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诚然,古之人不余欺也!
近日,给学生们再讲《与朱元思书》。发疑几处,特此斟酌。
一、风烟俱净的“净”
“风烟俱净”,该句教参给的翻译是“没有一丝风,烟雾也完全消散了”,“净”作为动词,译为“净尽,消散”。然“此今之净字也。另古瀞今净,是之谓古今字,瀞:无垢秽。见《说文·水部》。假借为“瀞”。清洁,洁净。亦用于形容抽象事物。亦指明净 [clean]。净又作为形容词而言。而文中“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承接紧密,天山自然不是一个颜色,这里应该是空气明净所造成的一种清澈透明、浑然一体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天山共色可谓共同的是“净”色。“净”似乎用作形容词与整篇文章文风更贴近。
二、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从流飘荡”的“从”,跟、随。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样一个空气明净、晴空万里的天气,吴均放下思想包袱,选择了“飘荡”,这种别样的游玩,还是“从流”飘荡,一个“从”,主客反转,忘乎所有,是多么的舒畅,惬意,自在,自得。而且是“任意东西”的飘荡,“任意”写出舟儿想去哪儿去哪儿,爱去哪儿去哪儿,悠哉悠哉,怡然自得,潇潇洒洒。作者的心境尽在“从”字,尽在“任意”,可谓快哉,乐哉,美哉!那么,就有一个疑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游前作者已然息心,后被美景陶醉随呼而出,还是意在劝诫朱元思放下世间纷扰,沉醉山水,却不得而知。
三、富阳至桐庐
按照“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应该是顺流而下,而原文为“自富阳至桐庐”,翻开地图,富阳至桐庐显然为逆流。有学者云:此处应理解为作者乘船自桐庐出发,“从流飘荡”,止于富阳。在富阳乘兴挥毫写成了《与朱元思书》,“自富阳至桐庐”只是就写景范围而言,不指作者坐船(去)游览的起止情况《语文教学与研究1985年12期》。那么文章第二段对水奇的描写是这样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应该是水态稍静,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水态变猛,水之变奇,根据行踪的顺序,作者先遇到的水静,后遇到的猛,我没有身临富春江其境,故不知水之实况,然此应与究富阳至桐庐,亦或是桐庐至富阳相照应。倘若水况与从富阳至桐庐不一致,那么该处是不是本文一个小瑕疵呢!
四、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号称“小三峡”,“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而吴均把最美的词赋予它——天下独绝,独,独特,独一无二;绝,极致,绝了,到达极点。“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富春江的总特征,也流露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放观后文对奇山奇水的描写,可以与《水经注》媲美,但天下独绝,未免略有夸张,吴均言:天下独绝,自然而言,在他的眼中这片水域足以让其爱入骨髓,何得此感,这或许与作者息心,真正陶醉山水,然得其美有关,那么“独绝”二字似乎也可直掀主题。
五、寒树
“夹岸好山,皆生寒树”,部编版教材课下注释: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而纵读全文感情基调较欢快,激昂。显然这里给出的翻译“让人心生寒意”与全文感情色调较不搭,教参也给了三种解释,并逐一分析,并倾向于课下注释的解释。然对第三种解释并没有深究,若只是密而绿,则显示出树木虽已秋,仍欣欣荣荣,勃勃生机,和作者心境相通,也与后文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相应。那么“让人心生寒意”就显得甚是难懂。
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从语脉上看,作者抒发理性思考后,似乎文章该戛然而止,后边加一句,稍显突兀。有学者以为这表明作者“一如既往沉醉在美好多变的自然景色中”,而这样结尾,“使结束感和持续构成一种张长力,是这最后几句的妙处”。教参还给了一个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并非文章全貌,后边或许还有文字,只是《艺文类聚》摘录至此,所以后边的文字也就未能流传下来。既然本文是一篇游记,按照作者游踪变化而记,也就是飘荡所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随着时间变化,天气变化,小舟所行,在道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后,作者边行边记,而后所见。
伟大思想家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我国的传统是做学问,而现在的学校老是让学生做学答,成天要学生回答试卷里的题目,然而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的确创造应该从问题开始。许多学者也指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我们语文教学,语文老师的真正快乐感和幸福感正是在于思维和发问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