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晚上因为去安阳欣赏“写给安阳最美诗篇的诗朗诵”,而未能参与安全感保护法的学习。所以这里我首先把这节内容补充一下。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初,我们都会认为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应该围着自己转。建立安全感的条件就是满足这一条件。
在婴儿时期,这个需求最强烈。所以,在婴儿出生的第一年,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形成一个非常稳固的“婴儿中心—妈妈中心—家庭支持系统”,甚至可以在家庭支持系统后面再加上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就更完美了。让所有的因素都围绕孩子转,让孩子产生发自内心的安全观。
接着,我用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的问卷调查中,得分11分。对照分数,得出结论:安全感充足。
分析原因,大概跟自己婴儿时期被父母的关爱包裹有关吧。妈妈常说的一件事就是:爱生病得我若睡得时间长了,就会被抱到医院,被多个医生诊治无病,依然等睡醒,看到真的无病,才肯离开医院。那真是打个喷嚏都能吓死人,这样长大的孩子,安全感应该很强吧?
本周四共读内容是:信任感,对自己无条件的爱
共分三个问题:
1、信任感是如何产生的?生命的开始,一个人如果感受到了存在感,经历了从分裂到完整的过程,得到了无条件的安全感,那么他对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上的人、对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自己,就产生了信任。也就是说,信任感是由存在感、完整感、安全感组成的。
2、不自信是如何形成的?“不自信”,就是“不相信自己”,也就是“和自己没有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也可以这样说,“不自信就是因为存在感、完整感和安全感这三个拼图没有在对的时间找到它们对的位置”。比如:我们在讨论中发现,有些人是依赖外界的反馈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存在感、)有些人认为世界上的人和事非黑即白(分裂感)、有些人尝试用多种形式发出声音,期待得到外界给予好的回应(安全感)。再比如,一个人在生命之初,得到外界的亲密的人的强有力反馈太少,在长大后很难真正相信一个人,所有建立的关系都会隐约觉得是某种条件的交换才得以实现。当你没有体会过“无条件的爱”是什么样子的,你可能也会认为自己不会得到无条件的喜欢。当你在关系中只能用假设和猜测,心理模式就产生了,当然,你也会被模式控制。
3、如何打破旧模式,找回信任感?当我们认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会对我们有无条件的好意和真诚时,你的旧模式就有可能会被打破了。如何寻找我们生活中无条件的爱呢?方法工具箱信任拼图就是用来帮助我们建立信任连接的。我们可以在拼图的空白位置填写这样的内容:你生活中不经意的、让你感到存在感、完整感、安全感的时刻。当我们能用一个个真实发生的经历和体验填满我们的信任拼图时,那么你就会一点点找回自己的信任感了。
总之,建立和找回信任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我们用心感受和体验生活中的真诚和美好。去勇敢的感受爱,去爱人。最终你也会得到自己强大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