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 坚持分享第1346天 2022—2—19
有人这样说:焦点解决是爸爸,叙事实践是妈妈。你同意吗?你怎么看待这两者的一样与不一样?
焦点解决偏理性,叙事实践比较感性,叙事温润如玉,让人感觉特别温暖。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方登一直不愿回家认自己的亲人,是不愿面对自己是不被认可的孩子。妈妈在女儿面前跪下的那一刻,是32年来的自责和愧疚。遗像前的五个西红柿,坟墓里的书和学习用品,都是妈妈对女儿的挚爱。方登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妈妈的爱,知道妈妈这些年生活的并不好,母女之间的隔阂终于冰释前嫌。怎么读懂这个故事呢?电影讲的是母女之间天大的误会和误解,让这段爱硬生生地断裂,你怎么愿意去链接?愿意去重新理解?乃至于会有原谅和谅解。故事最重要的元素是情感,焦点解决听的是你很渴望活成怎么样?叙事里的纠结、情结、铺陈、脉络、细节等,这部分好细腻,好深刻,我怎么听懂一个人他很在乎的是什么?如果方登在回家前给你打电话做咨询,你怎么陪伴她?她说:妈妈都不爱我,妈妈比较疼弟弟。这个时候你知道她内在好在乎的是什么,这怎么影响到她的亲密关系,以及和别人的相处?当一个人的故事被读懂,是有温度和感动的,焦点是有能量的,是有方法和方向的。叙事有很多的触动,触动是很有力量的,成长要有很多的泪水和领悟。
焦点告诉我们有很多方法,叙事告诉我们有很多触动。
听故事会有陶醉,心会安静下来,沉淀下来,会跟着一起去感觉,去思索。焦点会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往前走。
一、焦点解决和叙事实践的比较:
两者都强调人是生命的主人。
焦点解决:
1.偏向理性引导,最厉害的是引导着你看到目的地在哪里,下一站在哪里,一站一站走,把我们去的目标每一站都标清楚,很有方向,是一种未来感。
2.强调一个人更有能量地去做事情,即赋能,会有赞美,自我赞美威力更强。我们通常是挑错的,赞美会给当事人带来力量和希望。
3.焦点强调,人用自我效能感去创造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去相信我可以做到的,我做了什么可以成功,做什么问题可以解决。
4.焦点会问how和what(导向我们开始可以怎么做),不问why(避免找借口)。 如: 孩子不想去上学,可以问:发生了什么你会愿意去上学?当学校有什么不一样你会去上学?不去问为什么不上学。
5.焦点解决聚焦人可以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活出渴望的生活。
叙事实践:
1.是感性引导,比如:对于回家,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最期盼的是什么?回不了家,最想让我听懂的是什么?是脉络性的前因后果,是脉络性的理性梳理。
2.叙事通常不去赞美一个人,赞美是在告诉他怎么做才比较好,会创造压制力的论述。叙事相信一个人生命是有威力的,有值得信任的地方。强调反思、解构,不告诉人应该怎么做,对人极其相信,但不用赞美的手段达成。
3.叙事让来谈者相信自己是生命的主人,见证自己,比如:过去这段经验是怎么做到的?可以这样做,代表你很重视什么?生命中的这几段经验,代表你是很重视什么的人?认回我们是个重视什么生命价值的人,现在好努力地继读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去质疑和挑战来谈者相信的东西。
4.叙事探究的是生命根源的东西: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情失败了三次,你依然愿意去做?我们生命中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在乎的是什么?
5.叙事聚焦人在困顿中觉察、理解,然后活出想成为的人,是生命层次的,是激发一个人去觉察和体验。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优势
1.既有效率又有效能(一次咨询的精神,困难的问题不一定用复杂的方法解决)
2.易学好用(可操作性强)
3.可广泛运用(学校,企业,小区)
你喜欢焦点解决的是什么? 焦点解决可能带有的限制和劣势是什么?(依赖语言的理解能力)
三、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劣势
1.不是每个生命议题都可以解决
如抑郁的状态,不见得可以被解决
2.心境的转折过快:来谈者会觉得故事还没有说够
不过多探讨问题的成因,没有贴近和转化的过程
3.理性的探讨对某些细致、敏锐的来谈者格格不入
四、叙事实践的优势
1.有温度地贴近与了解
2.聚焦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直指生命核心的认同价值:探索、辨认与实践
3.引导来谈者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为己负责
五、叙事实践的劣势
1.探讨的议题广泛,需聚焦清晰,否易形成漫谈(咨询目标?谁决定要怎么活?)
2.生命议题的价值探索,需要一定时间酝酿沉淀
3.不太聚焦于问题可以如何解决
叙事处理的是生命认同的议题,焦点处理的是生活问题的改变,叙事让心带来笃定和安稳。
叙事好像什么都谈,跟万花筒一样,所以咨询师要抓住咨询目标,他好想活成什么样子,实践生命中的什么价值?去靠近这条线,聚焦偏好故事(很想活成什么样子)的轴线,才会有方向。
咨询师要问来访者听得懂的问题。
叙事强调用什么样的生命态度来看待问题。
焦点解决像西医,会快一些,叙事像中医,比较根本。
六、社会建构论对心理咨询的具体启发
1.来谈者的生命独特性:人即使活在同一社会文化中,但都仍有其独特的相信价值。须回到其生存的脉络去了解,每一次的咨询都是量身打造的咨询。
2.化解好坏、对错二元论;没有最好的;不去评断而是去理解主角生命独特的美;让来谈者决定他真正要的是什么?咨询师的责任就是去搞清楚。
3.具体的态度与操作手法:尊敬,访问与请教,在背后一步引导。邀请觉察(有知有觉);邀请诠释(主体性:从受害者转到我是自己生命的主人)
后现代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独特的需要和处境,咨询师要很用心去聆听,叙事强调的是带着情感共鸣的理解:他为什么想这样过?想这样过,对于他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七、案例解读:你如何理解?会问什么问题?
1.方明,计算机本科毕业,但是对此专业没有热情,做了两年就做不下去了。在迷茫之际,听了几次心理咨询的网课,觉得很有意思,最近想转职做心理咨询师的行业。
2.老赵的太太在一次地震中离世了,自此之后,每天都很想念她。三年了,因为太伤心,平常的工作也顾不了,就只好在家休息。他日日看着以前的照片,以泪洗面,很后悔之前没有好好珍惜,很想去找太太。(生命失落的议题,用叙事较好:这三年来,你是怎么熬过来的?是怎么照顾自己的?你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能讲讲你和太太的故事吗?如果你太太在天有灵,她希望你此时怎么生活?希望你活成什么样子?娶这样的太太,对你生命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面对生命失落的议题,会用叙事真诚去陪伴,需要陪伴和情感的梳理就用叙事。需要怎么做决定,怎么解决某个议题,就会选择焦点。也可以先用叙事,再用焦点解决,两者人性观很相似。
八、SFBT:人是什么?
解铃还须系铃人
1.来谈的人不是病人,只是暂时受困
2.人们会有抱怨是因为有期待
3.困境中的人,正在用其他方法面对与因应者
4.人“可以是”关于自身感觉与知觉,解决自己困惑的专家
5.人自身“可以”拥有解决其困扰的资源和技巧
故事《公主的月亮》:漂亮的公主得了怪病,她身体虚弱,晚上做了一个梦,精灵告诉她,只要把天上的月亮摘下来,放到脖子下面就好了。
国王开始开会,让大臣们讨论:月亮到底有多大?月亮是由什么做的?
大家讨论了三天三夜,仍然没有答案。国王眉头深锁,在御花园走着,他遇到一个小丑,小丑问明缘由,告诉他:大臣都是国之栋梁,是很有智慧的人,讨论不出来,肯定得不到答案,二个问题问得很好,这问题是由谁提出来的?国王回答是公主。小丑建议国王去问问公主。公主告诉国王:月亮和大拇指的指甲大小一样,是由黄金做的。
国王下令赶快给公主做一个大拇指大小的金月亮,让公主挂在脖子上,公主的病很快就好了。
国王怕公主走到御花园,看到月亮还在天上,知道父王骗了她,她的月亮是假的。国王又召集大臣开会想办法,有人说可以放烟花,有人说可以用窗帘把御花园围住,有人说可以把公主的眼睛挖掉……
最终没讨论出结果,国王眉头深锁,走在御花园又碰到了小丑,小丑问:上次是谁帮你解决问题的?为啥不再去问问呢?
国王告诉女儿,如果你去御花园,一抬头看到月亮还在天上,会不会……国王还没说完,女儿就说:那很正常呀,月亮在我脖子下面呀。
寓意:在这个故事中,月亮有多大是谁决定的?
来谈者才能决定他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焦点解决和叙事实践的人性观有90%是一样的,重点在于人的困境是怎么回事?人为何受困?
SFBT人为何脱困?
问题解决与解决建构
叙事:人是什么?
叙事:人为何受困?怎么脱困?
人如何脱困?
叙事访谈历程概念图:
叙事要问出好问题,是需要不断练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