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马尔代夫”

游“马尔代夫”

作者: 明月边上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4:40 被阅读0次

            12月1日上午,冬日象把利剑,穿透薄薄的云层和轻纱般的雾霭照在大地上,给繁华的都市和在都市中奔波忙碌了一周的人们,送去了久违的阳光和温暖,这不,刚刚从土桥赶集回家的我们,在微信群里就收到了老同学们的邀约:下午去重庆巴南区游“马尔代夫”,放松心情,晒晒太阳。

            “马尔代夫”在什么地方?有何自然风光?我们并不知哓,只是觉得地名挺洋气,“马儿——载着丈夫”还有那么一点点诗意。刚听到这个地名,虽然有些惘然,但是,在这个惘然之中,好像又有那么一丝丝好奇心的探究欲望,促使我们决定前往一看究竟。好在,同学群里熊曾去过,(大家不要见笑,这个不是《熊出没》大森林里的那只聪明可爱的熊,这个是百家姓里,排在第71位的那个熊氏,当然啰,他也非常具备聪明可爱的特性,哈哈哈)于是,我们一路上,自然就有了向导,也不必多费那份寻路而东奔西跑的精力了。

            下午2点钟,我们驱车在巴南鱼胡路口往龙洲湾方向30米匝道口汇合后一同前往,熊同学的“渝A——某某863”车在前面缓慢行进,带路做向导,后面“渝B——某某Q76”车小心翼翼,紧随其后。

          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今天两个车牌的三个尾号挺有意思,很有点诗的韵味。想一想,“863”谐音就是“爬牛山”,“Q76”谐音就是“靠溪流”,一个“爬牛山”,一个“靠溪流”,总是给人有一些“静”和“动”的画面感呢,如果根据这个思路,再进一步挖掘意境,可将“爬牛山”“靠溪流”组成两句完整的诗句,那就是:深林藤蔓爬牛山,幽谷落花靠溪流。嘿嘿,是不是觉得有那么一些诗味清幽,意蕴悠长呢,挺好玩的哩。哈哈哈,话题说远了。

            车行进至约一公里路程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延绵起伏的墨绿色的铜锣山山脉。咦,这地方似曾相识,好眼熟啊,哦,记起来了,记起来了,原来,这里是上世纪我们孩提时代,几个小伙伴常常去玩耍的、那些泛白的石头儿顺着山势而铺开的那座山——“白泡石山”嘛,在这里,曾留下我们少年时代那个纯真、甜美而又苦涩的记忆……;“大窝铺”、“倒马坎”、“虾子梁”、“老道角”、“白泡石山”大部份都快成为历史地名而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取而代之的是“学堂湾”、“鱼胡路”、“渝南大道”、“万达广场”、“龙洲湾”等等新地名。

          水泥硬化过的上山道路变窄了,汽车行驶起来还是比较顺畅;几个转弯,我们转眼就来到了山巅。这时,车内人员放眼望去,龙洲湾、鱼胡路、高职城那幢幢错落有致的富有立体感的高楼大厦尽览眼底,现代化初具规模的重庆南部新城矗立在长江之畔,就象一幅刚刚绘就的美丽画卷气势恢宏而豪放。正所谓:

    登顶铜锣山,

    一览高楼小;

    弹指数年间,

    桑田变城堡;

    寻旧童年梦,

    当下恐难找;

    青山依旧在,

    惟叹人亦老。

          ……

            不一会儿, 小车穿过绿树掩映的铜锣山山脊,缓慢行驶在蜿蜒曲折下山的道路上。山这边,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完全没有了大都市的喧嚣与繁华;惟见零零星星分布的农舍,依然在山间的土丘、空旷的田野中,诉说着乡村慢生活的悠闲与宁静。路上车稀人少,偶尔从林中的树梢上传出几声“啾啾”的鸟叫,方知,这就快到我们今天的目的地了——“马尔代夫”。

            我们的车在山洼的道路上行驶不足五分钟,就来到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山坡。山坡旁,一片片高大茂盛的芦苇引起了我们对它的几多欣赏和好奇,心里正捉摸,难道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马尔代夫”?大家正在诧异间,没想到,熊同学的“爬牛山 ”向导车,如同一头野牛一样忽然右拐,驶离道路,径直从狭窄的茂盛芦苇丛中间小心地缓慢驶入,并示意后面的车也跟进。在这个不是路的道路上行驶, 小车还是有些颠簸,乘车的人不免忐忑不安,心情骤然紧张起来。还好,这样的野路并不长,大约十米路程后就到了目的地,因为,这里除了茂密的野草、芦苇,就是山坡间隐约呈现的那些曾被人践踏出来的小径,确实没有让车可行的道路了。

            下车后,熊同学夫妇带领我们一行8人,在一条沙石的小路上行走,两旁一丛丛、一簇簇随风摇曳的芦苇和那些褐色的芦苇花,仿佛在欢迎远方的游人到来;我们无暇他顾,只想加快脚步前行,尽早一睹那个传说中的“马尔代夫”。

           

    我们在沙石的小路上行走,两旁随风摇曳的芦苇和褐色的芦苇花仿佛在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App

            穿过浆砌片石垒成的墙门,来到一个生长着些许地木耳的沙石土平坝,放眼望去,一个约有二个篮球场大小的、碧波荡漾的水池塘旁,矗立着宽阔高大的山体。那山体裸露的、光秃秃的层层片石,被冬日阳光照射显得格外醒目,清晰可见,壮美之极。这不禁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李颀那句“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的诗来,那山崖陡峭绝壁,气势磅礴,令人赞叹!

    眼前的这个湖是老二,水深约30米。App

            熊同学告诉我们,这里其实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期间,人们釆石后所废弃的矿坑,分别分散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三个大大小小的堰塞湖。眼前的这个是老二,湖深约30米。

            堰塞湖三面都是悬崖,大家照好相后只能从原路返回出来,从左测的山脊往上走,不一会,就到了层层叠叠的片石形成的悬崖边;低头看,右边山底湖水涟漪腿软心颤,左边悬空山壁陡峭心悸心慌。随手拾一块小石,丢入湖內试水深浅,谁知,石头儿在空中飞行几秒钟落入水里,并未见到触底后向上涌出的浑水来,可以想象,这湖水真够深啊!

         

    石头儿在空中飞行秒针落入水里后并未见到触底向上涌起的浑水来App

            在往山凹里走,除了那些陡峭绝壁上因地壳运动留下的、不太规则的、细长的彩色条纹外,就是满地粗糙的、奇形怪状的、大大小小的片石了;人在这样的地上行走,必须小心谨慎,不然,容易踩滑摔倒崴伤脚。

    人在这样的地上走,必须小心谨慎,不然,容易踩滑摔倒崴伤脚App

            我们来到山凹左则人工掘出的悬崖边,峭壁矗立,悬石层叠;从凹口处放眼望去,曾经的巍巍大山被釆石人如同蚂蚁啃骨头一样生生的移走,留下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碎石一大片;虽然,这景色隐隐约约可见一丝苍凉,但是,我们更敬佩和赞叹那些釆石的勇士们,为我们描给出了一个现代版的、活脱脱的“愚公移山”,那真是:人间奇迹,人定胜天啊!

    从凹口处放眼望去,曾经的巍巍大山被釆石人如同蚂蚁啃骨头一样生生移走,留下坑坑洼洼碎石一大片……App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心里都疑惑:刚才看到的风景如何跟“马尔代夫”有关?显然,大家都觉得有“文不对题”之嫌,但是,独特的景色和现代版的“愚公移山”景观,还是让大家美美的饱了眼福,收获了山野里的休闲、轻松和愉快。

            然而,游览行程还没有结来,右边二个堰塞湖还等着我们去看呢。我们驾车慢慢驶出芦苇丛,往原路回走约一里路程后,在三岔路口左行爬上一个小斜坡(小斜坡坑坑洼洼,底盘低的小轿车最好不要上去)。上面有个篮球场大小的平整土坝,车暂停于此。

            下车后,我们看到一个约2米多高60米长的一堵围墙威严地堵住了去路。那墙上张贴了一个政府安全告示牌,告诫大家堰塞湖水深危险注意安全等警示内容,其文书落款为: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红炉村。围墙很高,怎么进去呢?我们正犹豫着,这时,停好车的熊同学上来了。他为大家指引了一个隐秘通道,让大家巧妙轻松地翻上了围墙,这时,我们才看到了墙内的风景。正所谓:旅游向导,如宝重要,关键时刻,莫去撒尿……

          我们从墙顶小心翼翼地走下去,看到了约有4个篮球场那么大的一个湖,湖水清澈,湖的四周均为绝壁。在湖的中间有个小岛,岛的一边伸向湖心,一边连着悬崖,那岛上长满泛黄的野草,远远看去即像湖中的一颗珍珠又像水中的一个盆景,真是漂亮。岛缀湖面,湖映小岛,在阳光照耀下水波粼粼,山影妖娆,美轮美奂。

    岛缀湖面,湖映小岛,在阳光照耀下水波粼粼,山影妖娆,美轮美奂。游“马尔代夫”

            顺着长长的机耕道,我们走到湖边,伸手在湖水里轻轻搅动,可感受一下冬天湖水那一丝丝的冰凉……这时,不知什么时候熊同学已攀爬到右边的、约8米高的山凹处,正在大声的呼喊:大家都上来,看一看上面的小池塘,与下面那个湖形成一对天然的“母女湖”哟。那喊声在陡峭寂静的山崖间回荡,是乎在更加紧迫地催促我们,赶快也从石壁处爬上去,看看那个熊同学所谓的“女儿湖”。

         

    顺着长长的机耕道,我们走到湖边,伸手在湖水里轻轻搅动,可感受一下冬天湖水那一丝丝的冰凉……游“马尔代夫”

          说是“女儿湖”,其实,就是一个面积只有一个羽毛球场大小的小池塘而已,没有更多值得关注的、吸引眼球的亮点。走在平缓倾斜的小坡上,那光秃秃的、方方正正的、如桌子一样大的一方石头和那边上孑然矗立的一座山峰,倒是很别致,很有意境。

    走在平缓倾斜的小坡上,那光秃秃的、方方正正的、如桌子一样大的一方石头和那边上孑然矗立的一座山峰,倒是很别致,很有意境。游“马尔代夫”

            这方石,别致在那孤零零的平放在平缓的小斜坡上,仿佛是一个哨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守护着这个美丽的一池绿水和湖边延绵起伏的山峦;又像是一个天外来客,专门为前来观光的人们,在空旷的大自然中,热情准备的一桌美味佳肴,让人们细细去咀嚼,慢慢地品尝——那石头后面的山,那石头后面的水……

            这山峰,意境在那孤零零矗立在三个湖边,宛若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世间万物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又好似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刚刚在清澈的湖水里洗浴后上到岸边,正默默地面对如镜的湖水低头梳妆……

            哦,在这个小小山峰裸露的、斑驳陆离的岩石上,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饱经风霜世纪老人的模样和那位浴后梳妆少女纤细的身影,那个美啊,呈现在眼前让人浮想联翩,全身愉悦……

    哦,在这个小小山峰裸露的、斑驳陆离的岩石上,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饱经风霜世纪老人的模样和那位浴后梳妆少女纤细的身影。游“马尔代夫”

            清澈的湖水,陡峭的绝壁,蔚蓝的天空,入冬的暖阳,让人尽享大自然美好的赠予,这份轻松,这份愉悦,这份悠闲,都尽情地显露在大家争先恐后的拍照录影中和朗朗的笑声里。然而,梳理今天自驾游行程,总是感觉与“马尔代夫”没有多少关系,难道这只是那些驴友们对这片野景的戏谑称谓?我们正纳闷时,在停车的土坝上,正好遇到一个当地的村民,他慢慢给我们讲述了另一个版本的、在民间流传了多年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重庆与巴县接壤处的长江虾子梁畔,被当地人戏称为吊二咀的一个山崖上,居住着恩爱的一对年轻小夫妻。某日凌晨,丈夫突然带上行囊,骑着白马,悄悄离开了妻子,说是为了爱人的幸福,他要独自去闯荡,到大山深处去掘地挖石寻找宝藏。一个月过去了,未见丈夫回来,妻子非常焦急。在村上老人的指点下,妻子踏上了外出找寻丈夫的行程,于是,她骑上一匹枣红马,爬山涉水,只身来到这个叫“天堂坝”的地方。她牵着马儿,站在那个小斜坡上,面对四周的山丘和那些被寻宝者挖掘出的三个大大小小的地坑,疯狂地、歇斯底里地呼喊着丈夫的名字,流着哀怨的眼泪等待丈夫的归来。等啊等,一日过去了,等啊等,一周过去了,等啊等,一月过去了,始终没有等到丈夫归来的身影。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年,二年,三年,时光就这么飞快的流逝,妻子思念丈夫的眼泪却逐年流干,于是,流下的泪水便灌满了那三个矿坑,形成了那三个大大小小的湖泊;而妻子牵马站在那个小斜坡上,焦急等待期盼丈夫归来的独特姿态,却定格演化成了眼前这么一座宏伟的山峰……这正是:丈夫挖山寻宝藏,妻子牵马待夫归。看看嘛,这个小斜坡上留下的那块栓马石,还依然清晰地挺立在那儿哩…… 

            哦,我们恍然大悟,是否明白了什么,原来,这个就是“马儿待夫”呀,是“妻子牵着马儿等待丈夫的归来”啊……后来,不知何时,驴友们将“马儿待夫”说成“马尔代夫”了,这还许是驴友们的厚爱吧,也还许是因为“马尔代夫”这个洋名,更能够吸引公众关注,更能够博得大家眼球吧。有意思,很有意思哩!

            不过,我们既沉浸于村民讲的动人故事之中,又陶醉于妻子泪流成湖、牵马待夫归化成山的壮美景色之中,然而,我们是否更愿意相信,这个关于“马儿待夫”的故事是真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因为,我们分明已经看到了,那个被“丈夫”挖走的那些如宝藏一样的山石,如今,已经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以崭新面貌的另外一种形式,呈现在我们大家眼前——这座正在崛起的、现代化的、宏伟瑰丽的重庆南部新城!

                                2018年12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马尔代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ml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