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南灵山五利镇,有一条街别名叫“爱情街”。
过去每逢圩日,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青年男女,有的人不想通过媒人做媒,自己找自己理想中的另一半,便到爱情街去,说不定哪一个圩日会找到自己心爱的伴侣。
在天气晴朗的赶圩日里,上午11点半过后,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多,爱情街自然就有年轻人到来。
一般情况下,女的两三个人一起来,她们都是同村人,或者是亲朋好友,她们选择了一个地方停下来亮相,等待着喜欢她们中之一的男子到来。
年轻男子不会停在一个地方等待,他们必须主动寻找,在街里游来走去,目扫到来的女孩,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当一个男子看中了一个女孩,他就脸带笑容不断地注视着她,如果女孩也对那男子有意,她会条件反射地向他作出示好的回应,那男子就主动上前去招呼她,带她到另一个地方,两人互相了解,心与心碰撞在一起,就会刷出爱的火花。
如果男子一眼便钟情于一个女子时,那女子却不为所动,对男子毫无表情,知趣的男子只好离开了。
有的男子看中一个女孩后,看样子女孩并不喜欢他,他仍然厚着脸皮上前招呼她,向她表白爱意,女孩会有礼貌地回应他说:“对不起!我在等另外一个人。”男子听后只好离去。
有时候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当一个男子同时喜欢三个女孩时,即是三个女孩中任何一个跟他走都可以,如果三个女孩也都同时喜欢那男子,有两个就要相让退出,成全她与他相好,不然的话,让男子通过分别与她们三人了解情况后去选取。
爱情街这种自由恋爱的方式,不仅得到年轻男女的赞同,也得到许多家庭父母的认可,这种恋爱方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
然而,爱情街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故事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那时的爱情街只是镇郊的一个赶圩人常常停下乘凉的地方。
夏天的一个圩日,有个20岁的年轻寡妇在那里乘凉时,碰巧一个也是20岁失去妻子的男子经过那里,她俩一见互相倾心,四目相视一会儿,女的毕竟有点腼腆,她故意离开那里,心想如果他跟随着她走,说明他一定是爱她了,结果看到,他真的尾随她去了。
到了离镇远一点的荒郊野外,女的转回头来,看到男的在她后面,她试探地问他说:“你为什么总是跟着我?”
“因为我喜欢你,”男的回答说:“我想你也喜欢我,所以就跟着你。”
“你真会说话。”说完,她双目注视着他,脸上露出含羞的笑容。
男的会意,他走上前去,他俩坐下来,互相了解,知道双方都是失去了另一半,也都没有孩子,他俩互相同情,互相爱慕,不久便结为夫妻。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来,由于他俩是在爱情街的地方相识,后来城镇扩建,那个地方铺成街后,人们就把它叫做“爱情街”。
直到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爱情街的名字才慢慢地被年轻人遗忘了。
如今,在中老年人的心目中,爱情街往事成了茶余饭后的趣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