥浴马时。”

小立,音xiǎo lì,意思是暂时站立住。宋·杨万里《雪后晚晴赋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柝声,敲梆子的声音。柝,音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枚生,即枚乘(约前210-前138?),字叔,淮阴(具体在今何处有争议)人,西汉时期辞赋家,与邹阳并称“邹枚”,与司马相如并称“枚马”,与贾谊并称“枚贾”。早年担任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因在七国之乱前后曾两次劝谏刘濞而显名于世,后离开刘濞而成为梁王刘武的门客,于汉景帝时被任为弘农郡都尉,在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被以安车蒲轮征召,于入京途中逝世,享年约七十三岁。在文学上,枚乘所作的《七发》在辞赋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作品。今有《枚叔集》辑本三种传世。

《七发》,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此赋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它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连写七件事的结构方式,为后世所沿习,并形成赋中的“七体”。

麴部,典故,麴部尚书的省称。唐汝阳王李琎的自称“麴部尚书”。李琎(?-750),初名嗣恭,又名淳。为唐睿宗李旦之孙,让皇帝李宪长子,唐玄宗李隆基之侄。眉宇秀整,性谨洁,善射,与贺知章、褚庭海为诗酒之友。封汝阳郡王,历太仆卿。卒赠太子太师。唐·冯贽《云仙杂记·泛春渠》引《醉仙图记》:“汝阳王琎,取云梦石甃泛春渠以蓄酒,作金银龟鱼浮沉其中,为酌酒具,自称‘酿王兼麴部尚书’。”好饮酒,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排名第二。清·钱谦益《王二溟布政谢事家居八十如少壮听歌度曲累夕不倦奉赠》诗之一:“小建纛旗临麴部,平分旌节领骚坛。”按:由于“麴”同“曲”,故不少版本的《随园诗话》将“麴部”直接刊印成“曲部”,而“曲部”则是古代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也是歌馆或妓院的代称。与后文的“三清”毫无关联,诗句文义就不通了。所以,对于一些通用字在特定场合应该联系上下文选定用字,以免产生歧义,或无法理解文义。

三清,酒名,即清酒。晋·潘岳《桔赋》:“三清既设,百味星烂。”唐·骆宾王《初秋登王司马楼宴得同字》诗:“缔赏三清满,承欢六义通。”

鼠厌数钱声。年龄大点居住过老房子的人,多数在夜里听到过“老鼠数钱”的声音。实际上,这是老鼠在感到危险时惊恐的叫声。老鼠在危急的时候发出的“咋咋咋咋”的叫声,与古代人们在数铜钱时发出铜钱的撞击声音很像,所以人们取吉利之意,谓之“老鼠数钱”,寓意家中富裕。但老鼠是真不愿意发出这样的声音。

己未,指乾隆四年,1739年。是年,袁枚中进士,随即请假回家完婚。

杭堇蒲,即杭世骏。

通书,音tōng shū,指与人互通书信。

俭堂,即查礼(1716—1783),原名为礼,又名学礼,字恂叔,一字鲁存,号俭堂,别号铁桥、榕巢。查为仁弟。查为仁之弟。按:在本书卷四·五一中,袁枚将查礼误记成查为仁的侄子,此处又记载为其子。看来,袁枚与查家的确不是十分熟悉。

赆,音jìn,意思是临别时赠与、赠送或馈赠的财物。厚赆,指临别时的丰厚馈赠。

《莲塘诗话》,查为仁撰。据《清诗话》本,应名《莲坡诗话》,盖查为仁号莲坡也。

(待)

相关文章

  • 闲读《随园诗话》(750)

    【原书卷四·七六】余宰江宁时,查宣门居士开赠《蔗塘诗》一集,盖其族人心谷先生为仁所作。本籍海宁,寓居天津,十九岁即...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闲读《随园诗话》(3)

    【原书补遗卷五·八】张若瀛诗,好游戏,咏《眼镜》云:“终日耳边拉短纤,何时鼻上卸长枷?”闻者皆笑。《赠兄竹杖》云:...

  • 闲读《随园诗话》(6)

    【原书卷二·—八】尹文端公论诗最细,有“差半个字”之说。如唐人:“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新秋”二字,现成语也...

  • 闲读《随园诗话》(7)

    【原书卷二·四一】为人不可不辨者:柔之与弱也,刚之与暴也,俭之与啬也,厚之与昏也,明之与刻也,自重之与自大也,自谦...

  • 闲读《随园诗话》(15)

    【原书卷三·三〇】杭州周汾,字蓉衣,咏《春柳》云:“西湖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不脱不粘,得古人未有。惜客死...

  • 闲读《随园诗话》(12)

    【原书卷二·六四】崔念陵进士《鄱阳道中》云:“斑鸠呼雨两三处,毛竹编篱四五家。流水声中行半日,薰风不动晚禾花。”《...

  • 闲读《随园诗话》(13)

    【原书卷二·七八】上虞陈少亭爱童二树五言,为《摘句图》,仿阮亭之摘施愚山也。余尤喜其“早烟山际重,春雾水边多”、“...

  • 闲读《随园诗话》(4)

    【原书补遗卷五·一十三】山东道上,妓女最多,佳者绝少;过客题诗壁上者亦多,佳者亦少。独有无名氏末二句云:“最是低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读《随园诗话》(75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uj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