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我们那里把放电影叫做“打电影”,老人们至今还这样叫。为什么这样叫?个中缘由我无法去考证。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的文化生活就是守着一台亲戚送的旧收音机,听《小喇叭》节目,还有评书《岳飞传》《水浒传》等。再有,就是听电影录音剪辑,听过了电影剪辑,心里就热切地盼望着能够亲眼看到那些在心里想象了好久的画面。
于是,大人孩子们就急切地盼望着放映队能够巡回到我们村子来。为了满足村民的愿望,村干部也极力邀请着电影队。村民急切地盼望着、期待着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哪天村干部喊着今晚有电影,村子里立刻就响起孩子们的欢呼声。在这一天,孩子们被特许可以晚睡觉,也可以被特许不完成作业,等到第二天早些起床再写。
我们村放电影都是在学校场子里。
有电影的晚饭,孩子们都是吃不出味道的,因为大家都要急着去占位置。匆匆扒完晚饭,就抱着家里的板凳去占位置,最好的位置就是银幕的正面,并且是居中靠前一些。如果去晚了,就只好去偏一些的地方,有的人怕挤,就去银幕的反面,这样自然就会影响观看效果。孩子们占了好位置后,就把一家人的板凳摆好圈地。还要用随手捡到的棍子或者土坷垃,画一个很大的圆圈,给自己家人留足地方。并且这时,每家孩子比的就是谁家的板凳高了,高的就比矮的有优势,可以看得很舒坦,不用总是被前面的人挡住歪着脑袋看,弄得脖子疼。
大人们的晚饭吃得比较矜持,等女人们收拾好碗筷,如果是夏天,还要洗完澡,男人吸着旱烟,女人们呼朋唤嫂,三五成群地去场院里找自家的孩子。到了以后,女人会扯开嗓门喊孩子的名字:“刚娃子,在哪儿呢?”孩子也会高声回应,并且骄傲地显示着自己圈地的战果。所以,最嘈杂的时候,就是电影即将放映前夕。
还有一些去得晚的,家里又没人给占位置,就干脆连板凳都不带,站在后面看。所以,电影放映机的前面,都是坐着的,后面就都是站着的了。
开始放映了,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看,大人们会和周围的乡亲轻声聊几句天,如果他们的聊天声影响了孩子们观看,就 会遭到孩子们的白眼。
那时候,乡亲们难得聚在一起,于是在电影开播之前,村干部总要拿着用红布包着的喇叭喊着话,那感觉比县领导作报告还要神气。喊话内容或通知交款子或通知做义务工或通知谁家女人去做绝育手术等。
我在露天的场院里看完了《英雄儿女》《刘三姐》《小兵张嘎》《天仙配》《大桥下面》《大闹天宫》《追捕》等,有些电影,我是追着放映队去了好几个村,看了好几遍呢。现在有好多剧中的台词还能够随口说出来。记得有一次,因为贪恋电影,看到很晚,第二天居然在课堂上睡着了,被老师叫醒以后询问原因,我说昨天看了香港电影《生死搏斗》和日本电影《追捕》,像过年一样兴奋地看到半夜。老师眼光里似乎都是宽容,并没有丝毫的责怪。如果换作现在,肯定要请家长了。
后来,我在外地上学。在校园里也可以看到露天电影,但是,和村子里的气氛大相径庭。
如今,社会在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电影院、KTV、电视、电脑取代了原始的快乐。前几天村里放电影,还是那山、那水、那场地,可是电影里热闹的画面却无人欣赏。我也再找不到儿时的那份渴望、那份期待了。
网友评论